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店楚简《性自命出》与上博简《性情论》

2024-05-20 15:16:4214:41 29
声音简介


  郭店楚墓竹简中的《性自命出》一篇,释文公布后引起研究者的极大兴趣。无独有偶,此篇亦见于上博藏简之中,而被命题为《性情论》。现在上博藏简此篇已面世,为我们深化对《性自命出》文本的理解,提供了进一步的可能性。以下,将郭店简的《性自命出》与上博简的《性情篇》略加比较,以见其同异。


  李零的《性自命出》校读(见《道家文化研究》十八辑),将郭店简的《性自命出》依原简篇号,分为上下两篇,并根据文义,将全篇分为21章。本文为方便起见,以李零分章为参考基准,而将其21章自\\\"身欲静\\\"以下分出第22章,依此观察上博简,则上博此篇与之对应的章序为:


  1、2、3、5、6、7、8、9、10、11、12、13

  17、22、18、19、21、14、15、16


  由上面所列章序的情况可知,此篇的上半部的章序,郭店简和上博简是一致的,只是上博简缺少第3章(及第4章的前半)。而此篇下半部,郭店简和上博简的章序不同,其中最突出者,郭店简是以14、15、16三章为首,而上博简中这三章却在最后。




  二


  以下稍详论之,为讨论的方便起见,在以下的讨论中,我们先举列李零的郭店简分章号,然后说明与此章相对应的上博简文本的情况。


  1章:上博简与郭店简大体相同。值得注意的是,郭店简首句作\\\"凡人虽有性\\\" 而上博简写作\\\"凡人虽有生\\\"。


  2章:上博简缺最后\\\"虽有性心弗取不出\\\"一句,\\\"有声\\\"后有也字。


  3章:上博简缺全章,即\\\"凡心有志也,无与不〖可,人之不可〗独行,犹口之不可独言也,牛生而长,雁生而伸,其性〖使然,人〗而而学或使之也。\\\"


  4章:上博简缺首句\\\"凡物无不异也者\\\"至\\\"柔取之也\\\"。


  5章:大体相同,若干字写法有异,如\\\"或交之\\\"、\\\"或厉之\\\"的交和厉,上博简皆下有心字。


  6章:相同,\\\"道\\\"字的写法与郭店简有异。


  7章:上博简缺最后一句,郭店简此句作\\\"道者群物之道\\\",上博简无\\\"者群物之道\\\",但在第一个道字后有也字。


  8章:上博简\\\"道四术\\\"下有也字,但缺\\\"凡道心术\\\"数字。


  9章:上博简此章中间断断续续缺字,共8、9个。如\\\"礼作于情\\\"的作字上博简缺,章最后的\\\"深泽也\\\"上博简缺。但上博简\\\"其始出\\\"下多也字。


  10章:上博简缺三句,即\\\"则慆如也斯奋\\\"\\\"韶夏则勉如也\\\"\\\"也,郑卫之乐则非其\\\",当属竹简的残断所致。


  11章:上博简缺\\\"指皆教其\\\"四字。


  12章:缺首句\\\"凡至乐\\\"三字,及他处2字。


  13章:李零校读\\\"其声变,则\\\"下,据文义补\\\"〖其心变〗\\\",上博简则为\\\"其声变,则心从之矣\\\",李零的校读当据此改正。又上博简此章无\\\"喜斯陶……愠之终也\\\"一大段。




  三


  17章:\\\"行之不过\\\"句,上博简行之下有而字。\\\"〖交以义者也〗\\\",上博简作\\\"交以故者也\\\",当据改。上博简缺\\\"未赏而民劝……未刑\\\"、\\\"闻道反上\\\"及他处若干字。


