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名老中医刘景源教授主讲

7113


刘景源,主任医师,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1963年考入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毕业后留校参加工作,期间借调到中医中医研究院西苑西苑工作。从事中医教学、科研四十余年,曾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中医药交流与合作中心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首席专家。现任国家中药管理局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指导老师。是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刘景源教授在温病学方面造诣尤深,善用“分消走泄法”治疗湿热困阻中焦的杂病,如痞满、发热、湿热外感等。具体介绍如下:
1、上焦湿热辛温宣透,芳香化湿
湿热偏重于上焦者,多表现为头重如裹、胸闷、口黏、痰多,刘景源教授常用藿香、白芷、苏叶、香薷、青蒿、杏仁,以辛温芳香、轻扬宣透之品,宣畅肺气、疏通肌腠,使腠理通达、邪从表解。
2、中焦湿热辛温开郁,苦降燥湿
中焦湿热偏重者,表现为脘腹痞满、恶心欲吐、心烦口渴、尿黄赤、大便黏滯不畅,刘景源教授常用苦温药半夏、苍术、砂仁、白蔻、草果、陈皮、厚朴、大腹皮、白术等;常用苦寒药黄芩、黄连、栀子等。刘教授将辛温药与苦温药合用,取其辛开苦降、燥化湿邪之意。比如,治疗消化道疾病中的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消化不良等,对于湿热并重阻于中焦者,刘教授即善用此法取得显著疗效。
3、下焦湿热淡渗利湿,通利小便
对于小便淋沥不畅,尿频、尿急、尿痛、尿道发热者,刘景源教授认为是湿热蕴结下焦,常用淡渗利湿之品,如滑石、通草、猪苓、泽泻、车前子、茯苓、薏苡仁等,使湿邪下趋,从小便而解。如病邪偏重、小便滴沥不畅、身热不扬,则加木通、栀子以增其泄热之力。
4、清化湿热,健脾为先
刘景源教授认为,脾主运化水湿,而脾又最易为湿邪所困,故特别注重健脾化湿之品,如茯苓、惹苡仁、白术等。脾与胃相表里,脾气不升则胃失和降,出现胃呆脘闷症状,故常用砂仁、白蔻、山楂、神曲、麦芽等醒胃消导。
5、化湿必理气,三焦得通利
刘景源教授认为三焦湿热虽多有偏重,但发病时常常为湿热弥漫三焦,治疗时需上、中、下焦同治,用辛宣芳化、辛开苦降、淡渗利湿三类药物合用以兼顾三焦。同时配伍健脾醒胃、理气行滞之品,方能湿热分

声音72评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