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延安4夜宿羊圈窑

2024-04-26 21:12:0313:39 47
所属专辑:师存保作品专辑
声音简介
【师存保】 徒步延安——半个世纪前的步行串联纪实(四)

原创 家在山河间 家在山河间 2021-09-16

四 夜宿羊圈窑

29日一大早,天气阴沉沉的。

我们高举着队旗,精神焕发地向铁索桥奔去。

在路过龙门禹庙时,大家驻足观看了巍峨宏伟的庙宇建筑。相传龙门禹庙始建于汉灵帝光和二年(公元179年)。《禹庙碑》记述了历经两千年风雨的过往,刻录了大禹治水的辉煌业绩,也向我们叙说着黄河的沧桑。正是:大禹凿龙门功垂千古,山河形胜流誉九州。


(河津禹门口禹庙)

如今的禹门口,两岸早已成为人来客往的旅游景点,石梯子崖、玻璃桥、悬空观景台,让好奇者体验一把昔日过铁索桥的刺激,但惊险程度已远非过去。

很快我们就来到了桥头,大家戴上双层手套,再次踏上摇摇晃晃的铁索桥。当然,这时长征队的队旗必须卷起来。风仍然很大,有了昨天下午的试渡体验,很顺利地过来了。大家回头再看横跨在汹涌波涛之上的铁索桥,还有点恋恋不舍。这是我们第一次以这样的方式横跨黄河,也可能是最后一次。

果不其然,这座历经沧桑的铁索桥,1975年禹门口黄河公路大桥建成后,便彻底退出来历史舞台。再后来,禹门口铁路大桥建成通车。也不知在哪一年的哪一天,久经风雨,锈蚀斑斑的铁索桥突然断裂垮塌,又过了几年,残破的铁索也被拆除了。

顺着陡峭崎岖的河岸山石小路,我们已经爬到了半坡。回头往下看,脚下是黄泥翻滚奔流的河水;抬头朝上望,头顶是一眼望不到顶的悬崖峭壁。在这上下峭壁的结合部位,有一片由南向北斜着往上延伸的缓坡,缓坡的中间,有一条弯曲着向上攀登的石头路,时陡时缓,两边有灌木笼罩,遮掩了山崖的陡峭,为我们减轻了些许黄河奔流造成的眩晕。约摸一个多钟头,我们便爬到了悬崖峭壁的顶上,再也看不见险峻的禹门口。

站在起伏不平的山顶,环顾四周,映入眼帘的是茫茫的山区丘陵,沟壑纵横,层层叠叠。满山的灌木丛笼罩在沟壑山石和黄土塬面,树木凋零,只留不多的叶子,黄红相间,点缀在枝梢,构成满是荒凉清冷的陕北冬季风景。

(禹门口两岸山势)

翻沟过岭,沿着山梁没走多远,就又开始下坡了。其实我们根本不知道下一站是哪里?路怎么走?有个大概的方向,延安在我们的西北方。只知道步行去延安,一般要经过南泥湾,这是既定的目标。在南泥湾的东南边,还有一个叫秋林镇的地方,这个地方也很有名气,是抗战时期国民党二战区曾经驻扎的地方。1941年阎锡山曾在这里发动了反共的“十二月事件”。锁定这两个一条线上的目标点,我们就可以随时随地向老乡打探前行的道路。眼下,我们只问,去秋林镇怎么走,前行的基本路线就有了清晰的方向。

在沟壑丘陵间行走,有很多村庄窝铺,隔不远就有一个,而且站在沟梁的这边,就能看得见对面的小村子,所以路怎么走不是难题,难的是好几天要一直在这山里边翻过来,绕过去。往往一天要翻过几个山梁,不断地翻沟过岭,一会儿上,一会儿下。山坡像打了折似的,沟沟岔岔,皱褶连绵,山路弯弯,绕来绕去,大大拉长了山路的里程。用我们家乡的老话说:山里人的里(里程)大,耐走!连续几天的疾行,原本不甚合脚的球鞋,都有些松了,好几个人的脚上都打了泡,走起来生疼。丁建录和李长胜尤为严重,走路一跛一蹶的。每天晚上,大家就用热水烫脚,再用线头穿一穿,放放水,第二天才能正常行走。



进入宜川县的第一天,我们住宿在一个叫集义的村庄。天已经擦黑,我们几个在路边休息,打前站的人已经进村联系去了。这时后面又有一个长征队走过来,他们不停一直向前走,像在赶路,不知他们从哪条路过来,路上也没有碰见过。忽然,我们发现后面有一个学生,被前面的人用棍子牵着走。我们好奇的问:“这是怎么啦?”回答;“天黑啦,看不清路。”后来我们得知,他们是康杰中学高三的,那个同学眼睛不好,天稍微暗一些,就看不清脚下的路,必须要有人牵引。

