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笠不知道何云知道:1934年到1937年的蒋介石照片,哪些是假的?

2024-05-11 21:28:4708:28 15
声音简介

很多蒋军高级将领都有一把“中正剑”,熟悉那段历史的人都知道那是老蒋赠送的,但是为什么叫“中正剑”而不叫“介石剑”,这里面就有说道了。

应该称老蒋为“介石”还是“中正”,这是一个文化礼仪的问题,老蒋的是非功罪早有定论,笔者也不想说得太多,咱们今天的话题,是来揭晓一个可能很少有人知道的秘密:我们看到的,1934年到1937年间蒋介石的照片,可能都是假的,出镜照相的根本就不是他本人!

记得易中天先生讲三国,说到“赞拜不名”时拿曹操举例:曹操虽然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是表面文章还是要做的,他去拜见汉天子刘协的时候,要高声报出“武平侯、臣曹操觐见”,享受“赞拜不名”待遇后,就不用自称姓名了——曹操在汉献帝面前只能自称“操”而不能自称孟德。

马超临终前给刘备上遗表,说自己“宗二百余口为孟德所诛略尽”,就比较讲究:虽然曹操是自己不共戴天之敌,马超还是保持贵族礼仪,称其字孟德而不是直呼“曹操”或骂为“曹贼”。

同样道理,老蒋名中正、字介石,我们称其为“蒋介石”,也是很有礼貌的——事实上“中正”二字,除了他自己,很少有称呼,老蒋的亲近朋友,有时候还会叫他“介公”,就像李宗仁字德邻,人们称他为“李德公”,白崇禧字健生,人们称他为“白健公”,程潜字颂云,人们称其为“程颂公”。

电视剧《特赦1959》中,以韩浚为历史原型的叶立三称王耀武为“佐公”,那也符合规矩,因为王耀武字佐民。

从字中取一字加“公”或“老”,是对别人的尊敬,老蒋被我们称为“介石”,他听了也不会不满意,他的儿子就没那个待遇了——大家都叫他蒋经国而不称之为“蒋建丰”。

老蒋是怎样一个人,应该如何称呼他才合适,这个问题不太好回答,咱们还是来聊一聊为什么我们看到的某些蒋介石的照片为什么可能是假的。

蒋介石照片的真假问题,全国政协专发回忆录的《纵横》杂志1994年第一期曾有过文章回忆过这件事,而这话则需要从1934年11月说起。

在讲述那段故事之前,咱们先纠正一个“史料”错误——有人说蒋介石的替身何云是卖菜的出身,这说法对也不对:何云,字玉龙,出身于菜农之家却并没有卖过菜,他很早就拜在青帮大佬黄金荣的门下,跟蒋介石也算“师兄弟”,也曾在陈立夫陈果夫的叔叔陈其美麾下当军官,跟蒋介石在上海也有过交往。

陈其美遇刺身亡后,何云到了粤军名将许崇智麾下当了一名上尉连长,1924年到1925年,何云先后担任黄埔军校某位高官的副官和黄浦军校广州办事处少校主任。

从1927年开始,何云从军界转入警界,历任浙江省政府军事厅中校副官、杭州市公安局局长、上海特别市公安局督察长、浙江省省会公安局局长。

何云就是在浙江省省会公安局局长的任上,接到了陈立夫的电话:“我要告诉你的事,你对谁也不许讲。委员长侍从室已选中你,并且最近就有重大使命落到你头上了。”

何云调到南京,被正式任命为“委员长侍卫长”——名为“侍卫长”,但何云手下却一个侍卫都没有,他的行踪也成了当时的高度机密。

看到这里,读者诸君肯定已经想到了:何云这个“侍卫长”,实际就是给老蒋当替身,他不但没有手下,而且也不再以“何云”的身份出现。

何云的存在,连戴笠都不知情——何云是陈立夫物色的人选,而中统和军统一向水火不容,所以戴笠即使发现“委员长”有点跟往常不太一样,也会很知趣地装糊涂。

何云给蒋介石当替身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去重庆忽悠川军首领刘湘:披着黑色大氅的何云出现在重庆广阳坝机场的时候,以四川省主席刘湘为首的地方党政大员看着那个挥手的形象,根本就没有半点怀疑。

