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宏恩《一方水土一方人》

2024-04-23 18:54:3116:39 41
所属专辑:怀旧美文
声音简介
一方水土一方人

孙宏恩

清明节假期,期盼已久的《谝谝临猗孙吉话》一书终于面世,这是继《晋南有个孙吉村》之后,又一本有关孙吉乡土文化的书籍,纯粹是一件孙吉人办的孙吉事,编委会成员齐聚运城“品悟一瞬”工作室,谝家乡话,谈家乡事,畅叙在过去的一年里成书的种种不易与喜悦,同时又为下一步挖掘家乡文化规划了蓝图。
孙吉曾经有一条料角路连着外面的世界,路旁是两行白杨,青白的树干高大挺拔。放眼望去,黄土高原特有的崖、峁、沟、坎间有整块平展展的水浇地,是年轻的黄灌工程改变了辈辈世世靠天吃饭的落后局面,淙淙的黄河水滋润着土地,孕育着希望。
孙吉从前慢。从春到冬,从早到晚,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过着简单的生活,一个和面盆,婆婆用了媳妇用,媳妇老了又传给下一代的媳妇,人走了一茬又一茬,盆还是那么油光浑实。一个故事能讲好多年,谁谁他爷爷卖菜不带秤,那是抓得好。细究,其实是出门急忘了带秤,考虑到是自家种的菜,干脆一毛钱抓一把,卖得快,节省了时间,算算也没亏,后来干脆卖菜就不带秤了,这就有了“卖菜不带秤——抓得好”的歇后语,转而形容那些工作扎实有效的好干部。
80年前这里曾发生过一桩绑架案,那是跑日本的年代,往日平静的街道上隔三差五就有鬼子兵出没,吃霸王餐是常有的事,听说几天前在老城的一家饭馆里,因伙计的态度不好,不光伙计被打了个半死,竟还放火烧了那家饭馆。以羊肉面闻名远近的郭家馆子就遭了殃,时常遭到骚扰,伙计们不停抱怨,掌柜的郭文盛又气愤又无奈。又是一次,先是二狗子来占了桌,一队小鬼子叽哩哇啦嚷嚷着开进来,吃完还要拿。掌柜的看看杯盘狼藉的方桌骂了句“这帮狗杂种!前爪子搭桌子,后爪子登彉(guo)子……”就为这句话,他的儿子遭绑架达一月之久,后来几经周折才化险为夷,老掌柜那句话也流传了下来,用来讽刺那些坐没坐相的人。孙吉村还有一个名叫潘东海的人,那时候给鬼子做苦力,他爱说话,干活磨洋工,一来二去就跟鬼子兵混熟了,一个鬼子问:“你的,什么名字?”他灵机一动说:“我的名字——干爹(dia)干爹。”此后,几个小鬼子欢欢实实喊他干爹。“嗐,干爹!”一个小鬼子招着手喊,被翻译官听到了,经那家伙一说破,几个小鬼子端着刺刀追他,凭着对地形的熟悉,他跑到黄河边的沟里才躲过一劫,此后人们提起他,不喊名字直呼“鬼子他干爹”,他也爽利地答应。类似的故事还有许多,那是在艰辛的劳作之余,人们赖以解乏的精神佐料,都收集在《谝谝临猗孙吉话》中。书中那个骑洋马、挎洋刀救父的年轻人精通几国文字,活到改革开放初期患病殁了,记得大门上的挽联是:癌夺去生命,恨医学乏术。横批:大事。因简洁明了才让人印象深刻。上联叙事,下联抒情,一个“恨”,有怨愤,有遗憾,也有面对汹汹病魔的束手无策。横批蕴藉含蓄,《左传》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家国一体,一个家庭中父母去世也是天大的事,这个用典羚羊挂角,无迹可循。他们家几代人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大显身手,孙吉村最早的私人影楼,方圆百里最早耍大车的,整个运城市最早开办歌舞团的,都是他们家人,用时代精英来形容他们名副其实。
除了故事,孙吉人茶余饭后更多的是说戏。先说锣鼓杂戏,简单的大鼓、铜锣、七八个男人就开演了,舞台上能演,没舞台地摊也能演,自从锣鼓杂戏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孙吉人便上北京,下昆山,把锣鼓杂戏传播到天南海北,在“传统戏剧进课堂”活动中,锣鼓杂戏率先粉墨登场,成为深受小学生喜爱的文化样式,孙吉古老的锣鼓杂戏焕发了新的生机,成了孙吉的文化名片。
再说说闹家戏,一入冬,农事渐歇,村里就热闹起来,三五成群到大队部套戏。没有戏装,村里的人自发捐助布料,不要看龙袍的材质是绸缎的,里布却是用家织的土布染成的,裁剪缝纫,描龙绣凤,虽然辛苦却乐此不疲。大队部里生个土炉子,火烧得旺旺的,人手缺时,就先排一节《朝房》,等到想唱的人和来看的人越来越多,便思谋着排一出《法门寺》的大戏,确定角色,抄戏本子,开始教戏,一句一句地教,带上一招一式都不含糊。一边凑热闹的人,有时也会被临时拉上跑龙套,不要以为是草台班子,那演出可都是有板有眼像模像样的。娱乐之余还培养了不少的好演员,有的还被正式剧团录走了。后来孙吉镇成立了“红光蒲剧团”,家戏班子里的大部分演员都进了剧团,开启了他们的职业演员生涯。尽管如此,孙吉的家戏班子还一直保留着。过年过节的时候,从各家剧团回来的演员跟家戏稍加套伴就能上演一出水平不输大剧团的好戏。
看戏的人群中少不了孩子们。能站在舞台翅角的都是有面子的,他们的家长不是剧团里的,也是村里有头有脸的,他们成群地站在那里叽叽喳喳的,有的还能跟着丑角扭扭腰,或是“哇呀呀”叫一声,有的则从头至尾目不转睛,不知是受到了文学的熏陶,还是有了武打的念头,沉浸其中的专注连台下的家长也不忍心打扰他们。
再看看孩子们的脚,如果还穿着老虎鞋的,要么是有个巧妈,扎花拿手,要么就是兄弟姐妹中的老小。看脚上的老虎头,眉毛的做法多种多样,有砌的、绣的,也有描的,砌的眉是最好看的,一小块黑色绸布,小到不足一寸,捏在手里挑开线丝,重叠一次,弯成眉状,一针一针缝上去,这个缝的动作就是“砌”。砌上后,那挑开的线丝就像一根根的眉毛,绣的和描的眉都没有这个立体的效果。老虎的嘴巴有紧闭的,有微微张开的,也有露出獠牙的,只有眼睛永远不变,用锡纸一勒,亮闪闪,圆鼓鼓的,这种鞋子也叫“睁眼鞋”,每个孩子至少穿过一双,有的甚至穿到八九岁。
时光流转,孩子鞋上的图案也在变化:在清明的微雨中,杏花鞋蹒跚而来,踩出一长串春天的符号;端午节,五毒鞋上脚,绿色的青蛙特别显眼,在两只脚上遥相呼应,仿佛能听见呱呱呱的叫声;七夕的鞋子是牵牛郎,眉眼分明的小人,长长的发辫吸引着一双小手去弯腰触及,无心插柳却起到了意想不到的锻炼效果;重阳节前金菊先在鞋面上绽放,几个小孩站在一起,鞋上的菊花便争奇斗艳;冬天里穿棉鞋,孩子一定会有一双猪娃鞋,最引人注目的要属毛绒绒的猪鬃,那可是用心费神分开布料的经纬后,挑了一边得来的。花样轮回,脚踏四季,孩子们也渐渐长大了。
岁月不仅体现在穿着上,也刻写在面食中,年馍往往蕴含着团圆和祝福。而清明节的子福馍意义就深长了,子福馍又叫“介子盔”,相传介子推被追来的晋文公烧山所逼,为保持那份坚守,背着老母,抱着一棵大树被活活烧死,相传头盔是金的,“真金不怕火炼”头盔就保留了下来,后世人们仿照着头盔的样子蒸的子福馍是这个样子:整体呈圆形,最顶上扎着一颗鸡蛋,鸡蛋下面是相互缠绕的两条蛇,其中一条扁平并印有花纹,一条是剪出的鳞片纹样,花纹是区分蛇的性别的,另外四条小蛇在不同的方位昂首眺望;紧挨着鸡蛋的下方有个燕窝,两只成年的燕子像是刚刚觅食归来,一群乳燕在窝边露头露脑,仿佛能听见它们的啁啾声。馍的下方还有四个鸡蛋将偌大的底座分成四等份,大馍里包着核桃、枣儿,有多子多福之意,这子福馍有对先贤的追思,有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有对未来的期许。中秋节的月饼花样多多,馅料丰富多样包含着丰收的喜悦,外形圆圆是圆满之意。重阳节的花糕是枣与面的结合体,糕、高同音,即步步登高的意思。
孙吉人的智慧是全方位的,“打死浑浑没浑浑”是要人一切向前看,不要总在小事上纠缠不休;老洋楼门前不管春冬四季总有一堆人在谈论大小事宜,五十多年了从未间断,当年指着老人数“一场电影、两场电影……”的顽童如今也成了老人中的一员,这是新陈代谢的一个缩影。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又书写着一方水土的神奇。在孙吉这一方水土上,这些有形的或无形的艺术瑰宝,成文的或不成文的传说故事生生不息地流传着,它们都闪烁着孙吉人永不磨灭的智慧光芒。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水土一方

