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写李鸿章的散文

2024-04-29 17:11

2024-04-29 18:49
经常跟爸爸妈妈去淮河路,抬眼低眼就会见到那所独特的房子。父母说,那就是合肥名人李鸿章的故居。暑假的时候,爸爸带着我走进了李鸿章故居纪念馆。

李鸿章故居今天绻缩在繁华的合肥市淮河路步行街上。四周都是高楼大厦,拥挤的人流在它门前来来往往。黑色的砖瓦结构,前后三厢三进房屋,两层楼式结构,显得它与众不同。从外面看,黑色的古拙与周围色彩斑斓的楼房上镶嵌的广告相依,显得很不合拍。也许是天热的缘故,踏进纪念馆的人不多。一张门票要15元,显得有些贵了。很早的时候,爸爸给我介绍过李鸿章的故事。李鸿章生于1823年,死于1901年,从小就受到封建正统教育,立下了逐取功名的决心,深受“经世致用”思潮影响,思想上较为务实。幼年的李鸿章活泼好动,天资聪颖,胸怀大志。6岁便随师学习,能诗善对,成绩不凡。在京城的时候,曾拜一代名将名宿曾国藩为师,很受器重。李鸿章的一生有功有过,在历史上,对他的过总是看得远远大于功。可是我读过他的一生后,觉得他的功劳还是不小的呢。

给人印象最深的是,李鸿章调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后,掌握了清庭经济、军事、外交实权,更是取得了不凡的业绩。通过与外国人交往和洋务运动实践,提出“外须和戎,内须变法”的洋务总纲。顶住各种巨大压力,三十年如一日,推行洋务,力图通过引进西方先进科技,以增强中国实力。他建立了一批军工民企,推动清朝海陆军近代化,建成北洋水师,兴办铁路,电报,轮船招商局等。创立新式学堂,培育新式人才,倡导科举改制,为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奠定了基础。纪念馆中的许多图片都记载了这一切,也许他的这些“功”无论如何也抵不上他的“卖国”骂名。一个罪人,他的影响力,特别是正面影响力总是不能与岳飞、文天祥这些爱国将领相比。会不会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使这个纪念馆门可罗雀呢?

令我震撼的还有他的军功。他的军功,可能更大于他在政治上的建树。在军事上,李鸿章充分展示了他的雄才大略。他建立了淮军。19世纪60年代,淮军大显神威,相继击败太平军,捻军,成为清朝维护朝廷、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军事力量。他仿效西方建立兵工厂,制造西式枪炮弹药,促进了清军武器装备的近代化。他为清朝建设了一支强大的海军,把海防提到重要的位置。在1875年至1885年的十年时间中,中国的海军成为当时亚洲最大的海军,并且建成了旅顺、大连、威海卫军港等重要军事设施。他有这样的能耐,能不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么。不过,在那样的时代,李鸿章就是有天大的能耐,也不能不唯慈禧太后的脸色行事。腐朽的王朝,纵然有如何杰出的才能,最终也不能使一己之力挽狂澜于既倒。

李鸿章是个颇有争议的人物,人们对其毁誉参半,褒贬不一。他多次代表满清朝廷与外国侵略者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成为出卖中华民族利益的代名词,成了千古罪人。这也成为近代以来人们批评、攻击他的主要依据。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越来越客观公正了。我依然感觉到,合肥出了如此巨人,是合肥的幸事,也是合肥的悲哀。

在李鸿章纪念馆中,我看到了一个牌匾上写着李鸿章开创的中国近代史上众多的第一,我抄了几个,大家看看,李鸿章是不是值得今天的人们重新给予他客观的评价啊?

他建立了第一支完全由洋枪装备的部队;

他建立了第一支独立的洋炮部队;

他建立了第一家大型综合军工企业;

他第一次设立工兵制度;

他设立了第一个译书机构;

他第一次实行官费委派留学生;

他建立了第一家轮船航运企业。

他建设了第一条自建铁路……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