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护动植物生命的事例

2024-04-25 15:04

你看到的爱护动植物生命的事例,以及你对此的感想。
2024-04-25 16:22
啊?! 《冬天里不要砍树》 法国作家查尔斯·贝多有过这样一段轶事:在他9岁那年的冬天,他到爷爷那里过圣诞节。在爷爷的农场里,一棵无花果树似乎已经死了,树皮有的已经剥落,树干也不再呈暗青色,而是完全枯黄了,稍碰一下,树枝就“嗄吧”一声折断。于是贝多对爷爷说:“把它砍了吧。”可是爷爷不答应,爷爷说“也许它的确是不行了。但冬天过后,可能还会萌芽抽枝的。记住,冬天里不要砍树。”果不出他爷爷所料,第二年春天,这棵看似已经死了的无花果居然重新萌生新芽枝,到了夏天,整棵树看上去和其他树没有差别。 其实,在我们周围的生活空间,也常遇到类似无花果树这样的境遇。 学校里,经常听到“某某学生无可救药,朽木不可雕,日后肯定没有希望了”的说法。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被老师预言没有“希望”的学生,其中的不少人并没有让人失望,甚至做出了骄人的业绩。类似的例子可以随手拈来。被誉为“世界上三大表演艺术体系之一”的梅派艺术创始人梅兰芳,在回忆自己舞台生涯时说:“我是个笨拙的学艺者。”他八岁从师学艺,几句老腔,学了多时还不能上口。老师嫌他太笨,骂了他一顿,赌气不再教他了。 然而,他不灰心,几十年如一日,一招一式、一板一眼他勤学苦练。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艺术技巧终于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创立“相对论”的爱因斯坦,有着1000多项发明的爱迪生,小时候都曾被老师看作是“笨学生”,后来却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其实,他们中的很多人并不是真正的无可救药,往往可能因为我们教育管理方法简单或者不当,使他们产生了某种逆反心理。离他们越远,对他们关心得越少,他们留给我们的希望就越渺茫。 教育是一门科学,对挽救、教育那些看似没有希望的学生,首要的是不要放弃对他们哪怕是一丝一毫的希望。查尔斯·贝多读懂了爷爷“冬天里不要砍树”的教诲,把一个单词都背不全的口吃学生教育成了有名的律师。他的儿子不幸患上了小儿麻痹症,几成废人,但贝多记住爷爷的话,不放弃对儿子的希望,使之成功地读完了大学课程,担任了图书管理员。我们何尝不能对那些没有“希望”的人再耐心一些?也许就是我们的一点希望,挽救了一个人的一生。 只要有希望,就不要轻易放弃。记住,“冬天里不要砍树。” 我自己的,是和老鼠有关的,你想听吗?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