人世间有众所周知的故事,一个人一个人的故事,一个故事就是一段历史。人生就要面对那条看似有尽头的茫茫之路,有无数的深深脚印趟过,那是一代又一代人历史的印证。一切显...

by:更声

一方水土(192集全)

一档旨在弘扬“五千年文明看山西”的文化专题性栏目。以平实的视角,以厚重的抒情风格,展示三晋独特的人文景观、历史沿革、风土人情、文学艺术,以及社会文化心理...

by:声而为赢

水土一方|人性的人世间

本书反映陕北农村自解放至改革开放时期的历史小说。爷爷的爷爷的爷爷说:从前的从前的从前,世上原本就无人烟。狼奔豕突,虎豹结伴,野兽横行,豺狼当道...

by:更声

国人性格地图|一方水土一方人:快速了解人情世故

本书以省(市、区)为单位,对20个省市区的居民性格以及其成因、表现进行刻画与分析,描绘出一幅新的“中国地理大势”来。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包括标题、引语、城市头衔...

by:大吕说书

巨甲一方

这一天,正在足浴城兼职的林子峰亲眼目睹自己的女友钻进了富二代的怀抱。同一天,华夏最古老的的家族林家少主林子峰家族限令解除,只是卡里的零花钱就立马有了十个亿!...

by:鸡蛋文学

一方疗愈

每个人都需要疗愈,那就互相安慰吧!

by:方界H

一日一方汤

“养身”“养心”内外兼修

by:阿卢小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