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恺之的“痴绝”是指什么?

2024-03-03 04:39

2024-03-03 06:10

顾恺之的“痴绝”有关的故事为:

一次,顾恺之和著名才子谢瞻一起值夜班。长夜漫漫无心睡眠,顾恺之披上衣服在院里溜达,眼望皓月当空,不由诗兴大发,大声吟起诗来,谢瞻隔着窗户听到后,就称赞了他两句。这一赞可了不得了,顾恺之大受鼓舞,愈发忘我,一首接着一首,开起了个人诗歌吟诵会,谢瞻跟着鼓掌叫好。谢瞻陪着顾恺之折腾了个把小时,实在困得不行了,可这货还上劲了,没完没了地长吟短诵。谢瞻不忍心扫他的兴头,就找了个仆人作替身陪着他在那继续折腾,自己拍拍屁股睡觉去了。顾恺之没意识到人已经换了,还在那称赞声中兴致高昂地作诗吟诗,一直到天亮才停下来。

相对于谢瞻出于仗义的无心戏弄,桓温的儿子桓玄对顾恺之简直就是恶搞了。冯梦龙主编的《古今笑史》“愚痴”条目下,记载着这样一件事:民间流传,知了躲藏的地方,有一片叶子盖着,因此鸟雀都看不到它,而这片树叶就叫“蝉翳叶”,如果谁用“蝉翳叶”遮住自己,就能隐身了。有天,桓玄送给顾恺之一片柳树叶,骗他说:“喏,这就是知了用来隐身的蝉翳叶,拿着,这法宝送你了。”顾恺之还真相信了,接过柳叶挡住眼睛。这时,桓玄故意东找西看,大声喊:“老顾,你跑哪儿去了,我咋看不到你啦?”顾恺之不吭声。桓玄恶作剧对着他撒尿,顾恺之却喜得手舞足蹈,以为是桓玄看不到他才把小便撒他身上的,赶紧回家把这片柳叶收藏起来。

这还不算最缺德的,顾恺之曾在桓玄家住过一段时间,很多画作没地方存放,就挑了一批特别得意的画作,放在大橱柜里,用封条封好,寄存在桓玄那。桓玄打起了他这批精品画作的主意,偷偷撬开橱柜的后板,把所有的画都盗走了,然后再把橱柜复原。等到顾恺之去取画时,打开橱柜一看,哇,里面空空如也!顾恺之的反应让人吐血,他连声惊叹:“看来我的画太好了,通灵宝画,人间留不住,像仙人般羽化登仙上天了,好耶!好耶!”

当初,桓温给顾恺之的评语是:“痴黠各半,合而论之,正得平耳。”可见,顾恺之不是真痴而是装痴而有慧黠,面对他不能得罪的人的戏弄,他的痴更像是一种装疯卖傻的明哲保身。在政局动荡权臣迭起的东晋时期,顾恺之在豪门贵族高官名流间周旋自如,他跟过的老板桓温、殷仲堪等先后倒台,而他却官场画坛文坛情场均得意,我想,这跟他的“痴绝”不无关系。

人物生平:

义熙(405-418)初任通直散骑常侍。刘裕北伐南燕,恺之为作《祭牙(旗)文》。多才艺,工诗赋、书法,尤精绘画,尝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多作人物肖像及神仙、佛像、禽兽、山水等。画人注重点睛,自云传神写照,尽在阿堵(即这个,指眼珠)中。尝为裴楷画像,颊上添三毛,而益觉有神。在建康瓦棺寺绘《维摩诘像》壁画,光彩耀目,轰动一时。后人论述他作画,意存笔先,画尽意在;笔迹周密,紧劲连绵如春蚕吐丝。把他和师法他的南朝宋画家陆探微并称顾陆,号为密体,以区别于南朝梁张僧繇、唐吴道子的疏体。著有《论画》、《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其中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论点,对中国画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存世的《女史箴图》传是早期的摹本,内容绘写西晋张华所撰约束宫廷嫔妃的教诫。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被英军从清宫劫去,现藏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馆。所传顾的

顾恺之的作品,据唐宋人的记载,除了一些政治上的名人肖像以外,也画有一些佛教的图像,这是当时流行的一部分题材。另外还有飞禽走兽,这种题材和汉代的绘画有联系。他也画了一些神仙的图像,因为那也是当时流行的信仰。而最值得注意的是他画了不少名士们的肖像。这就改变了汉代以宣扬礼教为主的风气,而反映了观察人物的新的方法和艺术表现的新的目的,即:离开礼教和政治而重视人物的言论丰采和才华。这表示绘画艺术视野的扩大;从而为人物画提出了新的要求--表现人的性格和精神特点。 在顾恺之的著作言论中,我们见到他反复强调描写人的神情和精神状态。顾恺之和陆探微、张僧繇是南北朝时期的三位最重要画家,代表了汉代美术得到迅速发展和成熟的人物画艺术。唐代张怀瓘对其画评价甚高,云:"张僧繇得其肉,陆探微得其骨,顾恺之得其神。"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