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水车

294

                           黄河水车

 

                         作者:梅墨君

     一架古老的水车转了多少年,一支深情的歌总也唱不完,黄河上的水车吱呀呀的转,转去苦难,转来甘甜——这就是黄河水车!

   明代以前,在这片贫瘠而荒凉的黄土地上,先民们守着黄河用山泉,农耕成败靠苍天。在干旱少雨风沙肆虐的黄河两岸,人们看到的是一眼眼风沙,一座座秃山。滚滚黄河,浩浩荡荡从西边的天际涌来。伴随着呼啸的西风,舞动着桀骜不驯 的身姿,掠过古老的金城,如匆匆过客,一刻不停的东流而去。

    人们在想:能不能用什么方法“把黄河水提起来直接引到两岸的农田里?留住黄河东逝水,不费滔滔万古流!”史上一个叫段续的兰州人,把企盼变成了现实。由他发明的第一轮水车于公元1556年制做成功。高大的水车把黄河水提到十几米的高度,沿着一道道输水槽,淙 淙流入田间….。终结了黄河沿岸人 靠天吃饭的历史,也造就了黄河两岸先民们最温暖、润泽的农耕记忆。

   

打那时起,两岸农民争相仿制。悠悠转动的水车装点了古老的黄河,改变了古老的黄河,沸腾了古老的黄河!这一轮轮轰然轮转的水车就像披上盔甲的勇士一样守卫着滔滔大河,在两岸青山绿岭都城古镇的辉映下,是多么的威武,多么的壮观!从此,古老的金城拥有了一个新的名字——水车之都!她不仅仅是中国的水车之都,也是世界的水车之都!

“水车旋转自轮回,倒雪翻银九曲 隈 。始信青莲诗句巧,黄河之水天上来。”一架架水车,忽忽悠悠地转着,这一转就是四百多年!在这几多风雨,几多轮回,阅尽沧桑,布满青苔的车轴上,吱吱呀呀日夜不停的唱着那古老而发黄的情歌,用粗犷得不能再粗犷 的腔调,诉说着西北人朴实而憨厚的情感,用浑浊得不能再浑浊的汤汤河水,滋润着大河两岸,浇灌着 高原烈日炙烤下的 万顷桑麻。染绿了丝绸古道,扮美了座座山川。

    站在水车巨大的轮架之下,仰望一筒筒来自大河源头的圣水,在水车的一呼一吸中尽情地泼洒而出,在十几米高的半空中演绎着天水临凡的奇观!

 

她像一幅画——画中天界玄女,扬手散花,越过昆仑大漠,飘飘荡荡如约而至。伏羲女娲,脚踏祥云,穿越七彩霓虹,乘龙驾凤飘然而来。她又像一首歌——歌声里,我们听到了仰韶文化马家窑彩陶/清脆的碰撞;听到了大漠敦煌飞天霓裳、反弹琵琶的仙乐梵音;听到了丝路商旅 万乘驼峰西出阳关的悦耳铃声!

       悠悠转动的黄河水车——转出了黄河文化的古朴雄浑与博大精深,转出了天人合一的田园生活画卷。悠悠转动的水车——见证着黄河人的勤劳、智慧、憨厚、豪迈;见证着中国 农耕文明的历史缩影 和美好的未来。

声音1评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