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你给孩子什么性格,他就是什么命

2023-11-09 15:36

1个回答

你给孩子播种的性格,决定了孩子的命运。

作者 | 番茄妈

李玫瑾教授曾在演讲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次坐地铁,看到一个爸爸抱着一个小女孩上来,女孩手里拿着一个娃娃。

然后爸爸就把女孩放到座位上,孩子紧跟着就把娃娃塞在屁股底下挤压。

爸爸这时候说:“你不能这样,娃娃会哭的,她会疼的。”

她当时看到这一幕,感到非常惊艳。

因为这位爸爸用非常温柔且拟人的方式来告诉他的孩子,娃娃,也是会疼的会哭的,所以小女孩听了马上把娃娃拿了出来。

而这正是家庭教育中的性格教育,就是要让孩子明白别人的感受,以及如何和别人相处。

李玫瑾曾特意强调过:

12岁前正是孩子性格养成的关键时期;

为人父母,都想培养出正面、积极、阳光的孩子,让他们与这个世界把酒言欢。

其实,一个孩子未来的性格,就藏在12岁前父母的一言一行中。

孩子2岁那年,总爱哭闹;

身边人都告诉妈妈,孩子一定要“哭了不抱,不哭才抱”,这样才能训练出一个不哭不闹的乖宝宝,自己也能省心。

可是,她偏偏每次都会把孩子拥在怀里。

听到孩子哭,无论是在忙工作,还是在忙家务,她总是第一时间回应:

平常,妈妈也不会刻意要求孩子什么时候该玩,什么时候睡觉;

他不饿的时候,也不会因为到了饭点强迫他吃东西;

而是尽量关心孩子的情绪,顺应孩子的需求,给他足够的爱。

后来,孩子变得越来越爱笑,发脾气的次数也越来越少。

其实,小孩子也是有情绪的,父母感知到孩子的情绪,并用包容和爱疏通孩子的情绪,他才会感受到足够的安全感,变得越来越开朗、大方。

4岁那年,妈妈带孩子去楼下小超市。

结账时,孩子看到冰柜里的雪糕,吵着要吃。

妈妈坚决不同意,孩子就一屁股坐在地上,放声大哭。

妈妈把孩子拉到角落里,自己站在一边,神色淡然,就静静地看着他哭。

孩子整整哭了十五分钟,最后看妈妈怎么都不理他,哭声逐渐减弱,委屈地看着妈妈。

妈妈看孩子哭够了,先是递给孩子一瓶水,让他补充一下水分。

然后蹲下身子,直视着孩子的双眼:

孩子摇了摇头。

孩子乖巧地点了点头,跟着妈妈回了家。

从那以后,孩子想要什么不再无理取闹,而是学会了表达自己的想法,倾听父母的意见,更加平等地沟通与交流。

5岁那年,孩子的幼儿园举办足球比赛。

结束后,一个小男孩满脸兴奋地跑出来,刚想说话,却被自己妈妈抢了先:

“你看看你,弄得脏兮兮的,像什么样子!”

小男孩脸上的光彩一点点消失,默默跟在妈妈后面走了。

过了2分钟,她的孩子也满身是汗地跑了出来,一把扑到妈妈怀里:“妈妈,妈妈!我们班今天比赛赢啦!”

妈妈一脸惊喜地抱起孩子:“真的吗?你也太棒了吧!想吃什么?今晚我们庆祝一下!”

平常在生活中,妈妈也总是不遗余力地夸赞孩子;

孩子打扫房间,她就鼓掌说好干净;

孩子自己挑选衣服,她就大赞“哇,有眼光!”

