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年年有,车祸依然频发:孩子的安全教育,应该换个方式

2023-11-10 04:17

1个回答

暑假,真的是有人欢喜有人忧。欢喜的人,是享受暑假的人,有学生、老师、培训机构,忧的人,就是家长了。如果家里有个放暑假的娃,家长心里的苦,只有自己能明了。先不说让暑假变得有意义,让孩子在暑假增长见识逆袭成学霸,单单暑假的安全问题,就让家长头疼。

暑假是儿童意外伤害的高发期,数据显示,意外伤害是14岁以下儿童的首位死因,其中位居前3位的伤害原因分别是交通事故、溺水、意外跌落。

不管是学校,还是家长,也会给学生进行各种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让暑假变得更安全。每个孩子都知道不能闯红灯横穿马路,但依然有很多因为横穿马路出车祸的孩子,为什么安全教育没起到预期的作用呢?可能是我们的安全教育本身存在问题。

《流浪地球》里,有一句台词,相当的魔性,余音绕梁,过耳不忘:“北京第三区交通委提示您,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这句话虽然很有道理,又有魔性,却让小青年刘启很不耐烦,显然他没有把这句话听进去,依然各种违规驾驶。为什么有道理的话,刘启却不爱听呢?

有一句话说,听过很多大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讲道理,很容易让人产生逆反心理。在一期《康熙来了》里,小S讲到女儿,说自己讲话还不如巧虎管用。每次她让女儿刷牙睡觉,女儿都不听,搬出巧虎反问女儿,“巧虎说要怎么样啊”,女儿就会乖乖刷牙睡觉。女儿行为的反差让小S很受伤,为什么会输给一只老虎呢?

对孩子讲道理,讲到口干舌燥,孩子就是不买账,依然我行我素。就像小S抱怨的,妈妈苦口婆心地讲道理,告诉孩子早睡早起的好处,都比不上蹦蹦跳跳的巧虎亲身示范的故事,不刷牙会蛀牙,不早睡会没精神玩。

用讲道理的形式给孩子普及安全教育,也很难起到积极的作用。安全须知一条一条列出来,很多地方都能看到,就跟我们看制度条文一样,每个字都认识,句子语法也不难,但看完之后就是没印象,不会记在心里。这样的安全教育,形同虚设。

还有的安全教育,仅限于口头上,是典型的的“按我说的做,别按我做的做”。一边教育孩子不能闯红灯,一边拉着孩子的手闯红灯,只有言传,没有身教。说给孩子的话,自己都不执行,又怎么能指望孩子听呢。

错误的安全教育,加上错误的示范,让孩子的安全意识淡薄,留下极大的安全隐患。用什么形式做安全教育,容易让孩子听进去,并且从心底接受呢?我们可以通过一个 历史 故事寻找答案。

战国策里有个 历史 典故叫“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就是个特别擅长说服别人的人。

邹忌是齐国的谋士,他所处的时代七雄并立,各国之间的竞争很激烈。邹忌想劝齐威王虚心纳谏,广开言路。但邹忌是个聪明人,直接跟领导说,你这样不对,你应该怎么怎样,无异于虎口拔牙。于是,邹忌给齐威王讲了个故事。

邹忌用他和徐公比美,家人偏袒他的故事来提醒齐王,家人会有偏私,会有善意的蒙蔽。齐王接纳了邹忌的意见,虚心纳谏,广开言路,齐国也越来越强盛。

如果邹忌没有讲故事,而是直接给齐王讲道理,罗列出一二三条好处,齐王能不能接纳,就要看邹忌的造化了。

用讲故事的方式让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比讲道理要好了很多倍。故事是有温度的,比起冷冰冰的数据和真相,故事更容易让人接受。而且,故事越具体,越有细节,人们更愿意相信。

我们的安全教育,就只是告诉孩子,不能闯红灯,然后就没了。这就好像我们要说服别人,但只告诉了别人论点,并没有论据支撑,这样的说服,很难起到作用。安全教育,需要提供足够的论据,有血有肉有细节,让孩子听到“不能做什么”这句话之后,脑海里能出现清晰的画面,让孩子意识到后果的严重性,进一步强化孩子的安全意识。

故事,对孩子来说就是最好的论据。孩子也喜欢听故事,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让孩子建立安全意识,把一条条的安全须知都记到脑子里,可谓一举两得。

给孩子做好安全教育,首先大人要有足够的安全意识。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影响,言传身教,是影响孩子最好的方式。

首先要普及安全教育的,是我们自己。走在马路上,人人都是低头族,连开车时都会时不时刷刷手机,开车不愿意系安全带,更别提给孩子配备安全座椅和增高垫了。如果问一个人,边走路边玩手机危险吗?每个人都会说,危险,却依然刷着手机,不舍得放下。这都是因为心存侥幸心理,觉得不幸的事情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的确,事故的发生都是小概率的,但一旦发生,就是100%的伤害。 要不要采取安全措施,不是看事故发生的概率大小,而是要看事故一旦发生,能不能承受后果。如果不能承受,就要做好足够的防护措施。

