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而篇第3章

2024-04-26 21:01:2405:50 18
声音简介
【经文】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白话解释】

求学者所学之义须内化方能明明德。所学之教须讲究,才能传承。所闻之义当振作精神,内心迁到义之所在处,如义而行。有过贵在能改。上述四者乃求学者要自我勉励达到的,亦即修身进德在己,讲学论道在己,见义勇为在己,有过能改在己。假使一个学者,不修、不讲、不徙、不改,乃教者无成,若学生如此,则我深引以为忧。



【章旨】

此章孔子忧学生不修、不讲、不徙、不改,此乃教化不成,故引以为忧。



【唐瑜凌老师开解】

一、修德、讲学的方法

修德就是要不断的培养通达世间道与出世间道的能力,这才是各行各业的神韵、气象、气质,就好像画画是一个才艺,线条,勾勒,笔墨,浓淡,都只是技巧的经营,如果没有神韵、气象的经营,画面就一般。

而讲学要讲究教材、目的、方法、出路等。



二、徙义与改过

「闻义不能徙」,可见要徙义。当你透过讲究所作的学问义理显现时,要透过不断的思辩、推理去确认所学,如此心才能够搬到义理上安住。徙义才能帮助修善,透过义理的体悟,才有做善的能力、见地,而愿意去利益别人。徙义包括对世间道、出世间道的通达,透过道理的明白,愈来愈喜欢结善缘。

「不善不能改」即改过,透过不断的闻思修修正自己,有时在辩证中修正自己,有时在历练中修正自己,乃至于别人对你规过劝善,都能够虚心接纳,如此所学才不会落入框架、不合时宜。



三、四面相的发展

修德、讲学、徙义与改过,合起来便是四面相的发展。要不断的培养能力,讲究所学,通达义理并安住,能力才会愈来愈强,别人对我们的批评、指导、建议,包括所学的不对,用的时机不对,都能够自我修正,而且能跟世间的技能结合,这样的学才能够帮助国学的发展,在世间立于不败,能够摄持人才、弘扬、传承与发展,假如没有这样的人才,孔子说「是吾忧也。」孔子的忧是上述这四项的要件没有,孔子怎么教都不会教出人才。我们也要忧自己是否有站在这四个面相来培养自己,人生要终身学习,而终身学习的精神、意涵就是修德、讲学、徙义、改过,这才是真正学习区的学习。



《论语讲要》原文

德者,乃人所固有之明德。心初动时,觉之,犹未失其明。不觉,妄动,则昧矣。昧则转为凶德。故须修之,使复其明。此即礼记大学所云明明德。学是学术,必须讲究。闻悉奥义,当迁徙之,如义而行。一本徙作从,亦通。不善是过,贵能改之。是吾忧也者,此励学者之辞,设使学者不修不讲不徙不改,乃教不成矣,圣人引以为忧。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述而第七

熟读成诵,乐在其中矣

by:颖姑娘197705

论语讲记-述而篇

1.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2.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3.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by:道外无物

论语 述而第七

《论语》是以语录体方式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汇编,它集中体现了孔老夫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以及教育原则,是儒家学派的重要著作之一。千百年来,众多学...

by:林氏包子

《论语---述而篇第七》诵读---君子吉

国学儒学经典诵读《论语述而》篇。

by:君子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