孩子在妈妈的一路夸赞下,变得愈发自信、积极。

其实,父母一个小小的肯定和夸赞,是孩子面对这个世界的勇气和力量,也是孩子的快乐源泉。

6岁那年,又到了孩子最爱的夏天。

有天半夜,他因为晚上西瓜吃多了,一不小心尿床了。

早上起床后,他扭扭捏捏地拉着妈妈去他床上看,还把脸埋在了妈妈背后。

妈妈看到后,没有笑话他,而是先确认孩子有没有受凉。

而后一脸轻快地对孩子说:“人都会有忍不住的时候,没有关系的,我来洗干净就好。”

她还嘱咐孩子,以后睡前少喝点水,晚上上厕所害怕的话,可以喊她一起去。

孩子害羞、紧张的情绪一扫而空,满心雀跃地吃了一顿早饭。

后来,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人缘一直很好,大家都很喜欢和他相处。

大概是因为,孩子更有同理心,会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在他人喜悦的时候,为他们鼓掌;在他们难过的时候,也会尽可能地照顾到他们的情绪。

7岁那年,妈妈带着孩子去吃肯德基。

餐厅的角落里,坐着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人,一口一口地啃着手里的面饼。

孩子不禁好奇:“妈妈,她为什么不吃汉堡呀?”

妈妈想了想,温柔地说:

“好呀!”

于是,妈妈又买了一份汉堡套餐,让孩子送去给奶奶。

小小的孩子端着餐盘走到奶奶跟前,细声细气地说了句:

“奶奶,今天这顿算我请你哦!”

当他蹦跳着回来的时候,眼睛里分明是闪着光芒的。

真正的善良,是一种刻在骨子里的温柔及时刻释放的善意。

而父母的言传身教大概就是对善良最好的传承。

8岁那年,暑假里,爸爸妈妈带着孩子参加了一个七日亲子夏令营。

孩子性子有点怕生、害羞,看到许多新的小伙伴,也不敢上前去打招呼。

导游让每个家庭出一个代表上去做自我介绍,结果爸爸妈妈突然双双“肚子疼”:

“宝贝,要不你代表我们去吧!”

没办法,孩子只好硬着头皮上了;

晚上点外卖少筷子:“宝贝你去问一圈谁家有多余的筷子”;

露营扎帐篷:“哎呀搞不懂,宝贝你去问下其他小朋友吧。”

一趟下来,所有的麻烦基本都是孩子去解决的,父母宛如两个甩手掌柜。

不过,夏令营到了最后一天,孩子倒是和其他小朋友打成了一片,人也明显变得勇敢、活泼了。

原来,聪明的父母会创造各种机会,鼓励孩子走出去、和更多的人接触,这不仅锻炼了孩子的胆量,更是帮助他突破自己,学习如何和这个世界相处。

9岁那年,有次妈妈带孩子去夜市逛街。

回到家后,孩子忽然神秘地从兜里掏出一个小毛绒挂件,向妈妈“炫耀”。

经妈妈追问,才知道这个挂件是某个摊子的顾客不小心碰到地上,被路过的儿子“捡”到的。

妈妈当机立断,决定带着孩子去夜市归还挂件。

回去的路上,孩子一脸不情愿。

妈妈温和又不失坚定地告诉他:

后来,孩子在妈妈的陪同下,把挂件还给了摊主,还向摊主承认了错误。

从此以后,孩子再也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做事一直端端正正。

每个孩子在成长中都会犯错,但是父母的态度,可能会影响孩子为人处事的格局。

10岁那年,孩子的学校举办运动会;

孩子的跑步一向是强项,每年运动会都要拿前三。

结果比赛第一天,因为吃坏了肚子,最后只跑了个倒数第二。

同学们对他很失望,他自己也觉得很丢脸,回到家就不声不响地趴到床上抹眼泪。

爸爸敲响了他的房门:走,咱去吃好吃的!

孩子很惊讶:为啥要吃好吃的?

爸爸笑眯眯地说:因为庆祝你第一次跑倒数第二啊!

吃饭的路上,爸爸还不忘调笑:“你看看你每次都拿第一,这次终于良心发现,让给别人了一次......”

