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林镇的名人

2024-04-19 23:41

2024-04-20 01:15

武训(1838~1896),以“行乞兴学”闻名于世。原名“武七”,“训”是清廷嘉奖他时的赐名。籍今冠县柳林镇武庄村。自幼家境贫苦,父母早丧,以行乞、打短工维持生计,受尽虐待和欺侮。扛活期间,因目不识丁,被雇主赖去不少血汗钱,遂悟出没文化是穷人贫苦的根源,于是立志行乞建义学,请名师,召当地贫苦生童就学。自咸丰九年(1859年)始,武训开始行乞兴学。他食无定餐,宿无定所。足迹遍至山东、河北、河南、江苏数省。所得整食,售人换钱,自食碎食菜根;所得破衣自用,稍好点则贾于人;或捡拾丝缕,聚少积多,换取零钱;或以身为役,代人拉车、拉碾、推磨、耕耨、挑担、铡草、轧花、纺线;或表演自虐剧,吃蛇蝎、吞砖瓦、竖大顶、蝎子爬、顽童骑等引人施舍;或手持捐册,长跪募捐,南北化缘。  经30多年的积累,筹钱1.7万余吊,置田300余亩,托进士杨树芳代为筹办义学。光绪十四年(1888年)至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先后在堂邑县柳林镇东门外、在馆陶县杨二庄和临清御史巷各建学塾一处。武训办学身体力行,尊师重道。每次入学,先拜塾师,后拜生童。自备宴席,延请县绅作陪招待塾师。凡遇塾师昼寝,不勤教事,或学童嬉戏,不勤习学时,皆长跪恭请,促师生不得懈怠。武训行乞兴学30载,终生未婚。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在临清御史巷义塾房檐下,盘膝而卒。葬于堂邑“崇贤义塾”东侧。  武训“行乞兴学”,受到堂邑知县、山东巡抚至清廷的褒扬。为他树牌坊,立传记,建贤祠,赐匾额,封“义学正”,赏黄马褂。清末民国时期,许多知名学者和教育家,如梁启超、蔡元培、舒新城、刘半农、孙伏园等都曾颂扬武训。在武训精神感召下,1932年,堂邑县创办了私立武训中学;1933年后,冯玉祥在泰安先后创办了15处武训小学;1945年10月,冀南行署创办了武训师范。据统计,当时全国有7省30多处以武训命名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