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中国高铁

603
我是一名高铁迷。记得二〇一七年的时候,我和我的朋友去郊游。(他当时是个高铁迷,我当时对高铁一无所知)我们在路上遇到一辆飞驰而过的高速列车,我问他那是什么,他告诉我那是高铁,还告诉我蓝色线的是和谐号,橙色线的是复兴号。或许连他自己当时都不知道,他一把就抓起了我的兴趣,不知道我一迷上高铁,就会迷上这么多年。
那时我仅仅是对高铁的外形感到好奇,我在网络上不断搜索,但是,也能简单地猜出来,没有多少特别的。毕竟,高铁最重要的东西不在这些表面上的华丽和富贵。后来我感到很泄气。在泄气的前头,就有一个先兆,那是我写的一篇关于分清楚和谐号和复兴号的一篇小短文。那时我并没有明白为何中国需要高铁,需要高铁的标准。在那一段泄气的时候,我不想高铁。
后来我的表妹出生,她也是影响我更喜欢高铁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我经常去南京陪她玩游戏。我们只坐过一次车,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当时中国的高铁已经很发达,我们选择坐车去,觉得坐车能在一起聊聊天,听听歌,不会有噪音。可悲剧的是,车上或是颠簸或是堵车,我们都昏昏沉沉的。其实也没什么可聊的,我当时在上楼的时候感觉自己都昏迷过去了。当时我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再也不坐车走这么长的旅行路程了,至少高铁还是平稳的。
于是我对高铁的兴趣一下再次进入高潮,接下来我的目的地完全已经不是高速列车的车皮了;那层薄薄的表皮我研究了三年多。我原本一直在研究中国的动车组外表那一层,而是简单的技术。我开始研究它们的内部特征,如转向架,受电弓结构。而那正是今年的开始的时候,我正在研究的,因此现在进展不多。最大大到中国的铁路发展体系,最小小到列车的转向架,我已经研究了几年。
再次感谢所有支持我和给我资料的那些人,(他们并列的)罗一童、罗春晓、高铁见闻,以及身边的亲人。这条专辑也算是我的一个随口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