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豪放派:大宋二猛男丨辛弃疾&苏轼巅峰对决丨人物传记

3.4万
6元开会员,免费听
购买 | 0.50 喜点/集

文学顶峰风流人物 文士与英雄的豪迈对话

有人说,不读懂苏东坡和辛弃疾,不足以谈人生。清代张潮在《幽梦影》中说:“古今人必有其偶双。”所以世人皆以苏、辛并称。苏东坡和辛弃疾,一为文士,一为英雄。


苏轼是了悟人生真谛的智者,辛弃疾是百折不挠的勇士。他们两人的一生,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坎坷。但纵观他们的诗文,给我们传达的只有“豁达”、“不屈”几字。他们用一生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人生是一场艰难的旅程,但只要内心足够强大,即使在最低的人生境遇里,也能活出最高的境界。正如网上有句话所说:生活是一片海,涌上来的是希望,退下去的是悲伤。过去的艰辛都没将你打败,还怕什么来日的山高水长。


辛弃疾

辛弃疾年老的时候还记得他率领五十多人追击叛徒袭击金营的事情,他身边士兵刚将敌人挑落马下,还没来得及欢呼一声就被身后的弩箭射倒了。


每个人身上的战甲已经破碎不堪,殷红的鲜血渗透将白色的里衬染成了红色,让人分不清哪里是血迹,哪里是战袍的本色。弓箭早已折断,钢刀也已经砍钝,但是每个人的脸上都显露出刀刻般的坚毅。


具有戎马生涯的经历是辛弃疾区别一般作家的地方。


这使得辛弃疾首先是一个爱国志士,然后才是一个词人,他始终把洗雪国耻、收复失地作为自己的毕生事业,并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写出了时代的期望和失望、民族的热情与愤慨。因而他的爱国词最自然真切。


辛弃疾作为一个具有实干才能的政治家,曾经有很高的政治地位,他对抗金事业的追求,也不像陆游那样主要出于一腔热情;作为一个英雄豪杰式的人物,他的个性要比陆游强烈得多,他的思想也不像陆游那样儒家似的纯正;辛弃疾的理想不仅反映了民族的共同心愿,而且反映了一个英雄之士渴望在历史大舞台上自我完成的志向。


苏轼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豪放雄浑,在上下几千年的浩渺时空中,感觉风雨扑面而来。就是他把词的范围扩大,从儿女情之狭小天地,扩展到广漠的大千世界。


“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刘辰翁此评最是精当。可以说,如果没有苏轼,宋代文学将会平淡很多。


但是纵有满腹诗书也不能帮助他立足官场,熙宁年间,王安石变法,苏轼不避权势上书直谏王安石独断专行、用人不当、操之过急。结果被调到杭州。这只是被贬生涯的开始。


综观苏轼的一生,可以看出他在北宋中期多年的政治斗争和权力倾轧中,一直扮演着一种奇怪的角色。正如他的侍妾朝云说他“一肚皮不合时宜”,旧党执政,遭贬;元祐更化,旧党上台,赦免回京,当旧党要尽行废除已取得部分成果的新政时,苏轼却又挺身而出据理力争,从而又被视为新党贬出。在新旧党之间的他,就像一棵墙头草,但他不是顺风倒,却是逆风而动,使得所有的人都纳闷:苏轼,你反对完这个反对那个,到底要怎么样呢!而这也反映出他的为人品格的一个基本方面。


原因是苏轼从小受正统的儒学教育,作为一个富于社会责任感的士大夫,他具有坚定执着的品格。“奋厉有当世志”,对国家的政治事务,不管其见解是否正确,总是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做圆滑的官僚,不徇私,始终保持黑白分明、表里如一。


这也就博得林语堂先生的赞赏:苏东坡的人品,具有一个多才多艺的天才的深厚、广博、诙谐,有高度的智力,有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他保持天真淳朴,终身不渝。政治上的勾心斗角与利害谋算,与他的人品是格格不入的。


宋代诗词、抗金名将、满江红、赤壁怀古、醉里挑灯看剑、宋代文明、豪放派、婉约派

声音357评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