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之为书,以文字而兼声音训诂者也。凡许氏形声读若,皆与古音相准,或为古之正音,或为古之合音,

2022-08-25 13:21

具体翻译
2022-08-25 17:25
《说文》这部书,解释文字的,但是在解释文字时,也包含解释声音和训诂(例如:马,怒也,武也,像马头髦尾四足之形。其中怒也,武也,是探源,试图解释得名的源头,属于训诂学里边的声训,目的是推源。而“像马头髦尾四足之形”解释字形。再如:駾,马行疾来貌。从马,兑声。《诗》曰:“昆夷駾矣”。从某某声,解释形体兼说声音,“诗曰……”则是训诂里的随文释义。还有读若,几乎等于说出了读音。)。凡是许慎的所说的“形声”,“读若”,都和古音相互准合(例如駾,tui4,透母字,而兑则为定母,韵部都是月部,故而与古音相准合)。有的是古代的正音(与古音同,例如:“龢,调也,读与‘和’同;上举马和武,声纽不同,一个是明,一个是微,但是古音却相同),有的是古代的合音(音近而合,即对转或者通转,字多,恕不举例)。
更多回答
这段话出自清王念孙《说文解字注·序》。
《说文》这部书,是用文字学来囊括音韵学、训诂学的知识在里面的。凡是许慎的解说中指明“形声”,或者说到“读若”的,都是以古音作为标准的。有的是古代的正音(标准音),有的是古代的合音。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