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延安 5 玉谷糁饼·小米粥

2024-04-26 21:29:0314:51 16
所属专辑:师存保作品专辑
声音简介
【师存保】徒步延安——半个世纪前的步行串联纪实

原创 家在山河间 家在山河间 2021-9
五 玉谷糁饼·小米

31日一大早,我们长征队从薛家坪出发,今天的目的地是秋林镇。

渭北的黄土高原,沟壑纵横,丘陵起伏,虽说也山塬相间,但我们当时的印象总是在山沟里行走,好像很少走过平塬地带。这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平均气温低,无霜期短,种小麦少,玉米和谷子是主要的粮食作物。所以,一路上我们基本上吃的都是玉米糁饼,喝的也是小米粥。

这玉米糁饼和小米粥与我们家乡有些不一样。那小米粥,不像是熬出来的,像是蒸熟的小米加入开水一泡就成了,稠一点的稀里糊涂,稀一点的米是米、汤是汤,看上去清汤寡水的,没有我们家乡那种熬出来的米汤有香味。喝的多了肯撒尿,一天很多次,特别是晚上起夜多,跑到屋外撒尿,被窝还没有暖热,又得往外跑。长征队天天赶路,那时候不像现在的人,一出门就得带上水杯,渴了就赶紧抿一口。我们没有水杯,荒山野外,即使有泉水能够解渴,但冰冷扎心,没法喝。所以,到了吃饭的时候,就可劲地多喝一些小米粥,这样越喝的多,也就尿的多,像恶性循环似的,把人折腾的很狼狈、也很尴尬。尽管如此,大家依然很乐观,总有人调侃:今天尿了几泡?昨晚起了几回?你说他笑,我逗你乐,解乏消困,乐此不疲。我们感到,长征就是一种历练,也是一种体验,红军长征的时候,恐怕连水也喝不上,倘若有小米粥喝,那真的是一种享受呢!



主食玉谷糁饼,就是用玉谷糁摊成两指多厚的大饼子,蒸熟,然后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为了防止路上赶不上饭顿,时常要从接待站或老乡家带些这样的饼子,饿了啃几口。那时年龄小,没有经验。刚开始弄不清以为是饼子干了发硬,吃的时候咬也咬不动,啃也啃不下,大家就拿着饼子压在石头的棱角上使劲的掰,掰不开就摔。可是照样掰也掰不开,摔也摔不碎。忽然有同学像发现其中的原由,大声叫喊说:“这饼子是结冰了,冻硬了,所以啃不动。”这时大家突然如梦初醒,赶紧放在嘴里暖一会儿,开冻了,冰消了,然后一点一点啃着吃。

那时,为什么要步行串联?为什么甘愿吃苦受累不坐汽车火车呢?现在的人也许不理解,或者还要说三道四。在那个激情澎湃的年代,正是热血青春时期,我们响应党的号召,发扬红军长征精神,体验长征艰苦,历练意志,争当革命事业接班人。因此,党中央、毛主席高度赞扬了大连海运学院红卫兵小将步行串联到北京的革命精神。人民日报发表了社论,支持红卫兵步行串联。从此,步行串联在全国兴起。这样不仅使年轻的红卫兵受到了锻炼,也缓解了交通运输的压力,保证了全国交通大动脉的正常秩序。

步行串联,也促使青年学生与工农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我们一路行走在穷山僻壤,多半是住在老百姓的家里,特别是两个女生,基本上都是在老百姓家里住宿。那时我们的背包只有一条被子,没有褥子。我们坚持不给老百姓增添负担,全都睡在草铺上,被子铺一半盖一半,或是两个人结合起来,钻一个被窝,既暖和又解决了没有褥子的问题。所到之处,人民群众总怕我们受冻,非让我们睡在热炕上,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使我们非常感动,深受教育。

(肖春娥同学近照)

肖春娥同学回忆说:在接待站我们吃的是玉谷糁饼和小米粥,心想在老百姓家里一定会好一些,可以解解馋。但没想到老百姓家的饭和接待站一样,顶多再加上一些萝卜丝咸菜。有一次我们在老乡家里吃饭,按照当地的习惯,老乡把我们当客人,让我们都坐在炕上,一碗一碗的盛好递给我们。正在吃的时候,主人家的孩子从外边跑回来,站在地上看着我们吃饭。我看见小孩子们眨巴着眼睛,还用舌头舔着嘴唇,馋的嘴里的口水差点流出来。这一幕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眼里浸着泪花,就劝大娘,让小孩和我们一起吃。大娘急忙支开孩子,对我们说:“你们吃,你们吃。娃娃吃过了。”其实我们看得很清楚,孩子是饿着的。当时,村里的老百姓生活是非常艰苦的,很多的家庭缺吃少穿,但他们尽最大的努力,为红卫兵提供食宿。

肖春娥是我们班的学习委员,学习成绩优秀。如果她要执笔写这一段的经历和感受,一定会更加精彩感人。

据曾经徒步韶山的薛守官同学回忆,那时途中所到之处,很多地方比我们河东地区生活还要差。在河南巩县老乡家吃饭时,他看见老乡家吃的还有野菜和谷糠,而给我们做的是玉米面馍馍和白面汤。那顿饭他们吃的内心很不平静,几个人合计了一下,破格按每人半斤粮票、两毛钱付了饭费。