  22章:上博简首句作\\\"凡身欲静而勿欠\\\",说明郭店简\\\"身\\\"字前遗\\\"凡\\\"字。每章依\\\"凡\\\"字开头,是本篇的一个特点。此章上博简文序与郭店简不同,上博简此章文序为\\\"身……,用心……,虑……,退……\\\",下接\\\"囗欲囗而有礼,言欲植而勿流,居处欲节度而勿曼,君子执志……\\\"。而郭店简的文序为:\\\"身……,虑……,行……,貌……,心……,喜……,乐……,忧……,怒……,进……,退……,欲……,君子执志……\\\"。两者比较,不仅文序不同,而且内容差异也甚大。以句数而言,上博简较郭店简为少,无喜、怒、忧、乐、欲等项,但有用心、言、居处等项。


  另外,上博简无最后一句\\\"君子身以为主心\\\"。


  18章:相同,个别字写法不同。


  19章:相同,个别字写法不同。


  20章:\\\"凡于徵毋畏\\\",其中的\\\"徵\\\"字上博简作\\\"道路\\\"。


  21章:此章全文\\\"凡忧患之事欲任,乐事欲后。\\\"上博简相同。但郭店简此章后下接\\\"身欲静……\\\",未独立分章。


  14章:中缺\\\"举,其心必在焉,察其见者,情焉失哉\\\"、\\\"忠,信之方也;信,情之方也\\\"、\\\"近义,所为道着四,唯人\\\"数句。


  15章:大体同,若干字写法不同。


  16章:郭店简\\\"慎,仁之方也\\\",上博简作\\\"慎,虑之方也\\\"。似应以上博简为是,疑形近而误。郭店简此章结尾有黑点。




  四


  经过比较之后可知,郭店简《性自命出》比较完整,而上博简《性情论》则缺损稍多。


  根据上博简《性情论》,再来看郭店简《性自命出》,根据上博简可将郭店简残断缺损者正确补入,改变以前\\\"据文义补\\\"的不确定性。如1章的\\\"情者能\\\"、\\\"善性也\\\",2章的\\\"也弗扣不鸣\\\",9章的\\\"贵其义\\\",13章的\\\"心从之矣\\\",17章\\\"交以故者也\\\"等。另外,可根据上博简确认郭店简的误字,如郭店简9章\\\"之后\\\"在上博简作\\\"先后\\\",应以郭店简为正。


  现在来看上博简引发的问题。


  首先,比起郭店简,上博简有三段重要阙文,即郭店简所有的3章\\\"凡心有志……\\\"一段,13章\\\"喜斯陶……\\\"一段,和22章\\\"君子身以为主心\\\"一句。一种可能是上博简的残损所造成的,另一种可能是上博简本来无此三段,说明上博简与郭店简是不同的传本。


  这后一种可能性,因这一篇后半部两种文本章序的不同,而得到进一步的支持。但此篇后半部两本章序的不同,不仅还提出了\\\"何者的章序更合理\\\"的问题,和\\\"为何不同传本章序不同\\\"的问题,而且也再次提出《性自命出》上下两部分是否可能为两篇独立的文章的问题。我现在的基本看法是,由于上博简缺损多于郭店简,所以仍应以郭店简文本为优。至于何以不同传本章序不同,这可能需要从传经经师的章句不同来解释。最后,不管上下两部分是否为两篇独立的文章,这两部分的内容虽有一致的地方,但重点确乎不同。这主要是,上部的重点是以乐化情,以礼养性。而下部的重点是君子的德行和容貌。





【附】《郭店楚墓竹簡·性自命出》原文


凡人虽有性,心亡奠志,待物而后作,待悦而后行,待习而后奠。喜怒哀悲之气,性也。及其见于外,则物取之也。性自命出,命自天降。道始于情,情生于性。始者近情,终者近义。知 情 者 能出之,知义者能内(入)之。


好恶,性也。所好所恶,物也。善不善 性 也,所善所不善,势也。凡性为主,物取之也。金石之有声, 弗 扣 不 鸣, 人 之虽有性,心弗取不出。凡心有志也,无与不 可, 性 不 可独行[1],犹口之不可独言也。


