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扎染的诗句

2024-01-05 03:12

2024-01-05 06:54
1. 谁能提供一些关于云南白族(最好是有关白族扎染)的歌谣,俗语

白族歌谣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在白族的文学发展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是时代和社会的一面镜子,它不仅生动地反映了不同时代白族的思想意识,宗教信仰、生产生活、民族风情,而且形象地刻画出白族的形象、心理和性格特征、审美情趣和理想追求等,它是白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堪称白族的百科全书,对白族历史、语言、民俗等的研究都具有极其宝贵的价值。它不仅是白族文学艺术精品和作家艺术家的乳汁,同时也为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考古学、美学等学科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白族歌谣主要有创世古歌、祭祀歌、礼俗歌、劳动歌、情歌、一字歌、反意歌、咏物歌、寓意歌、生活歌、儿歌等。

白族歌谣可分为短调和长歌两大类,都能演唱。短调俗称“白族调”,白语称为“拜枯”,即“白曲”。长歌俗称“本子曲”,按其音乐和表演形式来看,属曲艺,但其唱本常是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长诗。

白族调(短调):白族调流行最广,最常见的为每首八句。常在山间、湖畔、田边、地头及石宝山歌会、火把节等民族节日里演唱。听众成百上千,一唱众合,通霄达旦,场面壮观。风格独特的有反意歌、一字歌等。

反意歌描述的人及事物与实际相反,故意将正面的意思反说,造成独具一格的艺术效果,如《竹叶沉重石头轻》:

说你听, 竹叶沉重石头轻;

蚊子抬着铁撬杆,房头上飞奔。

花猫犁田沟垄直,水牛捉鼠稳准狠;

公碰御鸡驮货学马叫,马儿报黎明。

一字歌的每一句里都用一个相同或音相谐的字,造成一种特殊效果。有些甚至连出现的位置都不变。如《“爱”字曲》里,每句都以“爱”字起头,大胆、热烈地表露了男女之间的爱恋之情:

爱你哟, 爱你这话难出口,

爱你的话先不说,爱在我心首。

爱你姣姣桃花色,爱你甜甜多温柔,禅吵段

爱你这话讲给你,爱到我白头。

有些一字歌,还采用谐音字,使其显得活泼、诙谐。如《新娘做客》中的“新”、“薪”、“心”相谐:

新娘做客心喜欢,崭新衣裳身上穿;

新人初到亲戚家,坐在薪垛边。

不料薪垛垮下来,新娘压在薪下边;

新郎吓得“弹三弦”,心跳了几天。

叙事长歌(本子曲):叙事长歌多数有故事情节,但不复杂,而以抒情为主。传统作品有《鸿雁带书》、《出门调》、《黄氏女对金刚经》、《放鹞曲》、《月里桂花》、《母鸡抱鸭》、《青姑娘》等50多部。

《鸿雁带书》流传最广,是一篇书信体抒情叙事长诗,分“问信”、“寄信”、“回信”三个部分。基本情节是:一位白族妇女的丈夫出门做木匠,久无音信。她思念心切,给丈夫带信,叙述了妻离子散的情景和她对丈夫的思念。丈夫回信了,他在外并非“乐以忘忧”,而因“手长衣袖短”,无法回家乡。反映木匠出门苦情的另一篇代表作是《出门调》,又称《木匠史》。全诗分为“被逼”、“离乡”、“冤情”、“妻怨”、“夫泪”五个部分,共200多行。

《黄氏女对金刚经》共3000多行,是迄今搜集到的最长的一部。长诗分两个部分。前部分描述黄氏女因赴太子会念经,淋雨害病,倒床不起。其夫赵联方不闻不问,她只得让12岁的小女儿玉英去找姨妈,请医生开药方。黄氏女想活下去,但狠心的阎王传她到地狱去对经。后一部分描述黄氏女哭别女儿动身到阴曹贺誉及她在阴曹的经历,最后女转男身。

