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跪着教书

47
从大学毕业至今,我一直在教书,我那不安分的头脑也一刻没能平静。现在,我终于明白,凭一门专业课的教学不可能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当年,我自认为学校是“净土”,忽略了学校只是社会的一部分,现在我终于知道世上惟一可以“静”的可能只有个人的心境。年轻时以为教育就是诗,教师的一生也在为教育写诗,没想到后来总着是要为教育写申告状,为学校的堕落而愤怒,为教师的尊严而呼喊。作为教师,我认为自己应当是理想主义者,而现实却总在种植悲观;我以为自已的工作对青年成长能有意义,没想到青年常常会对一个教师的理想投来同情的目光......我就这样在困惑和矛盾中走向耳顺之年。然而,和很多同行一样,我心中的信念不会消逝。

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在巨大的麻木和冷漠面前,我的确有过放弃的念头,然而一想到中国人有千百年下跪的历史 ,想到文革给中国人带来的耻辱,想到下一代人还可能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下跪,就觉得我们中国首先得有铁骨教师,教育的辞典中才配有“铸造”这样的词条。

本书收入的是近年有关教育问题的随笔杂感,无甚高论,有的记录了对教育问题的思考,有的是教学随想,有的则是和同行或学生的对话。多数文章发表时用的是笔名吴非、李汉等,收入本书时,不再注明原发报刊。

著者

2004年6 月于南京

声音1评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