牛生而长,雁生而伸,其性 使 然, 人而学或使之也。凡物无不异也者,刚之柱也,刚取之也。柔之约[也],柔取之也。四海之内,其性一也。其用心各异,教使然也。


凡性,或动之,或逆之,或交之,或厉之,或出之,或养之,或长之。凡动性者,物也;逆性者,悦也;交性者,故也;厉性者,义也;出性者,势也;养性者,习也;长性者,道也。


凡见者之谓物,快于己者之谓悦,物之势者之谓势,有为也之谓故。义也者,群善之蕝也。习也者,有以习其性也。


道者,群物之道。凡道,心术为主。道四术,唯人道为可道也。其三术者,道之而已。


《诗》、《书》、《礼》、《乐》,其始出皆生于人。《诗》,有为为之也;《书》,有为言之也;《礼》、《乐》,有为举之也。


圣人比其类而论会之,观其先后,而逆训之,体其义而节度之,理其情而出入之,然后复以教。教,所以生德于中者也。


礼作于情,或兴之也,当事因方而制之。其先后之舍(序)则义道也。或舍(序)为之节则也。


致容貌,所以度节也。君子美其情, 贵 其 义,善其节,好其容,乐其道,悦其教,是以敬焉。拜,所以 为 ? 与,其谀度也。币帛,所以为信与证也,其词义道也。


笑,礼之浅泽也。乐,礼之深泽也。凡声,其出于情也信,然后其入拨人之心也厚。闻笑声,则鲜如也斯喜。闻歌谣,则陶如也斯奋。听琴瑟之声,则悸如也斯叹。观《赉》、《武》,则齐如也斯作。观《韶》、《夏》,则勉如也斯俭。咏思而动心,==如也,其居次也旧(久),其反善复始也慎,其出入也顺,司(始)其德也。郑卫之乐,则非其听而从之也。凡古乐龙(动)心,益(淫)乐龙(动)指(嗜),皆教其人者也。《赉》、《武》乐取,《韶》、《夏》乐情。


凡至乐必悲,哭亦悲,皆至其情也。哀、乐,其性情相近也,是故其心不远。哭之动心也,浸杀,其央恋恋如也,戚然以终。乐之动心也,濬深鬰陶,其央则流如也悲,悠然以思。


凡忧,思而后悲;凡乐,思而后忻。凡思之用,心为甚。叹,思之方也,其声变则 其 心 变,其心变则其声亦然。吟游(流)哀也,噪游(流)乐也,啾游(流)声[也],呕游(流)心也。



喜斯陶,陶斯奋,奋斯咏,咏斯犹,犹斯作。作,喜之终也。愠斯忧,忧斯戚,戚斯叹,叹斯辟,辟斯通。通,愠之终也。


凡学者隶[求]其心为难。从其所为,近得之矣,不如以乐之速也。唯[虽]能其事,不能其心,不贵。求其心有为也,弗得之矣。人之不能以为(伪)也,可知也。其过十举,其心必在焉,察其见者,情安失哉? 察,义之方也。义,敬之方也。敬,物之节也。笃,仁之方也。仁,性之方也。性或生之。忠,信之方也。信,情之方也。情出于性。


爱类七,唯性爱为近仁。智类五,唯义道为近忠。恶类三,唯恶不仁为近义。所为道者四,唯人道为可道也。 凡用心之躁者,思为甚。用智之疾者,患为甚。用情之至者,哀乐为甚。用身之弁者,悦为甚。用力之尽者,利为甚。目之好色,耳之乐声,鬰陶之气也,人不难为之死。


