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意识的秘密

2023-11-27 21:08

2023-11-27 21:56
我们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很多时候我们自己说的某一句话、做的某一件事或者某一个想法,我们自己都感到很意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说这么一句话、做这么一件事或者会有如此的想法。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行为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受制于潜意识的控制。也就是说,我们几乎所有的行为都处在潜意识的影响下。那么,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家长想激发孩子内在的天才,就要从了解潜意识着手。那潜意识到底有哪些秘密。

一、潜意识的三大心理定律

1.潜意识运作定律

潜意识运作定律,是指不管你在自己潜意识中种下什么种子,它的结果很快就会在你的真实生活中表现出来。

如果你告诉一个:你能行,你一定能成功。你不断地说不断地说,他总有一天真的做成功了。而你对一个人抱怨:你无能你没本事,渐渐他越做越没有力量,渐渐他也活成一事无成的样子。

2.专精定律

比如:有的孩子语言天赋比较好,如果家长在他的潜意识中再植入跟语言相关的东西,那么他的语言天赋就会得到很好的开发。而一个对数字比较敏感的孩子,家长有意思地在数学方面进行培养,渐渐地,这个孩子就会在潜意识中把数学放在首要位置,长大后在数学方面就会有所建树。

3.替换定律

潜意识在同一时间只能有一个想法,积极或者消极。假如你想除去一个消极的想法,你必须以另外一个想法来取代,那就是积极的想法。如果你想要自己的孩子改掉不好的习气,就只能用良好的习惯去代替。比如,孩子比较懒惰,就需要在他的潜意识中灌输勤劳的思想,让勤劳去代替懒惰。

在家庭的教育中,替换定律尤为重要。如果家人家长经常使用一些肯定、鼓励的话语会让孩子充满自信,往往就能把事情做得很好。但是,如果家长经常埋怨、责骂孩子,孩子长大以后就会患得患私,做任何事情都会缺乏自信。

二、潜意识的六大特征

1.能量巨大

2.不识真假,直来直去

同样的一件事情,如果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告诉他这是对的,孩子就会在潜意识中认定这样做就是对的;如果家长告诉他这是错的,孩子就会在潜意识中认为这样做是错的。比如,一对经常吵架的夫妻,无形中就会在孩子的潜意识中植入吵架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在孩子长大以后的婚姻生活中也会经常吵架。而一个家庭和睦、相敬如宾的家庭里,孩子长大以后的婚姻生活往往也会和和睦睦、相敬如宾。

3.记忆差,需强烈刺激或重复刺激

就拿我们使用筷子来说,在孩子学会使用筷子之前,父母会不厌其烦地灌输给孩子采用什么样的姿势、如何用力等。潜意识就像个孩子,对于接收到的信息往往很难一次记住。只有通过反复的刺激,才能真正记住,并储存下来。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好不容易苦口婆心地让孩子意识到“打人是不对的”,结果很快孩子又用“打人”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无论是积极的正面信息,还是消极的负面的信息,要想真正植入潜意识并产生一定的影响,都必须通过反复的强烈的刺激。

潜意识的这个特征一方面为我们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如何进行正面暗示提示了方向,同时,也为孩子接触到的负面暗示设置了障碍。如果我们能够及时发现那些负面暗示,就可以运用潜意识的力量早日对它们进行删除并隔离。

4.易受图像刺激

5.最喜欢带感情色彩的信息

情绪的波动最容易引起潜意识的关注、接受和存储。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很容易记住曾经那些最悲伤、最痛苦、最快乐的事,而对于自己上午刚刚完成的事情却很容易忘记。同样,潜意识对于和情感有关的信息、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汇往往最容易接受和存储。比如:我们对于小时候的愿望,即使过去几十年也难以忘怀,常常会在某个特定的环境下再次想起。这绝不是因为我们怀旧,而是因为,小时候许下愿望的时候,我们用了“愿望”“希望”等这类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语。

基于潜意识的这个特征,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可以多用一些具有建设性感情色彩的词语,如爱、信念、热情、乐观、聪明、希望、上进等,同时规避一些具有破坏性感情色彩的词语,如胆小、蠢笨、厌恶等。

6.放松时,信息最容易进入潜意识

谈到上面的潜意识,我想起了前几天就孩子放学碰到的一件事:一位妈妈拿起手恶狠狠地对着他的儿子,孩子被逼到了墙角,低着头卷成一团很可怜。妈妈对着孩子说:你说你整天上什么课,笨得象头猪,你还打别人,我打丝你,一巴掌正要下来,被老师们拦住了,此时她的情绪还非常激动,她跟老师说,你看他现在装乖在,在家你都不看他啥样,看到我就生气。

孩子当时就跟老师说:“妈妈老师情绪激动打人,我也情不自禁打人我也不知道是对是错。”可想而知,这位妈妈对孩子催眠了多少负面情绪。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