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德一日游必去景点

2023-11-14 09:25

2个回答

绥德一日游必去景点:

1、疏属山

疏属山文化旅游景区位于绥德县城,海拔893m,两河相拥山。秦代,上郡为边塞防御匈奴的军事要地,故派秦皇子扶苏在此监军并设府于疏属山,扶苏含冤自刎后埋葬于此。

疏属山文化旅游景区规划总面积约31公顷,根据其区位条件、地貌特点、旅游资源性质与空间分布,将旅游区总体布局为一条轴线、三大板块、六大景点,即形成以名州商贸街为引导区及发展轴线,以红色文化、秦扶苏文化、汉文化构成三大核心板块,以六大景点中的绥德革命历史纪念馆、汉画像石展馆、秦扶苏文化苑为主体,层窑人家、华墙院、高家进士院为支撑的网络体系结构。

2、绿源休闲生态园区

绿源休闲生态园区位于绥德县崔家湾镇苏家圪凸村,是在开垦荒芜土地、拓宽塬峁台地、机修宽条梯田基础上打造的生态林系统工程和休闲度假旅游区,是包括苏家圪凸中心休闲旅游观光园区、千亩油用牡丹观赏园区、山榆洼核桃示范园区、绿化种苗生产基地和绿源沙地红薯种植园五大板块的现代化农业休闲观光旅游综合体。

3、绥德摩崖石刻 

摩崖石刻景观称为“秦时明月汉时关”。早有“旱码头”之称的绥德,地理位置特殊,商贸业繁华,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引得历代骚人墨客在此留下墨宝。而绥德的石雕艺术更是源远流长,代代相传。

历经秦汉唐宋,于明清时期,绥德古城内遗留的人文景观、摩崖石刻以及民间广泛流传的石雕艺术品不胜枚举。诸如秦时扶苏监军驻绥时“太子府”遗址、“赏月台”遗址、呜咽泉景观和疏属山巅的扶苏墓、扶苏祠等景观;“晋溪洞”“龙洞清流”“天下名州”等摩崖石刻;以及民间老乡家保锁娃娃的炕头石狮狮,还有那些深埋墓葬而被挖掘出土的东汉画像石。

4、郭家沟影视基地

郭家沟,是绥德县满堂川乡的一个村子,位于县城东20公里。郭家沟在我们榆林名气并不大,但在全国美术界已很有名气。

早在10年前,郭家沟一位叫郭全飞的年轻人,看到一些美术院校每年都要安排毕业的学生来陕北搞写生,而郭家沟本身又有自己独特的自然优势,于是将自家房屋旁进行扩建,大张旗鼓地办起了写生基地,管吃管住。这一举动方便了前来写生的老师和学生,不久郭家沟在全国各美院就出名了。

来写生的少则半月,多则几个月,一年四季络绎不绝。因为郭家沟一年四季的景致各有特色,绘画与摄影是近亲,现在郭家沟出名了,大凡去绥德采风的摄友,大都要去郭家沟走走。

我们在郭家沟沟里小溪旁的桥边下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涓涓小溪,随后看到的是四面环抱的山,层层山峰有高有低,绿油油、青翠翠;在小桥上边的是一片绿树掩映的村子,拾级而上,层层叠叠,硷畔、院与院连接的小路,院子里不同规格的窑洞,虽然破败了,但在绿树的映衬下显得别有一番风味,沧桑中带有灵气。

5、绥德文化广场

耿永飞仔陕北不仅是地理概念,更重要的是文化概念,镶嵌于陕北文化富集地的绥德,在县城中心位置修建了文化广场,展示绥德文化之浑厚底蕴和蓬勃朝气。矗立于广场中心以石雕匠人为主体的劳动人民群聚雕像,被著名画家、黄土画派创始人刘文西命名为基石,并亲笔题写立碑。