孩子哭笑不得,跑步失利的沮丧也一扫而空。

第二天,孩子在跳绳比赛中发挥出色,成功捧回了第一名的奖牌,也重新找回了自信和笑容。

孩子的成长注定充满风雨,不管孩子跌得多惨烈,都要记得送上一个温暖的怀抱,给予他最真诚的肯定。

因为这才是一个孩子屡战屡败的动力。

11岁那年,孩子的脸上开始陆陆续续长了青春痘。

某天,孩子放学回家,心情非常低落,关在房间里不出来。

在妈妈耐心的引导下,孩子这才带着哭腔问道:

“妈妈,我是不是很丑?他们都嘲笑我,说我是痘痘侠。”

妈妈听罢,正色道:

妈妈的一番话,如温暖的春风抚平了孩子自卑的内心。

再有同学在学校嘲笑他,他倒大声反驳别人没见识,大惊小怪。

有的时候,父母的一句话,可能会改变孩子的一生;

每一个内心强大的孩子背后,一定站着懂得肯定孩子、引导孩子的智慧父母。

白岩松曾说过:

时常打压、讽刺孩子的父母,一定培养不出自信、开朗的孩子;

暴躁、情绪多变的父母,一定培养不出温柔、有耐心的孩子;

自私、狭隘的父母,也一定培养不出温暖、纯良的孩子。

性格决定了孩子命运,而父母决定了孩子性格。

父母给予孩子最好的教育不是耳提面命,而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是春风化雨般的温柔,润物于无声。

愿我们用足够的温柔与爱,细心浇灌孩子,用鼓励和赞美催生出一朵朵风姿绰约的花儿。

若父母心有光芒,孩子必有远芳!

相关问答
李玫瑾结过婚吗?
1个回答2024-01-24 11:48
李玫瑾结过1次婚吵宽。李玫瑾,女,1958年出生,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现升唯亮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 长期从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曾对许多个案进行过详细调查,由此提出预防犯...
全文
李玫瑾有儿子吗
1个回答2024-02-20 03:20
没有儿子,据了解,李玫瑾膝下有一个女儿,现如今在一所大学执教,任音乐老师。
李玫瑾有几个子女
1个回答2024-02-20 07:40
有一个女儿。 根据查询名人数据库得知,李玫瑾膝下有一个女儿,现如今在一所大学执教,任音乐老师。 李玫瑾,1958年出生,毕业于卜纤中国人民大学,稿弊野现为中国人民公安键喊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
李玫瑾哪一本书最有名?
2个回答2022-06-30 16:05
李玫瑾的《犯罪心理学》这部书最有名。
心理专家李玫瑾:孩子不想上学,不爱读书怎么办
1个回答2024-01-20 20:46
每个孩子,性格不同,教育引导的方法也不同。有些孩子,没有学习的才能,父母却一根筋地认为只要努力了就学得好。这种只会让他越来越讨厌读书。最好按照孩子的兴趣和能力规划孩子的学习。
李玫瑾的育儿书哪本好
1个回答2024-03-04 03:59
你们紧着育儿书哪本好,我觉得李玫瑾的育儿书还是非常不错的,而且哪一本都是关于孩子的教育了,我觉得他的书籍是值得我们观看的,对于孩子来说非常有好处。
李玫瑾的女儿如今过得咋样
1个回答2024-03-16 17:40
现在的工作是一名小学的音乐老师,她跟妈妈说,我每天上班都特别开心。 李玫瑾教授对女儿的要求不高,只要健康快乐就好,还曾经幻想,不然就去做导游,每天游览美景,还锻炼了身体,就是因为如此,女儿一直活...
全文
BAS李瑾玫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07-02 09:45
你尽美的话,其实它相当于只是一个bus。
0-3岁幼儿李玫瑾的书?
1个回答2024-01-20 08:19
《幽默的人性》 《陪孩子度过青春期》 《儿童人格形成及培养》 《我能管好我自己》 《再见了坏习惯》 《发现最棒的自己》 《爸妈不是我的佣人》 《每天进步一点...
全文
李玫瑾教授哪年出生
1个回答2024-03-12 21:45
中文名 李玫瑾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 出生日期 195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