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唢呐作文三百字

2023-11-20 01:29

2023-11-20 04:57
父亲的唢呐

难得一起与父亲逛街。总觉得父亲变得越来越严肃刻板了,自己与父亲之间已经有了深深的代沟,也总觉得,在父亲眼里,自己已不再是乖孩子、好孩子了。 曾经是父亲的自豪,母亲眼里的乖孩子。小时候,每每给下班的母亲送上拖鞋,给爱抽烟的父亲递上烟盒、送上打火机时,父母的脸上总会荡漾着无限的春意;每每这时,他们会说“真孝顺!”“真乖!”那时,我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 我们平静而冷淡的走在繁华的大街上。父亲忽然在一个唢呐摊前站住了。 “多少钱?”父亲出人意料的向小贩询问起价格来。 “五块。” “什么,这样一个土里土气的玩艺还要五块?送给我都不要,傻瓜才会买。”我心里想。 “拿一个给我。”父亲显得很兴奋。他仔细的挑选了一个,满足的走了,并在大街上肆无忌惮的吹了起来。 清脆的唢呐声,立刻引来不少人的顿足。可父亲似乎毫无觉察,继续鼓着腮帮吹着唢呐,脸上荡漾着幸福和满足。我受不了路人嘲笑的眼光,赶紧拉了拉父亲的衣角。 刹那间,父亲的笑容僵住了,眼中满含着失望,嘴角微微动了动,但终于没有说话。我心里一颤。时常翻看小时候的一张张照片。照片上,爸爸嘴里衔着一枚红红的唢呐,鼓着腮帮陶醉的吹,胖嘟嘟的我坐在妈妈的怀里傻笑着,一边伸出手去拿唢呐,父母的脸上写满了笑意。这是一幅多么幸福的画面啊! 也不知何时,我学会了沉默,学会了顶嘴,学会了将门重重的一撞以示对父母的反抗。渐渐的,我以为自己长大了,喜欢把心事藏起来,刻意的保持着与父亲的距离。多少次,看到父亲欲言又止的神情,看到父亲眼里流露出的忧郁、无奈与不解,我竟为自己的所谓独立而自豪。我越来越沉默寡言,父亲也渐渐的严肃刻板起来。我也渐渐的责怪父亲不理解不关心自己。 我突然觉得很对不起父亲,我是他一生的希望。可我经常无缘无故的惹他生气,无缘无故对他发火,甚至连一点小小的要求都无法满足他,更多的时候反而还责怪他不理解我。我要带一份惊喜给父亲,让他日益苍老的眼里,逝去一份忧郁,多出一份幸福。 “爸,等我一会。”我丢下发愣的父亲,不一会,我手中多了一份和父亲一模一样的唢呐,我鼓起腮帮,放肆的吹了起来。幸福立刻从我的唢呐声中飘到父亲的脸上,父亲也得意的吹了起来,我分明看到父亲眼里闪过一丝泪花。立刻,满街都流淌着父子的唢呐声。 其实,很多时候,师长们都很容易满足。母亲节里一束鲜花,教师节里的一张贺卡;偶尔为疲劳的双亲送上拖鞋,泡上一杯香茗;老师偶染小疾,我们的一声问候……都会令他们感动不已。他们都会从心底认为:我们是好孩子,是孝顺的孩子,是听话的孩子。 有了这次上街的亲身经历,我才觉察到:原来,获得老师和家长的良好的评价也竟这般容易!
更多回答
我的家在东北,虽然那里不是什么大城市,也没有那么繁华,但是却有独特的韵味,尤其是家乡独有的大秧歌,它给我们的家乡带来了无穷的欢乐!
大秧歌~,在我们的东北,人人皆知,家喻户晓,谁都能扭上一段~!每当夜幕降临之际,大小的广场上,挤满了人,伴着欢快的唢呐声和鼓声,从不起眼的小队,排成了长龙似的队伍扭起来,有的小孩子也从旁边扭来扭去的。他们不分男女老少都扭着手中的扇子和手绢开心的不得了。
广场上的小贩小商在秧歌队旁边支起了小摊一时间广场上更是热闹非凡。四周的观众一边欣赏,一边聊着家常话。唢呐的乐曲不断的变换,秧歌的队伍不断的变化着,真是让人百看不厌,这样的场景一直持续的深夜。 作文
每个庆典或节日,过年也少不了秧歌,每到这时候,扭秧歌的人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有的人装扮成传统戏曲里的人物,还有的人骑着小跑驴,他们用各种动作和舞姿给人们送来了欢乐。
啊!家乡的秧歌,你为我们东北撒下多少欢笑多少喜悦!你给人们带走了多少疲劳和烦恼,你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你就像陈年美酒,醇香甘美,陶醉着家乡人的心!美化着家乡人们的生活!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