《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积极心理学之父教你如何获得幸福人生

2024-01-12 12:59:0430:27 65
声音简介

在现代社会,几乎每个人都致力于让自己变得更好。我们拼命减肥,希望有个好身材,我们认真读书,希望自己能够谈吐不凡,我们努力提高情商,希望自己能够被更多的人喜欢。

但是很多时候你会发现,无论自己多努力,有些缺点就是改不了。于是,很多人都是越努力越焦虑。如果你也是这样的话,那这本书可以帮到你,因为它的核心观点就是:要想获得幸福人生,不需要把自己的缺点消灭干净。

事实上,我们身上的有些东西是不可能靠意志力改变的。因此,要获得幸福的人生,我们首先要学会区分哪些是我们可以改变的事情,哪些是我们不能改变的事情。然后,努力改变那些可以改变的,接纳哪些不能改变的

这本书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塞利格曼到底有多牛呢?我们可以从他的大学时代说起。1964年,塞利格曼还是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读博士的时候,就从一项动物实验里面发现了“习得性无助”这种心理状态的存在,轰动了整个心理学界。

习得性无助”,指的是我们从过去的经验里学会了无能为力的感觉。所以,即使遇到的情况我们能够改变,我们也会放弃努力,直接认输。

在研究习得性无助的过程当中,塞里格曼发现,通过改变认知,人们可以克服习得性无助,从而获得幸福快乐的人生。他也因此开始转变研究方向,从人性中黑暗痛苦的一面转向积极心理学,研究如何帮普通人增加幸福感。

塞利格曼在积极心理学上的成就,为他赢得了“积极心理学之父”的美誉,他还曾以历史最高票当选美国心理协会主席。今天这本《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就是赛里格曼积极心理学的经典着作之一。



▷1◁

什么事可以改变,什么事不能改变?

为什么?

人们常说,有志者事竟成,只要我们足够努力就一定可以成功。所以,我们身上的任何缺点和毛病都可以通过不懈的学习和努力得到改善。但是,赛利格曼否认了人定胜天的观点,他认为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基因和生物机制的局限,所以不是任何事都可以通过努力来改变的。

比如,研究人员就发现,从出生起就被不同家庭领养的双胞胎,尽管他们从来没有见过对方,但是他们长大后,在智商、性格和个人喜好方面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比如,他们会喜欢用同一个牌子的牙膏,抽同一个牌子的香烟,他们还做着相似的工作,甚至喜欢的女性类型都差不多。

当然,基因和生物机制也并不能决定一切。生物精神病学的研究发现,人类至少有一半人格是不能遗传的,而我们可以通过适当的方法,对那些不会遗传的东西加以改变。


那么,我们如何判断哪些东西是我们可以改变的,哪些是不可以改变的呢?

首先,这个问题是遗传来的吗?我们前面说过,如果一个问题是基因或者生物机制造成的,就很难改变。反之,如果不是遗传造成的,就比较容易改变。

其次,就是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很容易被证明吗?如果这个看法很容易被证明,那么这个问题就不容易处理,如果不容易被证明,那这个问题相对容易解决。

再次,这个问题背后隐藏的信念是不是很强大?它越强大,你越没有信心改变他,越没有信心,这个问题越不容易改变。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判断一个信念有多强大呢?要看信念的适用范围,适用范围越广,那这个信念的力量就越大。比如说,如果你相信自己是个不值得被爱的人,那么你可以把生活方方面面的问题都归咎于你不值得被爱。老板不器重你,同事排挤你,父母嫌弃你,这些都是因为你不值得被爱,所以这个信念就是很强大的,不容易改变。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事情不能或者很难改变呢?塞里格曼在书里举了一些例子,包括性别认同、性取向、超重、酗酒、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等。

那么,面对这种不能改变或者很难改变的事情,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赛里格曼给出了一个建议,那就是,平静的接受它,把你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投入到其他的可以改变的事情上。


▷2◁

生活里面常见的负面情绪

可以被改变吗?

塞利格曼认为,我们没有办法彻底摆脱负面情绪的困扰。

首先,从进化角度来说,我们很多的负面情绪其实都是来保护我们的。比如说恐惧,我们有时候会害怕一些根本没有危险的东西。比如,塞利格曼有一次因为吃了蛋黄酱而呕吐不止,从此他就非常害怕蛋黄酱,这种恐惧感其实和人类的生存本能有关。

其次,负面情绪背后的看法很容易被证明,所以负面情绪不容易改变。简单来说,你担心的事情很容易在生活里面被证明是真的。举个例子,现在很多人都焦虑,而焦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少安全感。比如有些人觉得这个世界是不安全的,所以需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保持警惕,而这种想法有时候很难反驳。

举个例子说,如果一个人害怕天黑,从来不敢晚上出门,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很难向他证明晚上出门是安全的,因为夜间的确是犯罪案件的高发期。

第三,负面情绪的适用范围很广。比如说,一个人因为失败而陷入抑郁情绪,那么他就会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感受到我是一个失败的人,这就让他很难做出改变了。

所以,我们的负面情绪是无法根除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束手无策,相反,我们可以通过适当的心理方法来应对日常生活里的负面情绪。


那如何运用塞利格曼的积极心理学来面对生活里的负面情绪?

