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对自然声音感悟的人是最可悲的,当有人

2024-03-07 18:06

失去对自然声音感悟的人是最可悲的,当有人说“风景美得像一幅画”时,境界便低了,因为画是静的,自然的风景是活的、动的;而除了目视,自然还提供各种声音,这种双重的组合才使自然超拔出人所能创造的境界。世上有无数艺术家,全是从自然中吸取灵感,但再好的艺术家,总无法完全捕捉自然的魂魄,因为自然是有声音有画面的,还是活的,时刻都在变化的。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聆听自然才能创造出杰出的作品  B、 欣赏自然需要视觉、听觉全方位的体验 C、 自然风景超出了人所能创造的境界   D、 大自然为艺术家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材料
2024-03-07 18:07
【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属于意图推断题,找出主要内容推一步。先看第一句,分为两个分句,第一个分句强调没有声音,人的理解“风景美得像一幅画”境界低;第二个分句强调自然提供声音,并且自然提供的声音和活的画面这双重组合使得“自然超拔出人所能创造的境界”。第二句话通过“但再好的艺术家,总无法完全捕捉自然的魂魄”转折可知,再好的艺术家也无法创造出自然风景本身所有的境界。结合两句话,其实就是再强调人没办法创造出自然风景本身的境界。换句话说就是C答案。A主体正确,但内容错误,文段并非强调创造作品。B,材料强调的其实是活的画面和声音使自然风景无法被人创造出来,并不是说人欣赏自然需要视觉和听觉全方位的体验(而且很简单可以排除,你不能说最后材料中最好的艺术家在创作时没有视觉的听觉全方位的体验,要找准最后落脚点是结论),所以C不正确。D艺术家创造材料不是文中重点,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