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文伤父寓言说明什么道理

2023-11-26 17:09

打文伤父寓言说明什么道理
2023-11-26 21:30
打蚊伤父

  从前有个人,他以替人家把衣服染上色为生。
  这个人谢顶谢得早,头发已经全都掉光了,一颗秃头铮亮铮亮的。
  有一天,这个人带着儿子一起,拿上已经染好的衣服,来到河边,开始洗衣服。
  辛苦劳动了一上午,衣服总算洗完了,父子俩就收拾东西,准备回家。
  时值盛夏,又到了中午,天气酷热难当,知了也一个劲地叫唤着。
  染衣人干了很久的活,觉得手也酸了,脚也麻了,身子乏了,腰也疼痛起来,再加上暑热,他大汗淋漓,汗珠顺着他的眉毛、鼻尖、胡子往下滴,身上的衣服也早就湿透了。
  于是,他就近在河边找了一棵枝叶茂盛的大树,枕着用来装衣服的袋子躺在树阴下,果然凉爽多了,十分舒服惬意。时间不长,就听到染衣人的鼾声了。
  夏天正是蚊子肆虐的时候,染衣人睡得正香,一只蚊子飞了过来,叮在他的秃头上面,津津有味地吸他的血。
  他的儿子很爱自己的父亲,是个孝顺的年轻人。
  这会儿,他看到蚊子叮在父亲头上,不禁非常生气。
  他用手指着蚊子狠狠骂道:
  “你这个下贱的坏蛋,竟然敢吸我父亲的血!你等着,我一定要好好教训你!”
  他先准备用手去拍打蚊子,又转念一想:手拍实在太轻,不能这么便宜了蚊子!
  这样寻思着,他走过去把洗衣服用的大木棒拿来,照准父亲头上的蚊子,抡起棒子,狠命地一棒打了过去。
  结果蚊子马上飞走了,没有被打中,他父亲却被当场打死了。
  打蚊子用巴掌就已足够了,而且十分有效,大木棒不但没用反而还帮倒忙。
  所以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时,应该考虑它的功能是否与问题相适应,面对同一个问题,方法绝不是越强硬越好。一旦用力过猛,还有可能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更多回答

题主有错别字,这则寓言其实叫《打蚊伤父》。

《打蚊伤父》的故事告诉我们,打蚊子用手巴掌打就已经足够了,不仅是足够,而且还十分有效,那么小一个蚊子,用大木棒打不仅没用反而还帮了倒忙。这只是一个故事,我们从故事里应该知道,我们在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时,应该去考虑它的功能是否和问题相适应,就和杀鸡焉用宰牛刀一个意思,面对同一个问题的时候,解决的办法不是越强硬越好,一旦用力过猛的时候,可能会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