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范蠡和紫砂陶的所有故事!要全,范蠡的生平就不用介绍了。

2023-11-12 01:17

1个回答
  范蠡制陶的故事在陶乡故土上留下了太多的痕迹。相传在春秋时期,越国大夫范蠡扶越灭吴之后,偕西施驾一叶小舟,涉三江,入五湖,归隐在黄龙山麓的一个村子。他见当地陶业兴旺,遂潜心研制,鼎革造型,促进陶业,繁荣商贾。陶工们视范蠡为陶业祖师,尊称‘陶朱公’、“造缸先师”,把他所居住的村落称为“蠡墅”,其宅地叫“蠡墙园”。蠡墅村旁有一泓山泉,清澈见底,名为“大水潭”。在潭边山崖上有座“西施台”,门额上石刻“万化同归”四字,四周茂林修竹,曲径通幽。据说西施经常在此屋巧理云鬓,打扮晨妆;或是弹琴吟赋,抒发情怀。村中建有神堂,供奉范蠡像,终年香火不绝,特别是每逢农历四月初七范蠡生日之时,还要盛会祭祀。这些遗迹现在虽已荡然无存,但范蠡制陶的故事和“蠡墅”这个村名却一直延续到今天。

  对大众而言,一则动人的故事,就像一壶甘醇的美酒,让人陶醉于它的芬芳与酣畅。老人说,很久很久以前黄龙山南麓的大水潭是一个紫砂矿,开采时挖通了泉眼,于是泉水喷涌,淹没了宕口,成了一个水潭,从未干涸,其间还引出了“卖富贵土”的典故。说是一个和尚到蠡墅村转游,大声吆喝:“卖富贵土!”后来,他指着黄龙山的一处洞穴言道:“内藏五色之土,用以制陶,富贵至矣”。和尚言罢飘然而去。村民凿山取土,果然灿若披锦,五彩纷呈。自此,紫砂土问世,用其制壶,倾汤泡茶芬芳满轩;用它做盆,栽花植木叶茂花繁,人们无不称奇,便称这个和尚为“异僧”。最为奇妙的是只有黄龙山蕴藏着最好的紫砂土,真有点佛家普渡众生的禅意。谁也无法破译这“上帝赐予的眷顾”。我曾经多次走进黄龙山的甲泥矿4号井,巷道在山腹地层里向四周延伸。这制陶用的甲泥里夹裹着紫砂土,全凭人工一点一点拣出来,然后矿工们把采掘的紫砂土,装在铁车里,用钢丝绳牵动,从幽深的矿井沿着轨道提升上来。这些紫砂土分明就是陶工的希望与憧憬,用它捏制出陶中瑰宝,独享纵横天下的自豪。
相关问答
陶朱公范蠡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9 20:03
原文:臣闻主忧臣劳,主辱臣死。昔者君王辱于会稽,所以不死,为此事也。今即以雪耻,臣请从会稽之诛。 译文:我听说主公如果为国事着急,臣子就该加倍努力;主公如果被外国欺侮,臣子就应该抗争而死。 ...
全文
范蠡怎么读 关于范蠡与西施的爱情故事
1个回答2024-03-06 21:28
范蠡fàn lí 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仗越国战败,范蠡陪伴越王勾践到吴国为奴,尝尽了辛酸、屈辱。回国后,范蠡协助勾践制订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大战略;他又到民间选美,发现美女西施和郑旦,将她们培训为中...
全文
范蠡的老师是谁 范蠡与勾践是什么关系
1个回答2024-04-14 13:06
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 ,字少伯,华夏族,春秋时期楚国宛地三户(今河南淅川县滔河乡)人。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和道家学者。曾献策扶助越王勾践复国,后隐去。著《范蠡》二...
全文
范蠡的蠡怎么读
2个回答2023-08-19 23:04
我记得是li ,读第二声。
陶朱公范蠡救子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01 21:16
范蠡的二儿子在楚国经商时,因误杀人被楚国逮捕了,长子恳求父亲让自己去救二弟,范蠡也允了,但要求他务必将千金送给庄生,并且根据他的话去办理。长子到了楚国之后,并没有听庄生的话,黄金也不愿意给庄生,最后导...
全文
范蠡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18 10:27
       范蠡,春秋末期楚宛三户(今河南南阳)人。他学识渊博,志向远大。由于出身清苦和性格孤僻,范蠡早期的言行举止往往出人意表,身边人把他形容得十分古怪,私下称他为“疯子”。但范蠡的年少轻狂,却引...
全文
范蠡的出生年代
1个回答2022-09-04 06:37
公元前536年
谁能给我介绍一下 范蠡 这个人~~
1个回答2022-09-17 23:37
好人,聪明人。
谁知道范蠡的一些小故事?
1个回答2024-02-10 19:45
和文重帮勾践灭了吴国,然后和西施泛舟三江,经商敛财又三散家财,被人称为商圣。
范蠡是谁?
1个回答2024-02-27 08:24
春秋楚国宛地三户邑人。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谋士和实业家。后人尊称“商圣”。因不满当时楚国政治黑暗、非贵族不得入仕而投奔越国,辅佐越国勾践。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期间3次经商成巨富,自号陶朱公,乃我...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