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的名人有那些

2024-01-03 01:06

2024-01-03 03:06

史贞女:周景王二十三年楚平王七年(公元前522年),楚平王杀死大臣伍奢及其长子伍尚,次子伍员(子胥)逃往吴国,经过濑水,遇见在水边浣纱的史贞女,向她讨食。

她把浆纱的半桶面糊给他吃了。

伍子胥临走时再三叮嘱史贞女不要讲出他到过这里,以免追兵知道他的处向。

史贞女为了使伍子胥放心并保全自己的贞节,立即抱起一块大石头,投水身亡。

她的尸体浮至上游三里的木杓兜村(今溧阳南渡镇庆丰),由村民捞起安葬。

后来伍子胥率领吴国兵马打败楚国,报了大仇。

在返吴途中,到濑水边凭吊史贞女,在她投水处(今溧阳旧县中桥村)和上吴村建祠,在木杓兜村修墓(墓后亦有祠)。

马一龙

〔明〕(一四九九至一五七一)字负图,号盂河,溧阳(今江苏溧阳)人。

嘉靖二十六年(一五四七)进士,为南京国子司业。

工书,法怀素圣母帖颇得笔法。

作字悬腕运肘,落管如飞,顷刻满幅,自谓怀素以后一人。

然评者谓其奇怪,为书法一大变。

又谓用笔本流迅,而乏字源,浓淡大小,错综不可识,拆看亦不成章。

嘉靖三十七年(一五五八)尝书桃花源记卷。

卒年七十三。

著有《农经》、《字帖》、《游艺集》,石刻书法有《重修广化庵记》和《楷书石碑》。

史夔

史夔,清诗人。

字胄司,号耕岩,溧阳人。

康熙二十一年(1682)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任至经筵讲官、詹事府詹事。

虽居翰苑,陟卿班,讲学如诸生。

汲引后进,孜孜不倦。

三十八年(1699),典试两浙,所识拔多一时名流。

生平究心濂、闽之学,躬行自得,终身不见疾言遽色,为世儒宗。

性孝友,父殁,督诸弟勤学,皆成进士。

夔始出王士祯之门,词章亦具有根柢,朝廷大制作多出其手。

兼工书法,尤长于诗。

沈德潜《国朝诗别裁集》称其诗“意足韵流,无一闲句闲字,得唐贤之三昧者也。

台阁而不涉应酬,山林而不入寒瘦,足觇诗品”。

著有《观涛集》、《扶胥集》、《扈跸集》、《樟亭集》、《东祀集》等。

与总纂官张玉书、陈廷敬主持,修纂官凌绍霄、史夔、周起渭、陈世儒等合力完成《康熙字典》。

史际:江苏溧阳人,明代嘉靖年间进士,官至春坊,后弃官回乡,置义庄义塾,修明伦堂,招募勇士,抗击倭寇,乡人多敬重。

史宪

史宪 ,字景法。

东汉溧阳侯史崇的十三代孙。

自从史崇的儿子史颢继承爵位以后,他的后代大都居住在本县。

史宪在少年时期,在社会上就留下了好名声,大家都以将来治理国家的栋梁来期望他。

晋室东迁后,朝迁两次征召他出来做官,他避不应征。

皇帝下诏书责备,他不得已担任尚忆左民郎,转为建安郡太守。

这是个当时出名的难治的郡,史宪到职,提拔善良的人,贬黜邪恶的人,为地方兴利除害,他实行的政教风化迅速在全郡推开,成为治理得最好的郡。

因此他被封为山阴县侯。

死于会稽郡,享年七十二。

赠江州刺史。

永和八年(译注:晋穆帝司聃年号,公元三五二年。

)归葬于溧阳县土山的乾原(据唐景龙四年的《史府君墓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