此“基石”二字恰好精准无误地道出了劳动人民是江山社稷的根基;道出了劳动人民是绥德政治经济文化的主体;道出了石雕文化是绥德民间文化的根脉。此作品将刘文西画中的典型人物形象抽离,经过清华大学美术系的再创作,第一次把刘文西的黄土画变为雕塑作品,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在全国罕见,在陕西仅有。

此雕塑生动刻画了绥德农民的具体形象,背石头的、打石头的、出面子的石头匠人,背谷穗的农家妇女等栩栩如生,细细打量,他们正是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勤劳的、智慧的、负重的、不屈的、乐观的劳动人民。

父辈们赤脚踏地,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命艰辛艰难,皮肤黝黑,皱纹爬上额头,但他们从容淡定,平静安心,悠然自得。雕像中有几个孩子,孩子的出场勾勒成一幅活灵活现的陕北生活场景图,亦暗示着石雕文化,陕北文化,生生不息,朝气蓬勃。

绥德一日游必去景点:

1、疏属山

疏属山文化旅游景区位于绥德县城,海拔893m,两河相拥山。秦代,上郡为边塞防御匈奴的军事要地,故派秦皇子扶苏在此监军并设府于疏属山,扶苏含冤自刎后埋葬于此。

疏属山文化旅游景区规划总面积约31公顷,根据其区位条件、地貌特点、旅游资源性质与空间分布,将旅游区总体布局为一条轴线、三大板块、六大景点。

即形成以名州商贸街为引导区及发展轴线,以红色文化、秦扶苏文化、汉文化构成三大核心板块,以六大景点中的绥德革命历史纪念馆、汉画像石展馆、秦扶苏文化苑为主体,层窑人家、华墙院、高家进士院为支撑的网络体系结构。

2、绿源休闲生态园区

绿源休闲生态园区位于绥德县崔家湾镇苏家圪凸村,是在开垦荒芜土地、拓宽塬峁台地、机修宽条梯田基础上打造的生态林系统工程和休闲度假旅游区。

是包括苏家圪凸中心休闲旅游观光园区、千亩油用牡丹观赏园区、山榆洼核桃示范园区、绿化种苗生产基地和绿源沙地红薯种植园五大板块的现代化农业休闲观光旅游综合体。

3、绥德摩崖石刻 

摩崖石刻景观称为“秦时明月汉时关”。早有“旱码头”之称的绥德,地理位置特殊,商贸业繁华,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引得历代骚人墨客在此留下墨宝。而绥德的石雕艺术更是源远流长,代代相传。

历经秦汉唐宋,于明清时期,绥德古城内遗留的人文景观、摩崖石刻以及民间广泛流传的石雕艺术品不胜枚举。诸如秦时扶苏监军驻绥时“太子府”遗址、“赏月台”遗址、呜咽泉景观和疏属山巅的扶苏墓、扶苏祠等景观;

“晋溪洞”“龙洞清流”“天下名州”等摩崖石刻;以及民间老乡家保锁娃娃的炕头石狮狮,还有那些深埋墓葬而被挖掘出土的东汉画像石。

4、郭家沟影视基地

郭家沟,是绥德县满堂川乡的一个村子,位于县城东20公里。郭家沟在我们榆林名气并不大,但在全国美术界已很有名气。

早在10年前,郭家沟一位叫郭全飞的年轻人,看到一些美术院校每年都要安排毕业的学生来陕北搞写生,而郭家沟本身又有自己独特的自然优势,于是将自家房屋旁进行扩建,大张旗鼓地办起了写生基地,管吃管住。这一举动方便了前来写生的老师和学生,不久郭家沟在全国各美院就出名了。