有其为人之节节如也,不有夫柬柬之心则采。有其为人之柬柬如也,不有夫恒怡之志则缦。人之巧言利词者,不有夫诎诎之心则流。人之悦然可与和安者,不有夫奋作之情则侮。有其为人之快如也,弗牧不可。有其为人之渊如也,弗辅不足。 凡人伪为可恶也。伪斯吝矣,吝斯虑矣,虑斯莫与之结矣。慎,仁之方也。然而其过不恶。速,谋之方也,有过则咎。人不慎斯有过,信矣。


凡人情为可悦也。苟以其情,唯(虽)过不恶;不以其情,唯(虽)难不贵。苟有其情,唯(虽)未之为,斯人信之矣。


未言而信,有美情者也。未教而民恒,性善者也。未赏而民劝,含福者也。未型(刑)而民畏,有心畏者也。贱而民贵之,有德者也。贫而民聚焉,有道者也。


独处而乐,有内(入)礼者也。恶之而不可非者,达于义者也。非之而不可恶者,笃于仁者也。


行之不过,知道者也。闻道反上,上交者也。闻道反下,下交者也。闻道反己,修身者也。上交近事君,下交得众近从政,修身近至仁。


同方而交,以道者也。不同方而 交, 以 ? 者[也][2]。同悦而交,以德者也。不同悦而交,以猷者也。门内之治,欲其逸也。门外之治,欲其制也。


凡悦人勿吝也,身必从之,言及则明举之而毋伪。凡交毋央,必使有末。凡于徵毋畏,毋独言。独处则习父兄之所乐。苟毋大害,少枉内(入)之可也,已则勿复言也。


凡忧患之事欲任,乐事欲后。身欲静而毋==,虑欲渊而毋拔,行欲勇而必至,貌欲壮而毋拔,[心][3]欲柔齐而泊,喜欲智而亡末,乐欲怿而有志,忧欲俭而毋惛(闷),怒欲盈而毋希,进欲逊而毋巧,退欲循而毋轻,欲皆度而毋伪。 君子执志必有夫光光之心,出言必有夫柬柬之信,宾客之礼必有夫齐齐之容,祭祀之礼必有夫齐齐之敬,居丧必有夫恋恋之哀。君子身以为主心。



--------------------------------------------------------------------------------


[1] 性字或补作人字。(李零《校读》)[2] 李零补作“义”。


[3] 此确一字,李零补作“心”,或可作“容”。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郭店楚简道德经原文

琴棋书画:《古琴老八张》《古琴CD精粹》《秦腔曲牌集》《常用书法字帖》《书法史小讲》诗酒花茶:《李白诗集导读》《千家诗》《唐人绝句选》(方言)《宋词三百首》(方...

by:眉坞老农

郭店楚简·老子红丝砚雕集

絕智弃卞(辨),民利百伓(pī);絕攷(巧)弃利,覜(tiào眺)惻亡又(有);絕僞弃慮,民复季子。三言以為吏,不足,或命(令)之或(乎)豆(屬)。視索(素)保...

by:醉翁之逸1

拆书酱作 白话 郭店楚墓竹简 国内首发

拆书酱作白话翻译郭店楚简文献总览1993年10月,湖北荆门市沙洋区四方乡郭店村一号楚墓中,出土了一批极其珍贵的楚文字竹简。竹简分道家、儒家著作两部分,道家著作为...

by:拆书酱

24考研自命题中外教育史

自听磨耳朵材料费曼学习法参考w学姐适用于教育学333自命题考试院校

by:Dawn黎明的冰

我们都是自命不凡的人|AI电子书

【内容简介】关于这套书,我原本只是想,暂时放下深沉的叙述与凝重的思想,以轻灵与淡泊的视角看世界,愉悦地写上几本散文集。但没想到这个过程竟也是曲折而深邃的,也难...

by:华文天下_电子书

楚国简史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内容简介】楚国自立国到公元前223年灭国,历经四十几代君王。全盛时期的楚国北到黄河,东达东海,西至巴...

by:金石海纳电子书

简简单单做股票 楚云风

只以买点为核心,只做强势股回调形态

by:价值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