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何笑说:评书 狄仁杰奇案

狄仁杰生于普通官僚地主家庭。幼年开始刻苦攻读,专心致学。[149]后明经及第,历任汴州判佐、度支郎中、复州刺史、洛州司马等职,于天授二年(691年)九月,升任宰相,四个月后,被酷吏来俊臣诬以谋反,夺职下狱,贬为彭泽县令。营州之乱时,得到起复。神功元年(697年),狄仁杰再度拜相,[150]其间,他谏阻了武则天远征拓疆计划,认为应当把主要精力放在整顿内政、增强国力上,他的意见得到武则天皇帝及朝中重臣魏元忠等有识之士的赞同。后为匡复唐室,冒死进谏,促使武则天下定决心,召回庐陵王李显,并立为太子。圣历二年(699年),升为内史。于圣历三年(700年)九月病逝。葬于白马寺东南侧。[151]
狄仁杰一生刚直不阿,知人善任,为唐王朝连连举荐德才兼备的良臣,政绩颇丰,被朝野公认为“唐祚送俊之臣”,有“北斗之南一人而已”之誉,尤其在武则天执政时,以不畏权势著称,直言力谏,成为一代名相,享有“东方福尔摩斯”的美誉。[152]令狐楚评价其:“洪惟昊穹,降鉴储祉,诞生仁杰,保佑中宗,使绝维更张,明辟乃复”。
声音0评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