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萧峰的故事是一场典型的希腊式悲剧?

2023-12-03 22:01

2023-12-03 23:01

金庸笔下的所有主人公,没有哪一位能与萧峰相比,不仅仅因为萧峰的形象、性格、气质上的英雄肝胆,同时也因为萧峰的人生经历中饱含着一种独一无二的命运悲剧。

萧峰的命运发生逆转是起始于丐帮杏子林大会。丐帮副帮主马大元之妻康敏出面,指正萧峰不是汉人,而是契丹人。那个时候,辽国正与宋国为敌,势同水火,辽人南侵,给宋国汉人子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民族深仇不共戴天。萧峰是契丹人,从而,不论他是多么侠义,多么仁慈,多么武勇,不论他在江湖上有多大的名声,也不论他在丐帮中有多大的威望……都不能阻止他的命运发生逆转。

在丐帮杏子林大会上,萧峰被逐出了丐帮,并成为中原武林的死敌。好在这时,至少有一个人是相信他的,那就是阿朱。接下来的日子,两人朝夕相伴,互生情愫,萧峰承诺阿朱,只要查明真相,报得大仇,便带她远离中原,择一寂静之所,从此过恬静的生活。

然而,萧峰的愿望终归只是愿望,他所处的现实永远也无法满足他内心的希冀。

死缠不放的康敏巧施诡计,致使萧峰上当,甚而使萧峰亲手打死了阿朱。

阿朱之死,使萧峰走入了悲剧命运的顶端!

这种悲剧命运的戏剧性情节,以及命运悲剧的恐惧程度,让我不禁想到了古希腊作家欧里庇得斯笔下的悲剧。

欧里庇得斯笔下的希波吕托斯,因为轻慢了爱与美的女神阿芙洛蒂忒,从而落入悲剧命运的深渊。希波吕托斯钟情于狩猎女神阿耳忒弥斯,阿芙洛蒂忒妒火中烧,并设计陷害希波吕托斯,使希波吕托斯惹恼了他的父亲,甚而被他的父亲撕成了碎片。这一具体的情节当然与萧峰的故事大不相同,但究其原因,却惊人的相似。

萧峰被逐出丐帮,其直接原因是康敏的设计陷害。而康敏之所以对萧峰如此痛恨,其原因恰恰是萧峰对她的轻慢忽视—在洛阳百花会中萧峰没有看她一眼。

康敏如阿芙洛蒂忒一样,自负美貌天下无双,认为天下豪杰都应该倾倒在她的脚下。但偏偏有人不愿正眼看她一眼,于是她就设计报复。

说萧峰的故事与古希腊悲剧有某种相似之处,并不是说在情节模式上的雷同,而是指其悲剧精神及戏剧性手段的相似。

最典型的例子,是萧峰打死阿朱的那个雷雨之夜,天上的雷、雨、电仿佛是专为这一幕人间悲剧而制造出来的环境氛围,有如莎士比亚戏剧《李尔王》中的大雷雨场面。《天龙八部》中的这一场景,虽然看上去未免有些老套,但却非如此而不能道尽悲剧命运的狂暴与恐怖。

青石桥头恐怖的雷雨,无非是悲剧命运的一种暗示,又是命运悲剧的一种独特的氛围,由是感知命运及其悲剧的力量。—萧峰的故事,又何尝不是一场惨烈的人间悲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