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我找几位人物的小故事

2024-02-21 00:41

2024-02-21 04:50
春联小故事--纪晓岚篇

纪晓岚是清代学者、文学家。有一次,他春节回家探亲,乡里有一家三兄弟请他写春联,他写了一副“惊天动地门户,数一数二人家”,横批是“先斩后奏”的春联。这一来可不得了,有人以“犯上”,告了他个欺君之罪。

乾隆皇帝得知,立召纪晓岚回京查问,纪晓岚回道:“春联是我写的,没有错。这家老大是卖炮仗的,不是惊天动地门户吗?老二是集市上管斗的,成天‘一斗,二斗……’地叫,不是数一数二人家吗?老三是卖烧鸡的不是先斩后奏吗?”说得乾隆也笑了。

刘墉封罗锅的来历

说的是,刘墉第一次上金殿见皇上,往那里一跪,皇上顺便说:“刘墉,你简直是个罗锅呀。”因为过去读书人很辛苦,天长日久弯着腰,所以刘墉有点蛇腰,而且后背有个小疙瘩,加上皇上近视,这些全赶上了。“刘罗锅”之称就是这是这么来的。这个皇上就是乾隆。

刘墉听皇上说他是罗锅,便当下磕头:

“谢主隆恩。”

“你谢什么恩?”皇上奇怪。

“谢万岁封我为罗锅。”

“封你为罗锅有什么用?”

“有用。”刘墉答道:“臣每年可多拿两万两银子的俸禄。”

原来,清朝有个规矩,皇上亲口封一个字,每年加一万俸禄。所以“罗锅”两个字就是两万两俸禄。

“我有钱也犯不着这么花呀。”皇上心想。

皇上与他争辨:“刘墉,朕并非封你罗锅,这只是一个比方,乃是一句戏言,不可当真。

刘墉说:“万岁,君无戏言,你说的话不能不算,如果这句不算,你以后的话全不算。”

皇上说:“算。”皇上心里想:这钱花得真窝囊。



狄仁杰智救权善才

唐高宗仪凤年间(676--679年),狄仁杰升任大理丞,他刚正廉明,执法不阿,兢兢业业,一年中判决了大量的积压案件,涉及到1.7万人,无冤诉者,一时名声大振,成为朝野推崇备至的断案如神、摘奸除恶的大法官。为了维护封建法律制度,狄仁杰甚至敢于犯颜直谏。仪凤元年(676年),左卫大将军权善才误砍昭陵柏树,唐高宗大怒,命令将其杀死。狄仁杰奏罪不当死,唐高宗疾言厉色地说:“善才斫陵上树,是使我不孝,必须杀之!”狄仁杰神色不变,据法说理:“犯言直谏,自古以为难。臣以为遇桀、纣则难,通尧、舜则易。今法不至死而陛下特杀之,是法不信于人也,人何措其手足!”“今陛下以昭陵一株柏杀一将军,千载之后,谓陛下为何主?此臣不敢奉制杀善才,陷陛下于不道”。终于迫使唐高宗改变了主意,赦免了权善才的死罪。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