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大学:红楼梦-欧丽娟

大学出品,欧丽娟教授授课! 

作为中国文学中最伟大的小说作品之一,《红楼梦》在这数百年的流传中,衍生出无数精彩的对话与论战。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部《红楼梦》。读者在阅读历程中,与书中人物一同喜怒,悲其所悲,爱其所爱,曹雪芹笔下各形各色的人物,也就此在现代社会中活色生香。

这门课的目标,将会尝试解析经典与读者之间的关系,并由此进入曹雪芹与红楼梦贾府的世界,一步步剖析往昔时常为人所误解的种种行为与情思,重新认识这个人所共爱的小说经典。《红楼梦》的世界是如此复杂乖隔,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面对的人性是如此深邃多变,这一次细细重读,或许能让我们与书中人,与作者曹雪芹的心灵更加贴近,从而发现一个全新的红楼梦景。

课程概述


本课程以《红楼梦》为范围,区分为文化与人物论两大范畴。在文化方面,由于《红楼梦》吸纳传统中国文学与文化的涵盖面甚广,将涉及「神话运用与诠释」、「谶语式的表达」、「悟道模式」、「游仙模式」、「喜剧精神」、「母神崇拜」、「少女崇拜」、「大观园之设计与用意」、「诗歌表现」等主题单元,以建立全书的历史性纵深。在人物论方面,为避免传统红学偏于单向度而扁平化,终以简化∕极化的道德评价为归趋的惯习,本课程将採取「情节联繫的有机化」、「人物性格的丰富化」双绾交涉的解读方式。挖掘出学界一般忽略的情节做为内证,进行全面的比对与整合,也对一般视为不证自明的叙事过程重新审察,釐清其中之因果关系与发展脉络,以呈现《红楼梦》所开展的突破独白型单一旋律的複调世界。藉此也让近乎刻板印象 (stereotype) 的人物恢复其圆形人物 (round character) 的丰富内涵,包括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四春、刘姥姥、晴雯、袭人等诸多角色,都是曹雪芹将种种个性客观地发现、并加以艺术地表现的成果。


课程目标


希望透过本课程的引导,能建立《红楼梦》全书的历史性纵深与社会性基础,以及这部小说的集大成内涵;对于书中各种人物也可以提供较有客观性与创新性的诠释,以促进对这部巨作的深入了解。

微信公众号:红楼梦书迷

声音0评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