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树“读书品文”——走进最后的驼村

239

播出频率:内蒙古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广播《常青树》

特邀嘉宾:李樱桃   呼和浩特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

                                     赛罕区作家协会主席

                      杨敏       远方出版社社长助理    副编审

节目主题:读书品文——走进最后的驼村

本期主播:睿晗

播出时间:2018,2,27      15:30——16:00


嘉宾简介:

        李樱桃,笔名易书,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大学文学创作研究班和鲁迅文学院第二十九届作家高研班毕业,呼和浩特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赛罕区作家协会主席;小说发表于《草原》《雨花》《延安文学》《山东文学》《黄河文学》等刊,曾获第十一届内蒙古文学创作“索龙嘎”奖、首届延安文学奖等奖项,个人创作经历入选《呼和浩特现当代文学史》。《走进最后的驼村》是在作者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并实地走访的基础上写作而成的,详细而真实地记录了驼村的起源、发展、影响及历史作用。全书共五部分,包括由驼村出发的世界之旅、驼道连接起的广阔世界、驼商闯入国际商贸舞台、向死而生的神秘通道、草原上崛起的骆驼商城。



作家邓九刚

作家李樱桃

远方出版社杨敏


精彩试读:

序|行走在驼道上的女作家(节选)

                                                                                   邓九刚

       记得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刚刚进入驼道世界,开始在呼和浩特市市区的街道及周边的村落进行采访。那时候,在呼和浩特旧城北门外清真大寺前的屋檐下,经常并排坐着一些老人,这些老人无一例外都拉过骆驼、养过骆驼或有过经营驼运的经历。

        我在呼和浩特近郊厂汉板村采访老驼夫时,得知厂汉板村上了岁数的男人几乎都拉过骆驼。这些迈着拉骆驼步子的老人左右摇晃着,在村道上不紧不慢地走来,然后汇聚到阎万山老人的家里。

        在阎万山老人窄小的屋子里,只有八九十岁的老人才有资格坐到炕上,那些六七十岁的老人只有站在地上听人家说话的份儿。

       当年,因为创作小说的需要,我走近这些曾经拉过骆驼的老人,以期采撷那些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传奇故事。现在,用感动已难以形容当时的感受了,要形容的话,只能用震撼了!是的,那是带给我心灵的震撼。

        听着老人们的讲述,我真的无法想象,当年的他们是怎样牵着骆驼穿越草原、戈壁和荒芜人烟的沙漠。还有,他们如何调马驯骆驼?如何对付寒冷?后来,我把自己听来的故事连同自己的感受写成了一篇篇小说,有短篇、中篇,还有长篇。我在自己的系列小说中演绎了这些老人的传奇故事,支撑起了我的驼道小说世界。

        恍惚间三十年过去了,我发现,又有一个身影踏上了我曾经走过的道路,这就是女作家李樱桃。现在摆在我面前的一沓厚厚的书稿就是她采访驼村的所得,也就是她的新作《走进最后的驼村》。



欢迎关注睿晗常青树


声音1评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