这件事让我们十分感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为他们互助友爱的精神所激励。那位同学为了徒步延安的梦想,向往延安的情怀,克服困难,坚定信念,参加长征队奔赴延安。长途跋涉,摸黑赶路,学习参观,起早贪黑,甚至晚上起夜更是常有的事。这些困难和不便,他们都置之度外。

相逢是缘,事有凑巧。若干年后,康中徒步延安的一位同学,谈了个对象正好是我们长征队郭清臣同村的一个姑娘。一来二往,有一次郭清臣直接问他:“还认识吗?”他说:“想不起来。”郭清臣便叙说起1966年12月底,曾经徒步延安相遇的事。那人恍然大悟,立刻握手相拥。

(郭清臣同学近照)

写这篇徒步延安的文字,郭青臣很快联系到了这位退休老人。我专程到运城拜访了老人家,老人还约了另一个同行延安的同学毋道德(万荣商业局长),一起座谈回忆,那个有夜盲症的同学叫李铭单,徒步延安一路上,起早贪黑都是同学们牵着他走完了全程。

郭清臣同学记忆力特别好,为我提供了许多细节和珍贵资料。难怪上学时,他分别担任我们班俄语、数学、几何三科的课代表。牵着夜盲症同学徒步延安、以及下面要说的夜宿羊圈窑等情节,都是他提供的。

第二天太阳快落山时,我们赶到了薛家坪大队的一个小自然庄,两个女生被安排在老乡家里住,由于村子小,而且我们还有7个人,没法全部安排。村干部就带我们到村口一个小土窑洞里住宿,地下铺的是谷子的秸杆和杂七杂八的干草。这时天还没有完全黑,有几个同学吸着鼻子,说:“这是什么味道?怎么一股羊膻味!”李长胜同学在墙上看了看,立刻说:“你看,这墙上净是蹄印,是羊蹬的,这里圈过羊!一定是个羊圈窑。”听他这么说,大家翻开草垫一看,下面还真有不少羊屎蛋。

我们正在议论着,又来了几个长征队的人,两个人进来看了看,翻了翻草垫,扭头说:“走吧,再往前边赶一程再说。”他们分明嫌弃这个破烂不堪还呛人的羊圈窑。

他们一走,令狐正午同学说:“羊圈怎么啦,羊圈窑也能住啊!这山庄窝铺的小村小户,哪能一下住进这么多人!”吴红亮同学说:“当年红军长征比这艰苦的多,刮风下雨,冰天雪地,不都是经常露宿野外,铺地盖天,他们能有这样避风遮雨的地方吗!”他的话引起了大家的共呜。是呀,这点困难算得了什么?比起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这点困难简直不值一提。再说,我们步行串联为什么,不就是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号召,经受磨炼,迎接考验的吗!哪能像在家里、学校舒舒服服的呀!



大家边说边打开背包,开始整理草垫。晚饭后,泡完脚,挑过水泡,然后又是高谈阔论,慷慨激扬,抒发豪情……不知什么时候都陆续睡着了。这一夜,也许走路太累睡的很踏实,也许心情好睡得很香甜。一觉醒来,跑出羊圈窑,满天红光,太阳跃出了地平线。

2021年8月13日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夜宿青岛

夜宿青岛,为您寻一处深夜好眠。

by:青岛文化旅游频道

夜宿青岛

在青岛旅游,住在哪里最有格调?听听《夜宿青岛》,带你发现青岛好玩、有趣、有品位的民宿。

by:姗姗Sam_Lee

10 夜宿山寺<一>

夜宿山寺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注释:⑴宿:住,过夜。⑵危楼:高楼,这里指山顶的寺庙。危:高。百尺:虚指,不...

by:拾年树自然创客

夜宿之买尸还棺|恐怖悬疑|虐恋

民国时代背景:民国末年至建国初年,本节目将为您讲述那个年代的一场悬疑爱情故事,一起探寻真相。[作者/书籍介绍]尹智轩,著名电影编剧、作家。本部精彩剧则是其一。此...

by:小爱当家

延安-延安保育院

音频来源于链景旅行地址枣园路圣地大剧院票价描述暂无开放时间暂无乘车信息22路:解放剧院→转乘8路,13路,16路→卫校下车到达延安唐乐宫甘肃、宁...

by:恋景旅行APP

延安-延安革命纪念馆

音频来源于链景旅行地址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王家坪路票价描述暂无开放时间8:00~18:00乘车信息市内乘1路、副2路、3路、7路、8路、13路、2...

by:恋景旅行APP

延安文学(2023年第3期)|延安文学

《延安文学》杂志(CN:61-1047/I)内容丰富、思想健康,自1979年创刊起,以双月刊形式发行,刊物对外积极扩大宣传,致力于提高杂志质量与影响。

by:听友470263711

延安故事

回顾历史,重温延安故事来源:党建网

by:喜马拉雅小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