《放鹞曲》和《月里桂花》都以爱情为题材。《放鹞曲》是一部爱情悲剧。一个放鹞赶雀的小伙子在田间与割草的姑娘相遇,两人对歌相识后定情。男方无钱,一时无法成亲,只得出门找钱,到远方做木匠;女方的母亲贪财,逼女儿与有钱人成亲,姑娘积郁成疾,得病而死。美丽的姻缘就这样被毁了。小伙子回来后,只能到情人坟上探望,寄托哀思。《月里桂花》描写了一对白族男女青年之间的初识、试探、相恋之情。

《谷鸡子》和《母鸡抱鸭》都是动物拟人化的诗。《谷鸡子》写的是小秧鸡一年辛勤劳作,到头来却向偷窍劳动果实的老鼠、麻雀借粮,对不劳而获者作了辛辣的讽刺。《母鸡抱鸭》生动地描述了母鸡抱鸭一场空的情景,对忘恩负义者作了无情地揭露。

白族谚语有本专门的书

《白族谚语》

作者: 张东向

出版社: 云南民族出版社

类别: 历史

上书时间: 2006-10-14

出版时间: 1992-05-01 印刷时间:1992-05-01

开本:32开

装订:平装

2. 有人知道描写苗族蜡染的一句诗,词或者句子么

《诗经》提到的有“绿兮绿兮,绿衣黄里”、“素衣朱绣”、“载玄载黄”等。

这是讲染色的工具,相传有染缸和染棒。根据颜料和染料的特性,分别采用胶黏剂和媒染剂,建立了套染、媒染以及“草石染”并用等工艺。

所以苗族蜡染历史悠久,很多地方都流行有《蜡染歌》(古歌),叙述蜡染的起源。早在秦汉时代,苗族的先民就已经掌握了蜡染技术,据《贵州通志》记载:“用蜡绘花于布而染之,既去蜡,则花纹如绘”,这种蜡染布曾被称为“阑干斑布”。

宋代五溪地区的“点蜡幔”(蜡染)已很盛行。明、清时代,黔中一带苗族也多用蜡染衣料。

综上所述,彩陶绘色、织物染色等历史事实说明蜡染产生已经具备充分的条件。

供参考。

3. 描写椰风的诗句

大理地处低纬高原,境内有中外闻名的点苍山和高原明珠洱海, 形成了独特的高原地方性气候,冬暖如夏,空气清新,风花雪月,四季如春。

这里年平均气温15.1℃,最冷月(1月)8.7℃,最热月(7月)20.1℃,素有“东方瑞士”之称,国际最佳疗养温度18.7-20.6℃, 而大理就有126天的温度如此,大理霜期极短,全年无霜期长达229天,为各类花草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四季鲜花常开,芳香迷人。下关素有“风城”之称,年平均风速4.1米/秒,良好的通风条件,净化了环境,挣化了空气,因此人们把大理的风视为一宝。

大理古城素有“花都”之称,温和的气候使各种花卉四季常开,在这里各地引种的奇花异草汇集成花的海洋,花的世界。 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古迹。

玉洱银沧之间,自然风光绮丽多姿,苍山如屏,洱海如镜,蝴蝶泉深幽,兼有“风、花、雪、月”四大奇景(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 大理是白族的主要聚居地,这里保存着古朴而浓郁的白族风情。

到大理你可以了解白族的生活习俗,可以品尝别具一格的白族风味食品,可以选购到称心如意的白族民间工艺品,还可以参加传统的大理白族三月街节日庆典活动。 古城大理吸引了来自国外的自助旅游者,在城内护国路内形成了一条有名的“洋人街”。

陶醉于白族古朴的民风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他们甚至会在大理长期居留。 ——云南大理苍山洱海旅游风景区 苍山洱海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是古今旅游者所向往的地方。