这里主要介绍三种生活中常见的负面情绪,焦虑、抑郁和愤怒。

首先是焦虑情绪。焦虑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无论你是老板还是员工,有钱还是没钱,结婚还是单身,几乎每个人都出现过不同程度的焦虑。有人可能会问,难道每种焦虑都是病,都需要吃药看心理医生吗?其实并不是。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区分哪些焦虑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呢?塞利格曼给出了三个判断标准,也就是合理性、麻痹性和强度。

“合理性”指的就是你的焦虑是不是有一个合理的理由,如果没有就属于过度反应。比如说,如果你公司的同事被无故辞退了,你感到焦虑那就是合理的,但是如果只是有个小道消息说公司要倒闭了,你就好几天都睡不着觉,这种焦虑就是不合理的。

“麻痹性”指的是焦虑有没有阻碍你的行动。比如说一个作家因为害怕被拒稿,写了很多文章却再也不去投稿了,这就是麻痹性的一个表现。

“强度”指的是你的生活是不是弥漫着强烈的焦虑情绪。判断焦虑强度的时候,你可以问自己一些问题,比如,你是不是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你是不是经常觉得自己能力不足?

也就是说,如果你的焦虑程度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正常生活,又感觉焦虑已经让你麻痹,那么,你就应该认真的考虑降低自己的焦虑水平了。

书中重点介绍了两种方法来缓解焦虑,第一种方法是渐进式放松法,第二种是冥想。

第一种渐进式放松法很简单,就是先紧绷全身的肌肉,然后慢慢的放松下来。只需要每天做两次,每次10分钟,这样就能够有效的缓解焦虑。

第二种方法就是冥想。科学研究发现,冥想可以消除疲劳,增长大脑活力,经常冥想的人比不冥想的人发病率要低50%。

除此之外,服用少量的镇静剂,对于缓解日常生活里的焦虑也有帮助,但是这种方法依赖性强,对大脑的副作用比较大。


另一种常见情绪就是抑郁。这些年抑郁症这个词不断的出现在各大媒体上,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数据,全球有超过3亿人患有抑郁症。塞利格曼把抑郁定义为一种眼睁睁看着绝望、挫败、失落,一步步逼近自己却无能为力的情绪反应。

抑郁的第一个症状是思维方式。抑郁症患者和一般人就很不一样,抑郁的时候,人很容易跟自己较劲,总是在周围寻找证据来证明自己是个失败者。

抑郁症的第二个症状是消极情绪。抑郁症患者最初可能表现出焦虑、绝望、悲伤,觉得生活灰暗,但是随着抑郁程度的加深,他们会慢慢变得麻木。

抑郁症的第三个症状是在行为上会出现无力感。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有严重的逃避倾向。

抑郁症的第四个症状就是负面的身体反应。比如食欲不佳,性欲下降等等。

目前医学界针对抑郁症的治疗主要有4四种方法,分别是药物、电休克、人际关系疗法和认知疗法

药物、电休克,属于生物学疗法,效果快,但是副作用也大。比如药物治疗当中,大概有1/4的患者因为副作用不能继续服药,而且一旦停药,抑郁症的复发率非常高。

所以,人际关系疗法和认知疗法是治疗抑郁症更好的选择。

人际关系疗法,指的是从抑郁症患者的社会关系当中寻找矛盾的根源,找出旧有的人际关系相处模式,让患者在心理咨询中表达情绪来进行治疗。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女孩因为男朋友出轨而陷入抑郁,那么治疗师就会鼓励她去深入了解这段感情失败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并且引导她表达自己的愤怒。最后,治疗师还会帮助她去逐渐适应独居生活,鼓励她多出去交朋友,从而建立新的社会关系。

同时,治疗师也会帮助患者处理社交问题,比如帮他们找出自身在社交方面的优势和劣势,通过角色扮演增加他们的社交技巧。

另一种治疗抑郁症的方法就是认知疗法。也是赛利格曼重点推荐的一种方法。认知疗法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改变一个人的思维方式来改变他对事情的看法。

举个例子,有一个妈妈为了让孩子乖乖去上学,几乎每天都对孩子大吼大叫,可是每次管教孩子之后,她都会想我“是一个不合格的妈妈,我不配做妈妈”。后来心理学家通过认知疗法帮助妈妈改变了这种观点,让她知道自己只是教育孩子的方法不对,而不是说她作为妈妈完全没有价值。

