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姑子教我怎么做事,我却不想领情

2023-11-10 17:03

1个回答
我有两个姑姐妹,相比大姑姐,我更愿意和小姑子接触。她人很实诚,遇到难题,真心实意帮助你。虽然心理上和她比较亲近,但是我们每次聊天都无法深入,开个头就聊不下去了。看看我们之间的情景对话

情景一:聊孩子

我:现在孩子都可有主见呢,家长说什么都不想听。

小姑子:下次再说话她不听,你就跟她讲父母都是真心实意关心她,除了父母,没有人真心想让你好……

情景二:聊老公

我:你哥总是什么事情都不吭声。有什么问题说出来,大家一起面对多好,非得搞得彼此不愉快。

小姑子:下次再这样,你就告诉他,咱们之间相互沟通好了,才能……

情景三:聊生活

我:你看我这件毛衣好看不?我自己织的,你喜欢吗?给你也织一件。

小姑子:可别,织毛衣太累了。我告诉你,你去网上看看,淘宝上款式可多了,直接买一件也不贵……

你发现没有,无论我开始什么话题,小姑子总能给我提出解决方法,完全按照她认知的最好的解决方法教我怎么做。

开始我以为,因为她年龄比我大,虽然辈分上我是嫂,她是小姑,心理上她肯定当我是妹妹,有照顾我的心态。但是这样任何话题聊不下去,也挺让人心理憋屈,不畅快。

后来,我发现这种感觉似曾相识。原来,我和老公之间交流,他也是这样说话习惯。什么问题他都会给出指导方法,我给他起绰号:赵大全,就是全都知道的意思。我曾经说:是不是除了生孩子你不懂,其余你什么都懂?

这样的交流方式带来一个不好的结果就是争吵。争吵次数多了,我也反思,为什么总是在一些没有原则性分歧的话题上,根本就是鸡毛蒜皮的事情上要争执不休?我发现每一次都是一个话题抛出来,对方直接让你怎么做,根本不考虑你的感受、情绪是什么。

我老公的说话方式和他妹妹如出一辙,这是他们家庭的说话习惯。我家老公公是老一代人民教师,他习惯教育别人,指导别人怎么做,孩子们也在潜移默化中习得了这样的沟通习惯。但是他没想到这样的沟通习惯会给人带来不舒服,让孩子家庭不幸福。

这样直接给出解决方案的交流模式在很多家庭中都存在。看韩国一则案例

成民是一个性格温顺善良的孩子,是初二年级学生,目前正在学习跆拳道。他喜欢看《朋友》这部电影(电影讲述了曾经特别要好的朋友因为在帮派都中互相报复,最终成为真正的敌人),他还说每次看电影时就想着杀掉伤害自己的人。这完全不符合他的性格特点。

经过心理老师疏导后知道,成民刚上初中时,有一次被朋友叫到卫生间后面,逼着他一起抽烟,他拒绝了,结果就遭到一顿暴打。爸爸知道此事后说:都是因为你没力气才挨打,你得连连,不能让任何人再欺负你。然后爸爸就给他报了跆拳道班。

成民没有因为爸爸给出的解决方案,就忘记这件让人不快的事情,反而把不满的情绪淤积在心中,积累成一种仇恨,想着有机会了杀掉同学。

这是挺可怕的,假如成民没有被心理老师疏导情绪,就有可能爆发一个青春期孩子杀人的惨案。而这背后的原因竟然是因为父母的交流方式出现问题。

这个故事来自《青春期对话法》这本书。

作者姜琴珠是韩国的青少年问题咨询师,《青春期孩子的纸条》杂志策划人。每年会收到4000多封关于青少年问题的信件,在帮助青少年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己也慢慢成长为卓越的咨询师。这本书从父母和青春期孩子沟通的对话技巧作为切入点,给出一些日常生活常见的沟通场景中,父母应该有的正确沟通技巧。直接给出解决方案的对话场景就是其中之一。

《青春期对话法》中说:受伤的人往往会失去理智。这是针对上面的案例,成民是受害者,受到伤害的除了身体,还有心情。身体的伤害会随着时间推移痊愈,心理的伤害却不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消失,只是暂时压抑住没有爆发而已。

父母在和孩子沟通时,除了要关注身体的伤害,更要关注孩子心理上的伤害。想要改变孩子的行为,必须先疏导孩子的情绪。如果只是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没有关注孩子的情绪,就好像生病就医治标没治本。

如果你身边的朋友或亲人,当他们受到伤害心情不好找你倾诉时,我们该做的不是直接给出建议或解决方法,而是应该先关注对方情绪,接受对方的情绪,无论是愤怒还是悲伤,喜悦,都应该先认同情绪,这叫同理心沟通法。

