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姓的由来、历史名人

2024-04-28 20:31

2024-04-29 00:01
师(Shī 师)姓是中华民族古老的姓氏之一,产生于远古时期,得姓始祖为轩辕黄帝的大臣、中华民族第一位乐神宗祖师延,起源地在现在的河南省新郑市。据专家研究,师姓是一个古老的、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源出有三:
1、以官名为姓。
  据史书记载,上古时期,辅佐君王的重要大臣皆称师。据史籍《姓谱》记载,夏、商时代,管理乐技的职官名称就叫作“师”,如上古时期的师延,商王朝时期的师涓等。周王朝时期有师尹之官,专职掌管音乐歌咏。这些人的后代子孙遂以职官为姓,乃成师姓。
2、以技艺为氏。
  据史籍《元和姓纂》记载,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擅长乐技的人皆被称为师。当时比较著名的有晋国师旷、师服,鲁国师乙、师襄,郑国 师悝(shikui)、师触、师躅、师惠、师叔,卫国师涓等等,皆为当时的著名乐师,精于音律。在这些精于乐技的乐师们之后裔子孙中,皆有以先祖的职业技能称谓为姓氏者,称师氏,世代相传至今。
3、少数民族汉化改姓
  师姓的血脉相对比较复杂。到北宋时金国尚书右丞师安石,原姓尹,为避讳,改尹姓为师氏。清朝以后,蒙古人姓巴克西纳尔氏、巴戈西纳儿氏,改汉姓均为师。今蒙古族、满族均有师姓。
人物:师延、师旷、师涓、师叔、师丹、师范、师逵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