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屋手记》陀斯妥耶夫斯基

《死屋手记》俄罗斯文学之陀斯妥耶夫斯基《死屋手记》

《死屋手记》是一部描写沙俄时代监狱生活的小说,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俄国农奴制改革时期发表的一部重要的作品,作者以亲身经历为基础,用客观、冷静的笔调记述了他在苦役期间的见闻,勾画出各种人物的独特个性。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命是从死刑场上捡回来的。因为参加了彼得堡拉舍夫斯基小组的革命活动,陀思妥耶夫斯基于1849年4月23日被捕,1849年12月22日,他被一队行刑的士兵带到彼得堡谢苗诺夫斯基广场上执行枪决,眼睛被蒙上了黑布,士兵的子弹已经上膛,枪口已经对准了他的头部,这时,他得到了沙皇的免死令。死刑令虽然被免除了,但陀思妥耶夫斯基并没有获得自由,而是改为流放西伯利亚。1850年1月,陀思妥耶夫斯基被押送到鄂木斯科监狱,成为一名苦役犯,他戴着沉重的脚镣在那里度过了4年漫长的岁月。那个监狱中的牢房,就是他观念中的“死屋”,后来,他写成了《死屋手记》。这一次的“死亡”对他影响极为深重,死亡的阴影至此伴随了他的一生,并对他的写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全书由回忆、随笔、特写、故事等独立成篇的章节组成,结构巧妙,交织成一幅沙俄牢狱生活的鲜明图画。

声音0评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