同理心沟通法也适合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就像开篇中提到的我和小姑子以及我和老公之间的沟通。我虽然没有像成民那样因为受到伤害心情难受,只是和他们日常交流,但是他们习惯性“好心地”给出解决方法,没有让我觉得开心,反而心理很不舒服。古人言,酒逢知己千杯少,说的就是彼此聊得来,喝酒喝得也畅快。如果沟通不畅快,就是话不投机半句多,说都不想说,懒得理你。

当孩子遇到问题,或者只是日常倾诉,只要孩子开口跟你说,父母就要做到认真倾听,不打断,不评价,不判断,认真听他说话就好。

认真倾听看似很简单的动作,其实做起来很难。网上流传一句话,我们用一年时间学说话,却用一辈子时间学闭嘴。这句话很形象贴切地说明了学会闭嘴,只倾听的重要性。

听完孩子诉说后,要用问话的方式确认对方的真实想法。比如朋友和父母发生争执来找你诉苦,你听完后确认一下:你现在很伤心,对吗?或者孩子在学校受到老师批评,跟你诉说,你听完后要跟孩子确认:你觉得很委屈,是吗?

确认对方的心理感受,就是接受对方情绪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没有确认对方的心理感受,或者直接忽略心理感受给出解决方法,就好像医生没有确诊病情就下药,很可能南辕北辙,根本起不到治疗的作用。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平时要多注意收集一些表达情绪的词汇。

鼓励对方自己找解决方案和你直接给出解决方法是不一样的。哪怕是同一个解决方法,他自己想到的和你给的,最后产生效果千差万别。自己找到的解决方法是自身内驱力驱动下找到的,是一种内在需求力量。别人给的解决方法是外在的力量,不一定是自己想要的,可能还会因为是外在的力量施压而内心排斥这个方法。

结语

《青春期对话法》中说,对话是开启孩子心灵的钥匙,是让孩子内心成长的营养剂,是预防青春期症状的疫苗。刚开始使用技巧性对话可能会让你觉得别扭,因为他违背了你的说话习惯,但是,无论如何都要使用起来,哪怕你觉得很假,使用久了,就会成为你的说话习惯,这是一种很好的说话习惯,会让人舒服的说话习惯,使用就对了。
相关问答
尼姑庵的领导者叫什么?
1个回答2022-09-12 01:57
主持或监院。一般不称作方丈。
首领霸爱:痴恋灰姑娘
1个回答2024-01-25 00:29
已发送~~~
姑姑领养被抛弃的小侄女 姑父做法惹怒赞
1个回答2023-12-03 09:21
姑姑领养被抛弃的小侄女是一项充满爱心的行为,值得赞赏和支持;姑父如果反对此举,则他的做法是不正确的,应该反思和改变。 1. 姑姑领养被抛弃的小侄女的行为值得赞扬。 首先,领养被抛弃的孩子是一种充满爱心...
全文
雪鹰领主救余姑娘第几集?
5个回答2023-01-04 19:16
雪鹰领主救余姑娘第16集。
比姑姑,比姑姑,那个鸟为什么喊比姑姑啊?
2个回答2023-10-20 17:20
据升链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姑嫂二人去拾麦子,傍晚回家发现小姑 不见了,从那以后每到麦收橘笑告的时候就会那样叫,据说是她在喊她的小姑。其实就是布圆明谷鸟
灰姑娘中蕴含了哪些领域的教育因素
1个回答2024-01-14 07:27
这个是我给学生上课时使用的一个例子,供你参考: 灰姑娘的故事 上课铃响了,孩子们跑进教室,这节课老师要讲的是《灰姑娘》的故事。 老师先请一个孩子上台给同学讲一讲这个故事。孩子很快讲完了,老师对他表示...
全文
什么叫姑姑?
4个回答2022-12-26 03:30
姑姑是一个亲属称谓,指父亲的姐姐或妹妹,或可简称姑。父亲的姐姐又称姑妈,父亲的妹妹在粤语里称作姑姐。自己相对于姑母而言是侄儿或侄女,不过“姑”有时是指大姑子或小姑子,即丈夫的姐姐或妹妹。“姑”有时也指...
全文
叫我姑姑的是我的什么?
2个回答2022-11-28 21:58
是你的侄女或者侄子。
姑姑又叫什么?
1个回答2022-09-23 12:11
你是男的还是女的, 是男的话:叫你舅舅的儿子表叔,叫你姑姑的儿子也是表叔(可直接叫叔叔)叫你姑姑的女儿为表姑姑(可直接叫姑姑)。 是女的话:叫你舅舅的儿子表舅,叫你姑姑的儿子也是表舅(可直接叫舅舅),...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