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老师的“钟美美”删视频现又复播,对这类孩子你持什么态度?

2023-11-27 11:39

2023-11-27 11:42
靠着模仿丑化老师形象当网红,啧啧啧
更多回答

对模仿老师爆红的“钟美美”,我开始是支持,现在却要劝诫

近日,一名初中学生因模仿老师在多个短视频平台里成为网红,账号显示这是黑龙江省鹤岗市一个具有一定表演天赋的男孩,而在前几天他删除了自己在各平台的视频更是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其实还引来了多个主流媒体的报道。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对这一事件的态度随着事件的发展有了一些改变,开始是支持,现在却要劝告。

01

我同意“别扼杀孩子的创作力”的观点

偶然自己在网络上也看过这名学生的几个视频,第一感觉认为这个孩子很有表演天赋,在听说他的视频全部删除后,我也就此事做了下面这个简单的评论。

因模仿老师爆火的“钟美美”,删除所有作品,作为一名老师,感觉真没这个必要,如果这是我的学生,我会鼓励他继续,但同时我也会告诫他,不能由此影响学习。

偶然也看了几个这位同学的视频,能感觉到这位同学有着很高的表演天赋和模仿能力。这种天赋真的不应该用所谓传统的师道尊严加以抹杀。

看到这位同学的表演,我不禁想到了自己在师范读书的一个同学,他也有很强的模仿能力,他经常在我们面前模仿当时我们的教导主任。在一次全校性的元旦晚会上,当时我们就推荐他表演了一个小品,其中就有模仿我们教导主任的情节,还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为了表示尊重,我与他还专门去向教务主任征求了意见(当时我是班长),而我们的教务主任不仅没有反对,还指点了他几处模仿得不太像的地方。

一直以来对我们的教务主任爽快地答应,我们还没感觉到什么,今天看到这则消息我才突然感觉应该向我们教务主任致敬。

我想这名同学选择删除视频,应该是受到了某种压力(当时并不知道当地教育局已经介入,只是凭感觉应该不是自己真的想删除视频,当时我还以为压力来源于老师)。

这只不过是少年的天真,我们做教师的为什么不能包容呢?而且我们也有更好的方法去处理,比如说可能引导孩子今后去模仿更多的其他内容。

02

事件发展至今,我却要劝诫

学生模仿老师,对其影响不宜过于放大,连教育局都出动了更大可不必。但事已至此,建议这名学生不应沉迷于做一个浅薄的“网红”。

现如今,这孩子真的成为网红了,几天内各视频平台粉丝涨到了几十万,而且就有公司来买他平台的广告位。

在这名同学删除视频时,一篇名为《模仿班主任的爆红小“影后”“钟美美”被约谈,是谁扼杀了孩子的创作力》迅速引起热议,如果是当时,我也非常认同这篇文章的观点。但事情发展到今天,我却有了另一个思考。

这本来是一起很小的事件,但如今成为热点,其中有两个现象值得人深思。

第一个现象是,虽然说这名同学在模仿老师的过程中,能看出他有一定的表演天赋,也能看出他观察事物比较细致,但他拍的小视频作品不足以引起如此大的轰动。这其中引起了人们兴趣的是“学生”与“老师”这样的身份背景。

但是这些天,网络上大量他的视频传播,还有人把他的小视频进行了二次加工。也就是说有很多人在消费一名初中的学生。这种消费不论是对社会,还是对教师群体都没有积极意义。

更重要的是对这名学生更是一种伤害,只是他和他的家人暂时没有意识到。这就是我想说的第二个现象。

这名学生在短暂地删除了视频后,马上又恢复了。看了他恢复后的第一个视频,说对广大支持他的网友们表示感谢。

但实际上,为什么这名同学又迅速恢复了视频更新,我却认为更多的原因是他很享受成为网红的感觉,而他的家人的支持也许是看到了其中的商机。

对此我要对这位孩子说,你别急着感谢别人,好好想想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

如果是喜欢表演,你可以演的素材很多,为什么在引起老师们反感后你还要这么做?你有没有想过这对自己学习生涯的影响?

如果是想就此成为“网红”,那我也可能慎重地告诉你,这样的网红不会长久,你今后的人生路还很长。当前对你来说,更重要的是学习。

我更要对这孩子的家长说,如果想通过捷径让孩子成功,认为这次是一个绝佳的机会,那劝你们赶紧收起这个想法,这你是将自己的孩子推向深渊。


总之一方面我认为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老师不必过去将此事的影响放大,对孩子表现出来的天赋和创造力要合理地引导;而另一方面我更希望这名孩子和他的家长别被如今的网络浮躁的表象所迷惑,现在成为“网红”也许只是一个大大的陷阱。

其实幽默一下,又关乎什么,并不是不喜欢老师,事实上老师认为自己真有不对,纠正一下又不是不可以,对学生宽容一点多好,师生之间建造良好的关系是共同的目标,老师是大人,更应该懂得道理和办法。
我认为这类孩子有着很好的观察力,对生活中的小事情都有很大的热情,同时模仿能力非常出众,家长正确引导的话日后可能会有所作为。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