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浔古镇游记 | 当地人告诉我:这里的“文化”比风景好看多了

2023-11-07 22:33

1个回答
一来到这座江南古镇,当地人就告诉我:你先了解了解这里的文化吧,还有文化背后的故事,它“可比风景好看多了”。

最开始我是不理解这句话的。

江南古镇九十九,往事越千年,几度换人间。谁还没几个故事呢?

随着脚步的深入,这次的南浔之旅逐渐变得与以往的囫囵心态有所不同:

南浔这个地方,咋说呢,这么给大家形容吧:它大概是整个江南唯一一个“必须要听故事才算够本儿”的江南古镇——

倘若游客只是拍拍照、吃吃喝,不问过往、不寻史迹,那真的会很“亏”的。

南浔古镇的精华,没有一件摆在面儿上,都藏在陈年旧事里了。你要硬说它是“文化”,倒也能讲得通。那闲话不说了,咱们就从这儿开始讲吧:

浙江湖州南浔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有着典型的长三角风光,它也是江南最富庶一个水乡古镇:这里的有钱人曾经在历史上迅速崛起,并长期霸占着“江南富豪榜”——此地有一种特产,保了南浔人几世的荣华富贵:

【特产】

人们往往将那些颇具文化价值、工艺价值及实用价值的特殊产品称为“特产”:徽州的砚台叫“徽砚”,定州的瓷器叫“定瓷”,而湖州的蚕丝叫“湖丝”。

至今,当我们在网上搜索真丝制品的时候,依然会发现大部分销售真丝服装和配饰的商家都来自浙江,而其中以湖州市的商家最为多数。而我们开篇提到的有关南浔的文化和故事,和当地特产“辑里湖丝”的历史渊源一辙相通。

湖州的桑蚕丝织产业一度非常宏大,考古学家从当地出土的文物中发现了数千年前人们制作丝锦的工具,可见此地丝织制造业的历史之久远。我们在江南手工作坊里参观丝绸制造过程时发现,其中有一道工序是将蚕茧泡水,可使丝线松弛,为之后的抽丝工作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泡蚕茧的水质影响着丝线的色泽。

湖州位于浙北,溪流遍布,又近太湖,这里最不缺的就是(好)水,于是鱼米之乡的天然地理优势给了湖丝上等的质量。即便今天人们在衣着和配饰的材质上有了更多种类的选择,但湖丝的“底子”跟这儿摆着,作为入了央视《国宝档案》的一地特色,岁月从不败美人。此外,同入“档案”的还有南浔大富豪(也是浙江第一豪)刘镛家的宅子,咱后边的游记再说。

至今,南浔辑里村(七里村)的辑里湖丝,依然是我国最好的蚕丝(之一),数百年的时间里,它一度是帝王的御用品,并带给南浔富商“四象八牛七十二条黄金狗”的辉煌历史。史料记载,“1915年,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辑里湖丝与茅台酒同获金奖。”

当然,湖丝的名气也有着财富堆累和名人效应的“加持”:

【名人】

前文我们提到,南浔古镇不仅是一个江南名镇,还是一个在近几百年的历史上非常富有的水乡小城。而很多人只知南浔是一个“巨富之镇”,却不知这里曾经在明清时期是一个“文化教育中心”,自元末(也可能更在)起,当地崇学之风便已悄悄盛行。

知识是一种特权,聪明的南浔人早早地就认识到这一点。

南浔人的另一个聪明之处是:独杆钓鱼,最多也不过是对钩双飞,与其一人一次一浮漂,那不如织个网,大家一起撒下去,捞上来的是够一个镇子的人都吃不完的鱼……

清代,南浔这个小小的镇子写书立著的有近300人之多,清后期更是诞生了江南乃至全国数一数二的藏书大家好几个;刘镛家族如日中天之时,南浔的私塾和书院请来的是状元郎的朋友(们)做讲师……正如张静江(南浔第二富豪)故居中清代书法家翁同龢题写的那幅柱联所言:“世上几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刘家的银子,张家的才子,庞家的面子,顾家的房子"。从明代至今,南浔一镇涌现出的高官、富豪和文化名人不胜枚举,南浔也因此得了“文化之邦”、“诗书之乡”的称号。

【财富】

我们在之前的游记中分享过,南浔的丝商长期垄断着江南的丝绸贸易,这里有一群精明的“中间商”:在古运河贸易最为繁忙的明清时期,载着辑里湖丝的货船从南浔起航,源源不断地运往四方。南浔人走出家乡,将丝行开到了上海、杭州以及更远的地方。物质的发展又刺激到文化的愈发繁荣,南浔进入良性循环的巅峰时期:

科举当道的年代,南浔众多享受到优质教育的富商之后通过此途径走上仕途,成为朝廷各个机构的要员;一些文人墨客,虽未身兼任何官职,却与达官显贵接触颇多;富豪家族格外重视文化和教育,所以南浔的年轻人早早地就拥有了去国外留学的机会,早早地接触到了西方文化。