何云在机场跟各界大佬拍了数不清的照片,那些照片,可能就是读者诸君看到的“资料”,甚至蒋方档案中保留的,也是何云的形象——毕竟何云当替身的事情,只有陈家两兄弟及少数人知道:钱大钧、林蔚、贺耀祖、俞济时可能知道,但戴笠可能不知道。

其实也难怪戴笠分辨不出来,就是读者诸君看了下面的照片,也未必能分出哪个是老蒋,哪个是何云——也可能两张都是真的,也可能两张都是假的。

刘湘等人虽然位高权重,但毕竟不是整天跟老蒋打交道,所以短暂接触,一时间是分辨不出真伪的。

在重庆期间,白天同刘湘磋商军政大计的是蒋介石“本石”,晚上在宾馆出现在窗边的,是“假石”何云。

刘湘一直到最后,也没发现蒋的形象有任何异常,这让老蒋和陈立夫都非常满意,回到南京后,很多公开场合的剪彩、合影,都是何云代劳,一直到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之前,替老蒋“出镜”的基本都是何云。

抗战爆发后,老蒋的声望渐高,各地军阀和政敌都不愿意背负破坏抗战骂名,所以老蒋遇刺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何云也就失去了价值,就调出侍从室,到军委会挂了个少将参议的头衔,拿着少将薪水,却既不开会也不说话,连面也很少露了。

何云不是不想露面,而是一露面就有大麻烦:遇到的军警宪特都向他敬礼立正,这还不算大事儿,但是很多地方大佬见了何云也敬礼,这可就难以承受了——中将上将给少将敬礼,传扬开去,老蒋的面子上须不好看。

1937年之后,何云只以老蒋的形象出现过一次,如果大肆宣扬,就会被传成“委员长深入敌后怒斥伪县长”:1938年夏,浙江已沦陷,何云没有来得及撤出,在听说淳安县伪县长认贼作父敲诈勒索鱼肉百姓之后,他带着几名侍卫闯进县府,把那伪县长吓得跪地求饶,表示一定洗心革面,绝不再做伤天害理之事。

何云迈着四方步扬长而去,改变形象潜回西南大后方,然后就“失踪”了——1947年,蒋方只公布了“少将参议何云病逝”的消息,至于何云得的是什么病,在哪里病逝,根本就没有人知道。

有人猜测是戴笠或陈家二兄弟为了掩盖真相而下了毒手,但是苦于没有确凿证据,咱们也不好妄下结论,但是有一点我们不能不怀疑:何云生于1886年,1947年“病逝”,是不是早了点?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我所知道的戴笠-沈醉

沈醉特赦后发表《我所知道的戴笠》,周总理看后:沈醉,你害了我

by:广播桑尼_sunny

我所知道的戴笠 作者沈醉

周恩来总理应该是第一位看这本书的人,通宵读完,赞不绝口。揭秘了很多他所不知的军统往事。这里收集的两篇资料,原载第二十二,二十四期“文史资料选辑”。作者沈醉,十八...

by:邹丢丢就是玩

你知道不知道的事丨细惟

分享有趣、奇怪的事情,包含不限于传说,和一些科学实验...

by:细惟_VUE

只有云知道

陈小曼的诗集是以情诗为主。一直以来,“爱情”始终是诗歌永恒流传的主题。中国从来都是诗歌的国度,而爱情诗更是始终伴随诗歌长河左右。陈小曼的诗歌笔锋刚健而姿态谦和,...

by:夏子璐

只有云知道

陈小曼的诗集是以情诗为主。一直以来,“爱情”始终是诗歌永恒流传的主题。中国从来都是诗歌的国度,而爱情诗更是始终伴随诗歌长河左右。陈小曼的诗歌笔锋刚健而姿态谦和,...

by:春妮FM

如果云知道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内容简介】许云朵是个地地道道的北京姑娘,却过着北漂一样的生活。毕业后,她和青梅竹马男友的异地恋情告吹...

by:齐民文化_电子书

我只知道我什么也不知道

在这里我只想做最真实的自己!如果我想说的正好你也想听会不会特别美好?可能只有只言片语可能只是一声“嗯哼”~啊?又是不说人话、听不懂的碎碎念吖?是么?哈哈...

by:披香渡龄偶Kiki

急救小知识,知道不知道?

急救!急救!急救!

by:良音社

最冷的冷知识--知道不知道

最有趣的冷知识,最有意思的百科知识,你知道不知道?

by:奔跑的蛋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