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父逐日的简介

2023-11-30 22:24

2023-11-30 23:11
这是我国最早的著名神话之一,讲的是夸父奋力追赶太阳、长眠虞渊的故事。
夸父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巨人,是幽冥之神后土的后代,住在北方荒野的成都载天山上。他双耳挂两条黄蛇、手拿两条黄蛇,去追赶太阳。当他到达太阳将要落入的禺谷之际,觉得口干舌燥,便去喝黄河和渭河的水,河水被他喝干后,口渴仍没有止住。他想去喝北方大湖的水,还没有走到,就渴死了。夸父临死,抛掉手里的杖,这杖顿时变成了一片鲜果累累的桃林,为后来追求光明的人解除口渴。
夸父追日的神话,曲折地反映了远古时代人们向大自然竞胜的精神。《山海经》记载这个神话时说他“不量力”,晋代陶潜在《读山海经》诗中却称赞说“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
夸父神话故事主要见于《山海经·海外北经》和《大荒北经》。《列子·汤问》在手杖化桃林的细节上稍有不同,说夸父“弃其杖,尸膏肉所浸,生邓林”。关于邓林,据清人毕沅考证,邓、桃音近,邓林即《山海经·中次六经》所说“夸父之山,……北有……桃林”的桃林。此夸父之山,郝懿行说一名秦山,与太华相连,在今河南灵宝县。后代以“夸父”名山的还有一些地方,其中也多有与夸父追日相联系的传说。
更多回答
  夸父逐日是古代汉族神话传说故事,相传在黄帝王朝的时代,夸父族其中一个首领想要把太阳摘下,放到人们的心里面,于是就开始逐日。他口渴的时候喝干了黄河、渭水,准备往北边的大湖(或大海)去喝水,奔于大泽路途中被渴死。他的手杖化作邓林,成为桃花源;而他的身躯化作夸父山。出自《山海经》。
  寓意:夸父逐日的故事有其极为深刻的寓意。它说明只有重视时间和太阳竞走的人,才能走得快;越是走得快的人,才越感到腹中空虚,这样才能需要并接收更多的水(不妨将水当作知识的象征);也只有获得更多的水,才能和时间竞走,才能不致落后于时间。
夸父逐日

简介:相传在黄帝王朝的时代,夸父族其中一个首领想要把太阳摘下,放到人们的心里面,于是就开始逐日。他口渴的时候喝干了黄河、渭水,准备往北边的大湖(或大海)去喝水,奔于大泽路途中被渴死。他的手杖化作邓林,成为桃花源;而他的身躯化作夸父山。出自《山海经》。

注释:
1.夸父:古代神话传说中一个善跑的巨人。
2.逐走:竞跑,赛跑。逐:竞争。走:跑。 
  3.入日:追赶到太阳落山的地方。
4.欲得饮:想要喝水解渴。
5.饮于河、渭:于,在;河、渭指黄河,渭河。
6.北饮大泽:去北方的大湖喝水。大泽,大湖。传说其大纵横千里,在雁门山北。
7.道渴而死:在半路上因口渴而死去。而,表修饰关系。
8.邓林:地名,在现在大别山附近河南、湖北、安徽三省交界处。邓林即“桃林”。
9.未至:没有到。
10.渴:感到口渴。
11.弃:丢弃。 
  12化:变化
13.为:成为
一个叫夸父的巨人,认为自己奔跑的速度很快。于是为了显示他自己跑步的快速,他就去追逐天上的太阳,在接近太阳的时候,他被太阳的灼热炙烤得口干舌燥,于是喝了很多河水,但是还是不解渴于是他死了,他死后的地上生长出了一片桃林 ,叫邓林。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