那会儿的世界,闹腾得最欢实的是英国,但是这位“老大”的日子并不好过。为了抑制俄罗斯不断扩张的势力,英国人满世界地围追堵截沙皇的贸易触角。俄国人但凡一秀肌肉,英国人就疯了似的装上三头六臂带着七十二把刀到处划拉,抛物线上的近中远东大国无一幸免,受牵连最重的就是清朝,不仅溅一身血,还被撕开了几道口子。

《南京条约》签订之后,中国的国门从此打开,这是一个从未有过的贸易新时代,它不仅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还使得近水楼台的人民荷包鼓了起来,造就了大批的富豪。其中就包括距离上海不足百公里的南浔。

一部分聪明的南浔人很擅长和洋人打交道,一来二去就摸清了欧洲人的喜好。他们成功地将家乡的特产带了出去,将生意做到了海外,并将外面的文化带回家乡,振兴祖地。百余年中,整个南浔的“基因”得到了优化和改良。

所谓时势造英雄,这世上所有能成“势”的人都是特殊的大环境所造就的结果。而一人得势将会带动一族,一族的发展势必带动一方。努力是一种会传染的习惯,看着往日与自己平进平出的街坊发了迹,自己哪能坐得住呢,必得用了吃奶的劲头追上去呀。

至清朝后期,南浔成为了最早接触西洋文化的江南小镇,凭着数代人传承下来的敏锐商业辨别力、开放心态、独特处世之风以及敢闯敢拼不拘谨的整体性情,走在了潮流的前头。

随着杭嘉湖地区“丝绸之府”的名号扬名海内外,南浔周边一众兄弟古镇纷纷繁荣起来,桑蚕丝织业渐渐地发展成为几乎可以养活一半江南人民的产业。

讲解员说,那时湖州的一城的富豪加起来都未必赶得上这南浔的一户人家有钱。而我觉得,在南浔旅行,最有意思的一件事情,就是研究这里的有钱人。我们下期接着聊。

我是大红姐姐,有声电台旅游频道主播,职业旅行玩家,专注小众玩法,分享冷门目的地。旅行不是一种态度,而是生活本身。

 
相关问答
南浔古镇景点
1个回答2024-05-14 18:28
南浔古镇景点由7个小景点组成。 南浔镇,隶属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位于中国长三角城市群的中心腹地,太湖南岸,是浙江省湖州市接轨上海的东大门,也是湖州市南浔区委所在地。 南浔曾由南林和浔溪两村组合而...
全文
南浔古镇景点简介
1个回答2024-03-17 09:49
南浔古镇景点由7个小景点组成。 南浔镇,隶属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位于中国长三角城市群的中心腹地,太湖南岸,是浙江省湖州市接轨上海的东大门,也是湖州市南浔区委所在地。 南浔曾由南林和浔溪两村组合...
全文
南浔古镇夜景哪里最好看
1个回答2023-09-07 09:35
有很多地方的夜景都很好看,具旁好陪体如下: 1、古镇的街道:宛如一幅山水画,住宅的墙面均为白墙,顶部均为青砖,非常具有年代感。 2、宝善河:构成的十字河为骨架,其间又有许多河流纵横交错,街和民居沿河分...
全文
南浔古镇 简介
1个回答2024-03-13 00:13
南浔古镇简介    水乡古镇南浔地处杭嘉湖平原腹地,北濒太湖,东与江苏吴江市交界。水陆交通便捷,318国道、长湖申航道横贯东西,距上海、苏州、杭州均在百公里上下,镇区面积34平方公里。1991年,...
全文
南浔古镇简介
1个回答2024-05-10 11:30
南浔,建镇至今己有750多年历史,历史积淀浓郁,文化底蕴深厚,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 凭借独特的历史地位和人文景观,荣膺“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等称号。 ...
全文
南浔古镇起源于那个时代?
1个回答2023-01-10 19:30
应该在南宋兴盛起来的
南浔古镇在哪个省哪个市
1个回答2024-03-06 21:01
南浔区所属的省:浙江省。 南浔区,隶属于浙江省湖州市,属上海大都市圈和杭州都市圈、太湖都市圈的新兴城市,地处杭嘉湖平原北部,位于长三角沪苏杭中心,东南邻桐乡市,东北毗苏州市吴江区,南连德清县,西...
全文
杜浔镇讲什么方言
1个回答2024-01-27 07:10
闽南话。杜浔镇位于漳州市漳浦县,而漳州市漳浦县讲的都是闽南话方言,杜浔镇闽南语方言。杜浔镇,隶属于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地处漳浦县南部,东与霞美镇及下蔡林场相邻,东南临台湾海峡近海称浮头湾,南接古雷镇和...
全文
南浔镇的历史文化
1个回答2024-03-28 20:26
南浔镇历代名人较多,在全国有影响的浔藉专家、学者80多人,其中“两院”院士9人。 据《江南园林志》云:“以一镇之地,而拥有五园,且皆为巨构,实江南所仅见”。南浔拥有众多的人文景观和名胜古迹。如驰名...
全文
南浔古镇景点简介
1个回答2023-11-16 20:10
南浔古镇景点由7个小景点组成。 南浔镇,隶属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位于中国长三角城市群的中心腹地,太湖南岸,是浙江省湖州市接轨上海的东大门,也是湖州市南浔区委所在地。 南浔曾由南林和浔溪两村组合而...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