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歌集:戏剧家·百年黄宗江(未完待续)

2024-04-12 22:54:0509:58 39
声音简介

原文:2021年113日,是著名电影艺术家、编剧、作家黄宗江先生百岁诞辰纪念日,我随先生左右二十年,受益匪浅,谨以此文表达我对他的怀念和敬意。


音盲不盲

黄宗江先生自称音盲,恍记为老友李德伦大师加封,电话核实时,李大师断然否认,还称他乐感很好。无奈,宗江先生只好自己归纳音盲的例证:一是痴迷京剧,却有时西皮二黄混听混唱;二是节拍感极差,不敢也不会跳舞;三是学过简谱、五线谱甚至工尺谱,如今都已不识;四是最鲜活的一例——上大学时曾选修西洋音乐欣赏课,秘密原因是当时的女友钢琴弹得好,自己临近考试忽然出走,怕的是考场上分不清莫扎特与舒伯特的各自之“特”,更怕在女友面前现眼。音盲例证虽多,宗江先生却未自卑,他还非常自信地自称是天生的音乐爱好者,说他读那些出色的古典诗词、现代小说、散文乃至绘画作品时,都能感觉到音乐。

上世纪四十年代,在重庆剧坛“卖艺”(语出其散文集《卖艺人家》)之余,宗江先生曾从友人手中借读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时至晚岁,他仍记得这部巨著最后一卷的扉页上印着一行乐谱,下面的歌词是“你,可爱的艺术,在多少黯淡的光阴里……”在那苦苦挣扎的年代,日军压境,政府腐败,“光阴”何其“黯淡”,“艺术”又何等“可爱”!于二十多岁的黄宗江和他的艺友金山、郑君里来说,于他们可敬的领导夏衍、于伶、宋之的来说,这艺术就是他们赖以存活的最直接意义的生命。老来偶忆往事,重吟这句歌词,宗江先生在短文《音盲乐语》中特意写道:“哪位大师,或仅是爱好者,望告我音盲,这是谁的曲调?”文章在《音乐爱好者》杂志刊发,居然引来合肥读者杨训恺的信函,舒伯特(又是这个舒伯特!)谱写的歌曲《致音乐》的线谱、简谱及歌词复印件一应俱全。杨君曰:“您所征询的答案如上,不知我是提供答案的第几人了?”宗江先生欣喜复函,谢曰“空谷足音”。

偶然的事情之间总有必然的联系,从中亦可看出音盲与音乐的情缘。

某日,我去六里桥八一厂先生家,接他一起去看越剧《红楼梦》,《音乐周报》记者陈志音与我同往。宗江先生从未接待过该报人士,借聊天得以了解该报及陈女士概况,听说她不仅爱音乐而且爱戏曲,宗江先生立刻取出《戏痴说戏》等三册新旧著作相赠,并书“志音知音”字样。临走时,我随意翻阅先生家当天刚到的一摞报纸,竟然翻出一份《音乐周报》。我惊讶地问:“您订这份报纸了吗?”宗江师肯定地说:没有,转问陈志音是不是她带来的,志音肯定地说:不是。宗江师说:以前从无联系,今天人到报也到,这就是缘分了。志音对我说,你是见证人,就写篇文章吧。我说,要写,就再写一段音盲的音乐情缘。于是有文在《音乐周报》刊发,题《音盲黄宗江》。


戏痴真痴

戏痴,是黄宗江先生的老年新号,可谓高度概括,形象贴切。

于戏至痴,似应在观戏、演戏、写戏、导戏、论戏诸方面或主要方面有所特色,否则难以够“角”够“段”,以此标准衡量,宗江先生绰绰有余。

观戏自幼年始,随父母出入京城老戏楼,得见梅程荀尚言马高谭……诸君鼎盛时期。几十年来,遍观京、昆、越、粤、川剧佳作和评剧、黄梅、婺剧、陇剧、漫瀚剧、河北梆子、山东梆子等剧种的代表作。地方剧种三百有余,宗江先生没看过的,大概不多。晚年屡称戒戏戒观戏,欲罢不得,亦不忍,可曰经不住诱惑乎?

演戏始自少年,在素有戏剧传统的天津南开中学,从扮演话剧《雷雨》中的周冲开始,演到北京、上海、重庆以至美国,横跨话剧、京剧、昆曲、影视诸门类。二十多岁时在重庆“一赶三”,被列为“四大名丑”之一;七十来岁时在美国又来一次“一赶三”,被称为“民间文化大使”。

写戏的时间也持续了五十多年,代表作《大团圆》、《海魂》、《农奴》、《秋瑾》,新作《古舟子谣》、《悲歌》、《艺人》等等,或已载入史册,或曾遭到批判,或盼搬上银幕舞台,或待历史检验论定。

导戏的积累最薄,但值得夸耀的是曾为洋人导演中国戏,并在美国的大学讲台上大讲他自己归纳的“梅学”。

论戏的文章从重庆写起,从二十多岁写起,有四十年代末出版的《卖艺人家》作证,更有九十年代出版的《戏痴说戏》佐证。

《戏痴说戏》的特点,我体会是在于与戏相关的“痴”和“说”。痴已考证,无疑。说,既有评说,也有叙说,评说中有观点有关怀,叙说中有故事有细节。虽是论戏,却不以评论家自居,宁肯玩味文字,决不生拉硬扯,更不往理论高山上攀靠。缅怀长辈充满尊敬崇拜,推举新人倍加小心爱护。文章深入浅出或点到为止,均可读,且耐品。让我遗憾的是,宗江先生评说话剧方面的文章均未收入此书,其实那也是“戏”及戏痴所关注的重要部分,或可另编一册“说剧”。

关于《戏痴说戏》这本书,黄裳的评价是:篇幅不多,跨度不小,不薄今人爱古人。宋词(人名,宗江师的老友)称其写出半个多世纪舞台上风云变幻、人物更替,写尽诸多戏曲艺术大师之绝艺绝活绝唱。徐城北认为,书中写到的舞台行为和黄先生这样的剧评家都将绝版,所以这本书珍贵而独特。

戏曲界流传着一个经典故事:某公某夜看戏后回家,敲门如敲锣鼓点,并唤“老伴,开—门—来”。老伴阮若珊在屋内答:“谁是你老伴?京剧才是你老伴呢!”此公即黄宗江,戏痴黄宗江是也。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百年铁路,百年巨变

铁路进步是国家发展的缩影。

by:沂州张老师

建团百年|百年团史青年说

2022年是中国共青团建团100周年。100年栉风沐雨,在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共青团始终坚定不移跟党走,团结带领共青团员和广大青年前赴后继、勇当先锋,书写了中...

by:罗泾蓝朋友

百年法

战后的日本,引进了美国的长生不老技术,所有国民获得了永生的可能。然而永生却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为此政府颁布了《百年法》,规定“所有接种永生疫苗的人在百年后必...

by:杜永刚_sz

百年百歌

《百年百歌》西安市雁塔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歌曲展播

by:988陕西音乐广播

百年红色家书

家书寄语,纸短情长。家书是家庭的情感纽带,是家教的重要载体,也是家风的一面镜子。乌海青少年创意园选读了老一辈革命家写给亲人的书信。这些书信承载着人格和亲情,蕴藏...

by:DJ小小野

百年晋裕

喝酒找葫芦,纯粮真年份。联系电话:18636171883

by:常路明作家

百年苏商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内容简介】百年沧桑,苏商历久弥新,一直在各大商帮中位列前茅乃至引领发展,这得益于苏商拥有的大商之魂:...

by:江苏人民出版社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