在《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中有一句说,“好作品和普通作品最大的区别,在于你是否使用了准确、具体的例证。”对于安全教育,同样适用。

如果你想告诉孩子,不能闯红灯,要遵守交通规则,这是你的论点。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给论点找足够的论据。比如,把车祸的新闻报道讲给孩子听,让孩子看一些车祸的视频、图像等,和孩子一起模拟不同的信号灯下车辆和行人的路线等。让孩子对规则的理解,不再局限于口号,而是和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也让孩子意识到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

我家孩子曾经热衷于玩充气城堡,有一天我看到一个充气城堡被大风刮跑,好几个孩子受伤的新闻后,我跟孩子说,以后别玩充气城堡了,特别是有风的时候。孩子不能理解,他不知道为什么我不让他玩。

我把出事充气城堡的视频给他看了,他问了我很多问题,为什么大风一刮,城堡就飞了。我在家和他一起做了实验,用气球代表充气城堡,在气球上贴了几个贴纸,当做玩充气城堡的孩子,用吹风机吹气球,气球飞得很高,贴纸上的小人七零八落的摔了下来。孩子有了更直观的体验,主动说,以后室外的充气城堡都不玩了,如果是室内的,他还是想玩。

安全教育,要让孩子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让孩子清楚为什么要有这样的规则,讲解规则的过程,也是科普知识的过程。

安全意识的培养,应该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要逐渐给孩子灌输安全意识,让孩子逐渐形成习惯。就像安全座椅,在国内的普及率很低,很多家长家长认为孩子不肯坐,所以根本就不买,也或者买了,孩子坐一次就哭,然后就扔到后备箱里了。

不管什么样的规则,执行都是关键,在执行的过程中,孩子会不断试探家长的底线。如果家长妥协了,孩子对规则的认可度就会降低,孩子就会把这些规则当成耳旁风了。

孩子的暑期安全教育,不是应试考试,可以靠临阵磨枪,暑假前叮嘱孩子几句就能搞定的。安全教育,应该是贯穿孩子成长每个阶段的。

低龄的孩子,通过绘本、讲故事等形式,给孩子建立安全意识,比如吃东西不能跑,遵守交通规则等;学龄阶段的孩子,通过给孩子介绍各项规则的前因后果,用丰富的形式让孩子真正的理解规则,自发的执行规则,这才能达到安全教育的真正目的。

相关问答
中式教育和英式教育的区别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1-18 19:17
中式教育和英式教育的区别: 1、中英教育最大区别在于中式教育一般以教师教,学生听、练为主要授课方式;英式教育学生小组活动多,学生自由发表意见,主动性强些。 2、其次是中式教育组织教学搞得好,学...
全文
广育小学车祸什么时候发生的
1个回答2024-01-31 04:23
10月27日下午2点左右,正是广育小学放学的时候,在宝杨路上,爷爷骑电瓶车带着孙子准备回家,可能开得太快了,与一辆准备右转的搅拌车相撞,后座的男孩被撞倒后惨遭碾压,不幸身亡.家长在接送孩子的时候...
全文
为什么明白这么多道理,却依然教育不好孩子
1个回答2024-01-18 17:07
因为你只是明白,并没有执行。 你明白了,但是并没有改变自己。 孩子只是看着你的行为。 就是小马过河的道理,没吃过亏,孩子也永远不能明白你说的道理,因为更何况你自己可能也没做好。
怎样教育两岁半宝宝 教育孩子的方法视频
1个回答2024-02-18 09:06
现在孩子两岁,早期的教育刚开始了,这个阶段,对孩子的性格引导和对事物兴趣的引导,起着很大的作用,千万不要忽视。孩子的教育是个漫长的路,大方向可以从以下几点: 1。父母的言传身教,他们是孩子的第一...
全文
怎样教育小学生应该学会换位思考
1个回答2024-01-19 01:37
当然是以身作则,孩子们都嘲笑谁,你就需要特意的保护谁。 对于儿童来说,他们更多的是模仿。 理性思考要比较大才会。
为什么安全教育的视频多为动画呢?
1个回答2024-02-12 04:39
于朋友言画比较趣能提起兴趣容易接受画委婉直接用真许场面于太直接刺激性
现代女性频道育儿节目叫什么
1个回答2024-02-29 06:38
00你好宝贝现代女性16:30你好宝贝现代女性15:33健康大调查现代女性10:00别对我说谎现代女性12:03别对我说谎现代女性17:00你好宝贝现代女性11:37时尚汇现代女性18:00养生一点通...
全文
有教育意义的视频
1个回答2024-02-05 17:39
我觉得有教育意义的不一定要是改革开放,建国50周年的片子,光看那些都比较乏味,很难看得进去,还不如找些写实性比较强的纪录片什么的,比如现在的南京南京,或是关于汶川那些感人的瞬间都比较深入人心,而且有教...
全文
关于英语教育视频
1个回答2024-01-24 10:23
你要学英语 就去新东方吧 那里真的不错 可以考托福的
关于体育的笑话视频
1个回答2024-01-19 01:08
我空间里有!可以去转载!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