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有什么关于单个汉字起源的故事?谢谢。

2023-11-14 03:20

4个回答
部吧填充图册探出头台风天特尔
第一则故事

有一次,北方匈奴要进攻中原,遣人先送来一张“战表”。皇上拆开一看,原来是“天心取米”四个大字。满朝文武大臣,没有一个解得此谜。皇上无法可想,只得张榜招贤。这时,宫中一个名叫何瑭的官说,他有退兵之计,皇上急宣何瑭上殿。

何瑭指着“战表”上的四个字对皇上说:“天者,吾国也;心者,中原也:米者,圣上也。天心取米,就是要夺我国江山,取君王之位。”皇上急道:“那怎么办呢?”何瑭说:“无妨,我自有退兵办法。”说着,提笔在手,在四个字上各添了一笔,原信退给了来人。

匈奴的领兵元帅,以为是中原不敢应战,可是拆开一看,顿时大惊失色,急令退兵。

原来,何瑭在“天心取米”四个字上各加一笔后,变成了“未必敢来”。

第二则故事
说一个人和夫人在家里招待两位朋友,朋友甲对女主人敬酒,说“醉翁之意不在酒”,这个很不礼貌了;女主人指了说“醉酒之意不在翁”,说朋友偏离了和男主人叙旧喝酒的本意;男主人也有些不快,似批评的说朋友甲“醉酒之翁不在意”,胡来了;朋友乙在旁边偷着乐,暗指主人“在意之翁不醉洒”。我看了很生感叹,这就是汉语的魅力。换了别的任何一种语言,恐怕也难找了如此精澌的例子了。只可惜读书至今,汉语还是学的不好,真是惭愧啊!
且不从爱国的角度来说,我也认为,汉语是世界上最美的一种语言。更不要说汉语本来就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文字中,词汇最丰富,表情达意最淋漓尽致的了。

第三则故事
《施氏食狮史》是一篇由赵元任所写的设限文章。全文共九十一字(连标题九十六字),每字的普通话发音都是shi。《施氏食狮史》这篇短文都能看懂,可是如果你读给别人听,他是无论如何也听不懂的!
本文为汉语中最难读的一篇,如要尝试,请先备清水一杯、小棍一把,以免舌齿受伤。
《施氏食狮史》: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施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试食是十狮。食时,始识是十狮,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