明代著名文人杨升庵描绘它“山则苍茏垒翠,海则半月掩蓝”,“一望点苍,不觉神爽飞越”。 在苍山脚下、洱海之滨,还有一处遐迩闻名的游览胜地--蝴蝶泉。

蝴蝶泉的出名与徐霞客在他的游记中的描述有关。他写道:“泉上大树,当4月初即发花如蛱蝶,须翅栩然,与生蝶无异。

还有真蝶千万,连须钩足,自树颠倒悬而下及于泉面,缤纷络绎,五色焕然。”确也有这样的时候,来此聚会的彩蝶多得难以数计,色泽绚丽,如霞如锦。

前些年,蝴蝶数目减少,据有关方面考察,主要原因一是当地气候转向干燥,导致蝴蝶迁徙,二是农村大量使用杀虫药物,误伤不少蝴蝶幼虫。不过,最近两三年来,随着生态平衡的逐渐恢复,加之人们有意识地对蝴蝶采取保护措施,每年聚会的蝴蝶已与日俱增。

——云南大理洋人街旅游风景区 在古城,大理洋人街原名“护国路”,意为民国初云南人民反对袁世凯称帝,起兵护国而得名。护国路东西走向,长1000米,宽7米,青石板铺面,西起滇藏公路,交博爱,复兴等主要街道。

之后,为了适应开放旅游的需要,把大理古城定为开放旅游的主要景点,红山茶宾馆定为涉外宾馆,红山茶宾馆在古城护国路西段,由此,护国路便成为外国游客在大理的集散地。中西风味店,珠宝店,古董店,扎染店,画廊各行各业随之兴起,铺面林立两侧,琳琅满目,目不暇接,成为中外有名的“大理洋人街”。

如今大理古城护国路的名字在外国有些图纸上,早已真称为“洋人街”了。可见大理洋人街已驰名世界,成为外国友人向往的地方和他们旅居大理的温馨家园。

——云南大理崇圣寺三塔旅游风景区崇圣寺三塔是大理的象征,是云南古代历史文化的象征,也是中国南方最古老最雄伟的建筑入之一。 ——云南大理古城旅游风景区 古城大理(现大理城)简称榆城,是1982年2月国务院批准的我国第一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全国44个重点风景区之一,位于南诏和大理国都城遗址的东部,始建于明朝洪武15年(公元1382年),历代屡经修建。

如果说,州府大理市给人以繁盛喧闹的感觉,那么大理城则是古朴而幽静,城内流淌着清澈的叮咚溪水,家家户户养花植树,花果并茂。那隐没在街巷深处的花园茶社是游人憩息佳所,改革开放后私人开设的法国等风味小吃餐馆也是外宾喜爱光临之处。

传统的大理石工艺品,摆满街道两侧,任其观赏选购。 ——云南大理蝴蝶泉旅游风景区 蝴蝶泉,在大理城北40公里的苍山云弄峰下。

由于长期的山水冲刷,砂石成片,山坡上树木稀少。但当你缓步上坡,行约半里,却见一片绿荫耀眼。

走过古朴的石坊,迎面有一块高约3米的大理石碑挺立,碑呈棱形,正面右侧有郭沫若手书“蝴蝶泉”三个大字.左例刻郭老咏蝴蝶泉诗的手迹;碑的背面,书徐霞客游大理蝴蝶泉的一段日记。沿林荫小道曲折前行约三四十米,只见古树林立,浓荫蔽天,一方清泉嵌于其间,底铺青石,泉水明澈,常有人掷金属钱币于池中,观其缓缓旋落,阳光从树顶筛下,池底银光闪烁,倍感泉水清例。

泉池周围有大理石栏板,泉边一株高大古树横跨泉上,此树因花形似蝶,因此人们称为“蝴蝶树”。每当夏季来临,“蝴蝶树”开花,苍洱之间的蝴蝶成群来此聚汇,翻飞起舞,热闹非常。

最奇的是万千彩蝶交尾相衔,倒挂横于泉止的蝴蝶树上,形成无数蝶串,垂至水面,五彩缤纷,蔚为壮观。最盛之期在农历四月十五日前后,所以农历四月十五日被定为“蝴蝶会”。

——云南大理喜洲白族民居旅游风景区喜洲位于大理古城北16公里,是滇西、大理一带的著名乡镇,喜洲民居代表了大理市白族民居的风格。以“三坊一照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