认知疗法所使用的主要技巧就是反驳,寻找证据,反驳自己最初的想法,给自己的行为寻找一个新的解释,以此来打破过去的认知。

前面说的抑郁的妈妈心理学家让她去寻找相反的证据,让她来证明自己是个合格的妈妈。比如,她平时经常抽时间陪孩子,对孩子的衣食住行也很关心,她对孩子发脾气,只是因为不知道怎么处理孩子不想上学的问题,通过反驳她就可以改变对自己的看法。


最后再来说说愤怒。现代人生活压力很大,所以脾气也特别大,有时候鸡毛蒜皮的小事就让我们火大。很长时间以来,人们都觉得对付愤怒的方法就是忍,但是心理学家发现长期压抑愤怒的后果可能比愤怒本身更严重,它会导致各种各样的疾病,包括高血压、心脏病,甚至是癌症。

当然了,这也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肆无忌惮的对别人发脾气。对于如何处理愤怒情绪,学术界一直没有定论,但是塞利格曼认为,我们可以从心理、生理和行为三个方面入手,有效的缓解愤怒情绪。

首先,从心理层面上说,就是改变认知模式。一旦你感觉到自己被侵犯了,那么停下来默数10秒,在这10秒钟里尝试着发挥你的想象力或者改变你的视角。试着站在他的角度想一想,如果换成了你,会不会做出同样的事?

其次,从生理层面上来说,因为愤怒会引起肌肉紧张,所以你可以尝试着深呼吸,通过放松肌肉来缓解情绪。

最后,从行为层面上说,在你的情绪逐渐平复之后,你就应该采取一些正面行动了。

书中提到一种自我肯定法,通过“描述—表达—指明—结果”这四个步骤来有效克服愤怒情绪。

描述就是不带感情的说出你的烦恼,表达就是这个烦恼让你产生了哪种情绪,指明就是清楚的说出你希望对方怎么做,最后,结果就是告诉对方,如果他不这样做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举个我们常见的例子,一位女士一天下班回家发现家里乱糟糟的,可是丈夫却坐在沙发上看电视,那这个时候她可能就会愤怒的对着他喊:“你看你一天到晚什么都不管,你怎么就不知道心疼我,这个家是我一个人的吗?

但是如果她利用了塞利格曼的自我肯定法,她就可以这么说,“我上次跟你说,希望你帮我一起做家务”,你看这是描述,“可是我觉得你没有认真听我说话,所以我很难过”,这是表达你的情绪。“下次家里这么乱的时候,我希望你能主动收拾一下”,这是指明你希望对方怎么做,“否则的话我真的觉得特别累”,这是告诉对方,如果他不这么做的结果。

表达方式不同,带来的是完全不同的结果,仅不会伤害到别人,也很容易帮你平复心情。



▷3◁

小  结

塞利格曼认为,幸福并不是把自己变得完美,而是要学会改变那些可以改变的,接纳那些不能改变的。

对于那些我们不能改变的事,塞利格曼认为,

一方面可以通过适当的心理治疗来缓解症状,另一方面也要学会接受自己不能改变这个事实,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那些可以改变的事情上。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塞利格曼的著作在全球的销量超过两百万册。其中最受好评的是首次引入中国的《真实的幸福》,《活出最乐观的自己》,《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和《教出乐观的孩子》,我们这次...

by:安得思淡的

认识自己 接纳自己

迷茫的时候听一听,也许能找到方向!自卑的时候听一听,也许能看见力量!

by:哎呀青春

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喜马讲书

想听更多好书解读?请直接搜索关键词“喜马讲书”《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的作者是“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他致力于通过改变认知,帮普通人增加幸福感。到目前为...

by:喜马讲书

接纳自己

微信搜索公众号:项目研究所每天剖析一个成功项目背后的成功之道,希望给你带来源源不断的项目灵感和对各行各业最新的认知洞察,以及有条理、有逻辑的成功项目思维方式,...

by:投资理财读书圈

接纳自己

终身成长的高效方法;接纳最真实的自己,先变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再静待那一朵花开。

by:潜力股_2z

接纳自己就接纳了全世界

更是肯定“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刚刚好”。遇到任何事,包括表面上犯的错,你即使知道所有人都会认为你错,你仍然可以安慰自己:“It’sOK.”甚至,你可以更正式地加...

by:孙培惠

接纳:爱自己

接纳所有的看见我看见你的冷漠却想去温暖这个冷漠我看到其实我还没接纳你的冷漠我看见你的痛苦却想去结束这个痛苦我看到其实我并没有陪伴你的痛苦我看见你的自私却去评判你...

by:千江月2016

高情商必读50本经典书单-彭凯平讲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这个世界上,有稳赚不赔的投资吗?有,当然有,那便是读书。我们到底为什么要读书?也许就像作家毕淑敏说的:“读书可能不会给你的生活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在塑造...

by:十点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