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

2024-02-01 16:54

2024-02-01 17:10

学前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如下:

1、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儿童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笼统的、弥漫的,以后逐渐分化、局部化、准确化和专门化。

2、首尾规律。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上部动作开始,然后到下部动作。

3、近远规律。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同步和去干的动作开始,然后发展双臂和腿部的动作,在后是手的精细动作。

4、大小规律。动作可以分为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粗大动作开始,而后才学会比较精细的动作。

儿童动作发展的特点

1、儿童头部动作的发展头部动作是儿童最早发展,完成也较早的动作。儿童躯体动作的发展躯体动作的发展,主要表现为翻身和坐的动作的发展。儿童行走动作的发展儿童行走动作的发展,要经历爬行、站立和行走三个阶段。

2、儿童抓握动作的发展抓握动作的发展,是手的动作发展的重要标志。抓握动作的发展,以眼睛注视物体和手抓握物体动作的协调。五个手指活动的分化为特点。

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大小规律)儿童先发展的是大肌肉动作,先学会的是手臂和腿部的动作,以后才逐渐学会手和脚的动作。孩子先学会走跑跳等基本动作,也是大动作的发展,逐渐发展到小班的时候可以使用勺子吃饭,中班的时候可以使用筷子吃饭。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