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关于教育的碎碎念(上)

2023-11-14 14:22

2023-11-14 15:32
作为一个即将升级成为新手妈妈的人,我越来越关注教育这件事。虽没有实战经验,但是在生活中见到的各种现象,以及我和队友的成长经历,都不断引发我的思考。平时我和队友也爱交流这些,虽然冲突不少,但是讨论一下也受益良多。毕竟永远没有最好的教育,只有最适合孩子的教育。以下是我的一些教育理念,记录一下以免忘记了。

我从小长大基本上没有得到过来自父母的夸奖。他们给出的理由是,我是一个很容易骄傲的孩子,如果夸奖我,我就特别容易翘尾巴,然后表现一落千丈。我可能确实有这样的特性,但从未得到父母肯定的我,内心是非常自卑的。因为没有从父母那里得到过肯定,我从小到大都在寻求补偿,什么样的补偿呢?来自别人的肯定。不管是谁,只要夸我了,我就很容易被感动,打心眼里喜欢和欣赏那些人,及时他们的夸奖不公正也没必要。我过于在意别人的眼光,做事情的出发点都是别人能否因此肯定我,我能否证明自己的能力。但很多事情,本就无须证明。如果我从小到大不缺乏来自父母发自内心而又丝毫不浮夸的肯定,我一定比现在更自信,也更不在乎无关紧要的人的眼光,也会少走更多的弯路。

那么在我心中,什么样的肯定,才是发自内心而又丝毫不浮夸的呢?以后我想给我的孩子什么样的肯定,才能让他既自信又不至于自负呢?

肯定他的努力,而不是他的天赋。夸奖他的付出,而不是他的特质。举个例子,几个月的小宝宝,刚刚开始学会爬行,如果他艰难地匍匐向前拿到了他心爱的玩具,我会夸他“宝宝你可真努力呀,想要的东西就应该这样努力争取,继续加油哦!”。我绝对不会说“宝宝你可真优秀,真聪明呀,这么小就会爬了。” 这是因为在我眼里,小宝宝到什么月龄有什么样的能力,都是理所应当的事情,是人类发展的自然阶段,不值得被夸奖。一个孩子,如果在不该被夸奖的事情上得到了夸奖,就很容易自大,认不清自己,认为自己世界第一。当他发现事实不如他所愿的那一天,他会非常痛苦,无法接受。值得被肯定的事情,必须得是付出了努力或代价的事情。

夸奖的门槛也很重要。在我的童年中,好像总有看不见的大山横亘在我面前,阻挡了我的父母给予我夸奖。比如说,我某门学科考了全年级第二高分,我的父母永远不会夸奖我,而只会问我为什么不是第一名,和第一名的差距在哪里,下次能不能考第一名。这对一个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来说,是很泄气的事情。考第二名同样是需要努力需要付出的,第二名并非一文不值。如果我遇到了这样的事情,首先我会肯定孩子的努力,拿到了第二名的好成绩,然后才是一系列的分析和复盘,争取下次更好的成绩。当然于我而言,孩子考第二名已经是很好的成绩了,我可能并不在意他下次能否拿到第一名。毕竟我自己在学习上也只是表现平平,凭什么要求我的孩子有能力拔得头筹?希望所有的父母,在责怪自己孩子成绩不够理想的时候,先想想自己当年有没有次次考试都令人满意,若没有,就别让孩子背基因的锅了吧。

我有个亲戚,自己是个懒散不上进的人,常常从其他亲戚身上占小便宜。从小学习不好也不努力,自己赚钱能力不行,入不敷出,受到身边亲戚的接济,依旧花钱大手大脚。她养孩子的方式,简直就是拿钱堆砌出来的。常常在朋友圈看到她的动态,不是带孩子去上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就是给孩子买了各种各样的课程天天打卡,要不就是带着孩子四处旅游,完全感觉不到他们经济拮据,拮据到孩子异地上学的借读费用都支付不起。孩子识字要去上兴趣班,学英语要去上兴趣班,学写字也要去上兴趣班。仿佛兴趣班无所不能,兴趣班的老师是世界顶级名师一般。兴趣班的老师会比你更在乎更关注你孩子的成长吗?当然不会。你只是花钱买了一个质量不怎么高的服务,同时换取自己没有亲自陪伴的心安理得。

我常常想,很多妈妈都有种执念,要把世界上最好的东西给孩子。可究竟什么才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呢?

在我心里,最好的教育就是家教。这点必须夸夸我的妈妈。我的妈妈是一个在任何时代定义下都当之无愧的慈母。她给予我的温柔、陪伴与爱,是让我毕生受益的精神财富。在我很小的时候,妈妈雷打不动地每天给我读故事书。后来大一点了,她亲自教我识字,之后我就沉浸在书籍的海洋无法自拔。我小时候家里也不算特别富裕的那种,但是在买书这件事情上,妈妈从不心疼。彩图大开本的各色大百科,世界简史,儿童文学,常常是成套成套地购买。识字之后,我就渐渐能坐得住了。晚饭后,妈妈给我削一碗我最爱的芒果,我便能窝在家里的某个角落,翻看我最爱的童话书,一边吃一遍津津有味地看,一读便是一晚上。现在那本格林童话的故事书还静静地躺在我的书架上,偶尔翻开,看到被我翻到即将脱落的书页,和偶然出现的芒果汁渍,干皱发硬的页脚,还是能瞬间唤醒我心中关于童年的甜蜜记忆。

尚处在启蒙阶段的小童,其实最不需要的就是名目繁多的兴趣班。若有心想培育好孩子,真正启蒙孩子的兴趣,只有自己花时间陪伴、亲力亲为才可以。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更多的信任和爱会被建立,让亲子关系更加牢固。我目前的打算是向我妈学习,多花费一点时间和心思,亲自把孩子引导向阅读,培养他的好奇心、主动探索和求知的能力。在他小的时候,这可能需要花费我更多的时间和经历,但是一旦他开始识字了,我会逐渐弱化自己的存在感,让他独立地去阅读和思考。等他再大一点,我会践行“懒父母”原则,让他自己看了故事书,再将故事讲给我们听,给我们增加知识,从而锻炼他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家教,其实孩子就是自己的一面镜子。若自己好吃懒做,就别奢求孩子勤劳肯干,若自己不思进取,就别指望孩子志向远大,若自己偷奸耍滑,就别苛求孩子踏实上进。你的一言一行,孩子耳濡目染。不管言语上怎么教育,行动才是最好的老师。先律己,再教育孩子,这样即使不是事事亲力亲为,即使做不到面面俱到,孩子拿你当榜样进行自我教育,也不至于太差劲。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