只用一个发音来叙述一件事,除了中文,怕是再无其他语言能做到了。
白话文译文:
《施氏吃狮子的故事》
石室里住着一位诗人姓施,爱吃狮子,决心要吃十只狮子。
他常常去市场看狮子。
十点钟,刚好有十只狮子到了市场。
那时候,刚好施氏也到了市场。
他看见那十只狮子,便放箭,把那十只狮子杀死了。
他拾起那十只狮子的尸体,带到石室。
石室湿了水,施氏叫侍从把石室擦干。
石室擦干了,他才试试吃那十只狮子。
吃的时候,才发现那十只狮子,原来是十只石头的狮子尸体。
试试解释这件事吧。
。。。。。。。。。。。。。。
背景
话说50年代初期,有人提议汉字全部拼音,以解除小学生识数千汉字的痛苦。语言学大师赵元任老先生大不以为然,戏写一文施氏食狮史。全文共92字,每字的普通话发音都是 shi。这篇文言作品在阅读时并没有问题,但当用拼音朗读本作品时,问题便出现了,这是古文同音字多的缘故。赵元任希望通过篇文字,引证中文拉丁化所带来的荒谬。
中国所有的文字的演化都是一样的,你有兴趣看一下这几个字的小篆写法,就能看出点大概了,现在的简体字是国家统一的,加入了草书的笔画省略的方式,然后统一成现在的简体中文。既然你想知道单独几个字的来历,可以看下繁体字“爱”“别”“我”“中”“国”“了”,这里就只有“爱”和“国”有繁体,“爱”上面是手,把对方放在心里,念念不忘,就是爱。而国,本来没有那么大的概念,在古代,一个小城只要有封主,就可以叫国,所以国其实就是四四方方一座城,里面有军队“戈”有人口“口”还有统治他们的统治者。这就是国。至于中,这个字表示正中,不偏不倚,所以这个字从甲骨文到篆书到现代文字都是一个样子。我,在甲骨文中用两个手来表示,古人用自己的双手表示“我”这个概念。别,是一个后出的字,在古代的文字没有那么发达,意思也没那么多,那个时候不知道“别”是什么,现在我们用它来表示不同于“此”这个概念,其实用拆字也能分析出来,别的一边是“另”,就是用刀将彼此分开,分开有的另一边就是“别”。这个字的发音是复合音,不相信你读一下“不要”,快点读,就会发现,别就是“不要”。所以“别”本意有两个,一是其他,二是不要,然后后人引申出了其他含义。“了”这个字是封建时代的产物,是在有了之乎者也这样的文酸以后才出现的语气词。
汉字的起源
人类社会之初,生产力极其低下,出于生存的需要,人们不得不联合起来,采用原始、简陋的生产工具,同大自然作斗争。在斗争中,为了交流思想,传递信息,语言诞生了。但语言一瞬即逝,它即不能保存,也无法传到较远一点的地方去,而某些需要保留和传播到较远地方去的信息,单靠人的大脑的记忆是不行的。于是,原始的记事方法——“结绳记事”和“契刻记事”应运而生了
比如:beer 啤酒
相关问答
汉字的起源故事
1个回答2024-02-10 13:52
1.仓颉造字: 传说中仓颉生有“双瞳四目”。目有重瞳者,中国史书上记载只有三个人,虞舜、仓颉、项羽。虞舜是禅让的圣人,孝顺的圣人,而仓颉是文圣人,项羽则是武圣人。 相传,仓颉“始作书契,以代结绳”。...
全文
汉字起源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07 07:10
人类有了语言,就可以积累知识,形成文化。有了文字,就可以记录语言、交流信息。语言把人和动物区分开来,文字把人类社会的原始阶段和文明阶段区分开来。文字更打破了语言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限制,将语言传送到远方...
全文
关于汉字起源故事
1个回答2024-02-07 19:49
仓颉到南方巡狩,看见一只龟,龟背上有许多花纹。他想花纹能表示意义,定下一个规则,就可以记载事情,他看尽了星宿、山川、鸟兽虫鱼、草木器具,造出不同的符号,并且定下了符号的意义。仓颉把这种符号叫作"字...
全文
汉字起源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6 20:48
  汉字的来历   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历代中国学者一直致力于揭开汉字起源之谜。   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
全文
汉字的起源故事
1个回答2024-01-24 21:24
1.仓颉造字: 传说中仓颉生有“双瞳四目”。目有重瞳者,中国史书上记载只有三个人,虞舜、仓颉、项羽。虞舜是禅让的圣人,孝顺的圣人,而仓颉是文圣人,项羽则是武圣人。相传,仓颉“始作书契,以代结绳”。在...
全文
汉字起源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9 14:38
人类有了语言,就可以积累知识,形成文化。有了文字,就可以记录语言、交流信息。语言把人和动物区分开来,文字把人类社会的原始阶段和文明阶段区分开来。文字更打破了语言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限制,将语言传送到远方...
全文
有哪些汉字起源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20 21:03
在世界四大古文字体系中,惟有以殷墟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国古汉字体系,历经数千年的演变而承续至今,书写出了一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史。从古老的甲骨文到今天的汉字,汉字一共有多少个呢? 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古文...
全文
美的汉字来源及故事?
1个回答2024-02-22 09:54
(读作měi)字的来历: 美字其实并不是羊大为美,而是由象形字演变来的。古人当时喜欢在头上戴有羊角牛角之类的装饰品,用现代汉语说就是美的,漂亮的,威风的。所以美的象形字就是一个人,头上戴着一对牛角(...
全文
关于汉字的来源故事
1个回答2024-01-24 19:59
  汉字是中华文明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不但承载了我们几千年的历史,而且也是从古到今人们进行沟通的重要手段。由汉字衍生出来的书法艺术,更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但是,汉字,是怎么造出来的?   研究汉字的...
全文
汉字的起源有关故事
1个回答2024-01-29 14:44
最近几十年,中国考古界先后发布了一系列较殷墟甲骨文更早、与汉字起源有关的出土资料。这些资料主要是指原始社会晚期及有史社会早期出现在陶器上面的刻画或彩绘符号,另外还包括少量的刻写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