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KLS | 人论

954

《人论:人类文化哲学导引》是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创作的人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944年。在该书中,卡西尔从人的符号性存在入手,把人看成是“符号的动物”,并以其为出发点,勾勒了人性发展及人类文化的所有创造物——语言、历史、艺术、宗教、神话的整体构架。该书中认为:人只有在创造文化的活动中,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人的本质是永远处于制作之中的;人性并非是一种实体性的存在,而是自我塑造的一种过程。因而,“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类文化,可以被称作为不断解放自身的历程”。该书的理论是西方人学理论的一次创新与突破。它标志着在探索人性的问题上,人学理论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无论是在人的哲学、文化哲学或历史哲学上,都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这本书分为上下两篇,共12章。上篇(前5章)回答的是“人是什么”的问题。第一章回顾了两千多年来西方思想史关于人的问题的各种哲学主张。卡西尔认为在各种意见不一的关于人的主张背后,隐藏的是人类自我认识的危机;第二章卡西尔提出了他自己关于“人是符号的动物”的功能性定义;第三章论述了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第四章从空间和时间两个最基本范畴人手,指出了人的符号力量就在于超越他有限存在的时空。第五章为上篇小结,指出人不像动物那样,只能被动接受直接给予的“事实”,而是生活在一种超越“事实”的“理想”世界之中。下篇(后7章)回答的是“人与文化”关系问题,即运用符号形式展开对人类世界各方面的考察。第六章为下篇的导引篇,卡西尔的“人是符号的动物”之定义表明的也是“人是文化的动物”。卡西尔认为,正因为对人和文化关系的这种理解,人们就能洞察人类活动各自的基本结构,并把这些活动理解为一个有机整体。第七章到第十一章,卡西尔从人类文化的各种现象——神话与宗教、语言、艺术、历史、科学等方面来论证了人的符号化活动的“产品”。第十二章为下篇的总结与结论。


人类对于自我认识的探索永不停息,而卡西尔则给予了我们一个睿智精妙的解答。


恩斯特·卡西尔(Ernst Cassirer,1874—1945)德国哲学家、文化哲学创始人。早年受业于新康德主义马堡学派首领柯亨。尽管常被看成是继柯亨、那托普之后新康德主义的马堡学派主要代表人物,“马堡学派的集大成者”,“但实际上他与柯亨等人在很早就有不小的分歧,正如逻辑经验论的著名代表人物卡尔纳普后来曾经指出的,卡西尔的哲学观‘不是正统的新康德主义,更多的是受到了近晚以来科学思想发展的影响。”


更新原则:2020.3.1起,

每双数日;2、4、6、8、10......

15:01 更新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