就这样,我们长征队的队员,喝着宜川人民的小米粥,啃着山里人的玉谷糁饼,由东南向西北,翻越、攀登凤翅山、七郎山、蟒头山、老虎梁、云岩山等宜川境内的横山山系,沐浴着山乡人民的关怀和挚爱,畅享着渭北高原父老的浓浓乡情,从集义、薛家坪、秋林,来到了云岩,即将奔赴南泥湾。

当天晚上,我们住宿秋林镇。第二天,是1967年的元旦,我们在秋林休整了一天,过了一个元旦佳节。

(令狐正午在其经营的面粉厂里)

天气非常的冷,我们出门找老乡座谈,不一会眼睛就感觉有点睁不开,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但再过一会儿,眼睛和眼睫毛就感觉湿湿的,像泪水一样模糊着眼睛。此后,每次进屋、出屋,这样的情况就重复一次。大家都疑惑不解,还是细心的令狐正午弄明白了原因,他告诉大家:这是天气太冷造成的,屋里温度高,我们一出门,眉毛、眼睫毛的热气就结霜、结冰了,过一会,眼睛的体温又慢慢融化了眼睫毛上的冰霜,所以眼睛湿润了,好像要流眼泪。

大家不由调侃说:不亏是班里的卫生员,像女人一样心细。同学们都戏称他“小女”,还真有点名符其实呀!

秋林镇,无论是当时还是在后来的很长时间内,在我的心目中,那永远是个罪恶滔滔,血债累累的地方。太原沦陷后,国民党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闫锡山,借着抗日联合统一战线的机遇,匆匆西渡黄河,将第二战区办公地址迁移到秋林镇。1939年12月,闫锡山感到共产党势力在不断扩大,于是发动了“12月事变”,又称晋西事变。他调集部队在晋西北、晋东南等地围剿抗日中坚力量的山西新军和八路军,屠杀共产党员。所以,在秋林过元旦那天,我们那里也没有去,就在附近村走访了几家农户,和老乡座谈,宣讲各地文化大革命和红卫兵运动的发展。



1967年元月3日,我们离开云岩,顺着山间的河谷地带一直往西。这一天,沿路的红卫兵长征队也陡然多了起来。每到接待站的时候,总是一队接着一队,吃饭也开始排队。到了中午,大家也饿了,但为了赶路,我们便继续往下一个接待站疾行。走过一段,我们向老乡打问:“下个接待站还有多远?”老乡说:“前面就是,不远!”就这样重复了几次,接待站还是不见踪影。大家早已饥渴难耐,但谁也不愿停息,因为今天必须赶路50多公里,才能到达预定目标。

当夕阳西下,晚霞染红了西北天际的时候,我们终于走到了南泥湾。这里属丘陵沟壑区,土地广阔肥沃,还有一些湿地。走在这片曾经火热的土地上,不由想起那首唱红全中国的歌曲:“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南泥湾,好地方……”嘹亮的歌声在我们的脑海里回荡,好像也在河谷间飞扬!

2021年8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延安-延安保育院

音频来源于链景旅行地址枣园路圣地大剧院票价描述暂无开放时间暂无乘车信息22路:解放剧院→转乘8路,13路,16路→卫校下车到达延安唐乐宫甘肃、宁...

by:恋景旅行APP

延安-延安革命纪念馆

音频来源于链景旅行地址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王家坪路票价描述暂无开放时间8:00~18:00乘车信息市内乘1路、副2路、3路、7路、8路、13路、2...

by:恋景旅行APP

延安文学(2023年第3期)|延安文学

《延安文学》杂志(CN:61-1047/I)内容丰富、思想健康,自1979年创刊起,以双月刊形式发行,刊物对外积极扩大宣传,致力于提高杂志质量与影响。

by:听友470263711

徒步旅行

柯淳恩《徒步旅行》专辑概念有种怀疑;在终点之前一切都是充满未知,无数不安自我否定。有种退缩;在终点之前越看清楚混沌不堪,越想奋力大声咆哮。有种成长;在终点...

by:星火映画

延安故事

回顾历史,重温延安故事来源:党建网

by:喜马拉雅小红花

延安爱情

1938年,正在日军铁蹄践踏下的北平,发生了一起震撼学界的大事件。日伪当局为镇压学生运动,逮捕了学生会宣传员苏贞)。暗恋苏贞的北平日清商社董事彭祖康之子彭登科,...

by:多美影视

徒步中国 | 新疆徒步路线详解

为大家详细介绍大美新疆的经典徒步路线、解答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如果您对我们的节目感兴趣,想了解更多户外资讯,请移步公众号:徒步中国,感谢收听!

by:徒步帮旅行

徒步中国 | 尼泊尔徒步分享会

欢迎来听《徒步中国》尼泊尔分享会,感谢各位对我们的关注、信任与支持!本次分享会特邀嘉宾:《徒步中国》创始人——行摄匆匆...

by:徒步帮旅行

寻徒(2)徒步318

自从骑行青藏线后,一颗本来不安分的心越来越不安定。于是经过了不需要多长时间的准备,踏上了徒步川藏南线的旅程。

by:火狼队长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