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精神的黄埔精神的内涵

2024-01-04 19:05

2024-01-04 21:46
对于黄埔精神的内涵,安体诚在《什么是黄埔精神?》一文中作了初步阐述。他认为,黄埔精神首先是“始终充满着信仰并实行真正中山主义的革命军人精神”;其次“是除了它所具之一般的军人精神如不怕死,甚至有政治主张(不论何种)和我们个人主观所希望的外,分析它的特具的精神,可以说黄埔精神是建筑在总理所定的:(一)联俄,(二)联共,(三)拥护农工三大政策上的。彻底厉行本党联俄联共拥护农工三大政策的精神,就是迄今的黄埔精神之所以为黄埔精神。”
随后,在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生典礼上,学生代表郭俊英(即郭化若)在演说词中对黄埔精神的内涵也作了同样的解释:“什么是黄埔精神?具体说来,就是实行总理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本来这是党的根本政策,但因在黄埔表现得特别清楚,就是说我们同学对于这三大政策认识得特别明了,特别努力的去拥护并且实行,所以说是黄埔的精神。”这种解释反映了当时人们对黄埔精神的理解和认识。
  此后,黄埔同学在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而英勇奋斗的过程中,经过战争的洗礼、人生的磨砺,对黄埔精神的理解视野更为宽阔,认识更加深刻。
目前,对黄埔精神的内涵主要有两种解释:一是把黄埔精神概括为四个字:“爱国、革命”;二是把黄埔精神概括为六个字“牺牲、团结、负责”。对这六个字,有人还作了进一步的阐述,认为有了牺牲精神,即能无我无私,不畏艰险,以少胜多,以一当万;有了团结精神,就能亲爱精诚,协调合作,义共患难,志同生死;有了负责精神,即能贯彻命令,负责到底,不达目的,决不中止。应该说,这两种解释都有道理,只不过因理解的角度不同、层次不同,而在表述上有所区别罢了。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