5、绥德文化广场

耿永飞仔陕北不仅是地理概念,更重要的是文化概念,镶嵌于陕北文化富集地的绥德,在县城中心位置修建了文化广场,展示绥德文化之浑厚底蕴和蓬勃朝气。

矗立于广场中心以石雕匠人为主体的劳动人民群聚雕像,被著名画家、黄土画派创始人刘文西命名为基石,并亲笔题写立碑。

此“基石”二字恰好精准无误地道出了劳动人民是江山社稷的根基;道出了劳动人民是绥德政治经济文化的主体;道出了石雕文化是绥德民间文化的根脉。

此作品将刘文西画中的典型人物形象抽离,经过清华大学美术系的再创作,第一次把刘文西的黄土画变为雕塑作品,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在全国罕见,在陕西仅有。

此雕塑生动刻画了绥德农民的具体形象,背石头的、打石头的、出面子的石头匠人,背谷穗的农家妇女等栩栩如生,细细打量,他们正是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勤劳的、智慧的、负重的、不屈的、乐观的劳动人民。

父辈们赤脚踏地,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命艰辛艰难,皮肤黝黑,皱纹爬上额头,但他们从容淡定,平静安心,悠然自得。雕像中有几个孩子,孩子的出场勾勒成一幅活灵活现的陕北生活场景图,亦暗示着石雕文化,陕北文化,生生不息,朝气蓬勃。

相关问答
绥德为什么叫绥德?
1个回答2024-04-01 15:47
绥德其名始于北魏时期,取“绥民以德”之意。 后汉灭亡,“十国”中的北汉建立,修吴堡水寨。 唐贞观年间筑宽州城,宋康定元年 清涧县 改宽州为“青涧
绥德为什么叫绥德?
1个回答2024-03-22 14:51
绥德其名始于北魏时期,取“绥民以德”之意。
绥德为什么叫绥德?
1个回答2024-05-09 17:50
民国初设省、道、县,后设省、专署、县。1913年废州设绥德县,隶榆林道。1933年撤销道制,绥德县直属陕西省。1935年8月在绥德县城设陕西省第二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统管绥德、吴堡、清涧、延川、延长、...
全文
绥德人来历
1个回答2024-01-18 13:04
绥德秧歌是陕北秧歌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绥德秧歌在每年春节举行活动,一般从正月初三开始,叫起秧歌,由当地神会会长持伞率众去谒误码敬神,然后将伞交给伞头,他是秧歌队的指挥和领导人,手持黄罗宝伞与虎铮发令...
全文
绥德有哪些古代名将?
1个回答2024-03-13 11:41
蒙恬墓在绥德县城西南0.5公里处,大理河北岸绥德县第一 中学院内,墓前有一通石碑,高1.42米,上书“秦将军蒙恬墓”6个大字,为清代乾隆年间绥德知州张之林书立。可惜已为两截。 高永能, (1013-...
全文
绥德有哪些古代名将?
1个回答2024-03-15 07:37
蒙恬墓在绥德县城西南0.5公里处,大理河北岸绥德县第一 中学院内,墓前有一通石碑,高1.42米,上书“秦将军蒙恬墓”6个大字,为清代乾隆年间绥德知州张之林书立。可惜已为两截。 高永能, (101...
全文
绥德有哪些古代名将?
1个回答2024-04-27 23:50
蒙恬墓在绥德县城西南0.5公里处,大理河北岸绥德县第一 中学院内,墓前有一通石碑,高1.42米,上书“秦将军蒙恬墓”6个大字,为清代乾隆年间绥德知州张之林书立。可惜已为两截。 高永能, (1013...
全文
绥德这两个字怎么念
1个回答2024-03-10 16:25
yú lín shì súi dé xìan
绥德人对你说好好的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1-23 12:59
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本来意思,就是好的,答应某件事情时会说,另一种就是指代好吃的,有时候会对小孩子说带你去买好好,就是带你去买好吃的。
绥德中学的师资
1个回答2024-04-05 17:22
2014年,在岗教职工233人,其中专任教师175人,中学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26人,一级教师85人。刘永春老师入选首批全市“一五二人才工程”一层次人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被评为“苏步青数学教育...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