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剧】《医痴叶天士》——“证”与哲学的思考

2023-11-17 02:25

1个回答
剧中叶天士在救治乞丐和他的母亲及孩子时,三人表现出来的症状相同,但叶天士采用的治则与治法却不尽相同,这一段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思想,还记得在中医基础课上,老师强调了无数遍,让我们把辨证论治的概念背下来。在中医上,有三个概念是一定不能搞混的,分别是“证”,“症”,还有“病”,用简短的语言说“证”是对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症”是病人的症状和体征,“病”是指完整的异常生命过程,三者有联系,但区别也实大。在我看来“证”的概念看来更加接近本质,因为疾病是在不断变化的,而证也是不断变化着的。治则,治法对的也是证而施,这是中医中基本的辩证概念。还记得北大哲学系楼宇烈教授说“中医就是一门生命哲学”,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中医与中国古代哲学不可分割也不能分割的关系。

《易经》是一本讲变化的书,证是变化的,“易”也是变化之意,这两者之间必定存在某些联系,中医界有句话叫“医易同源”,说的是高明的中医必然是精通易道的,《易经》一直号称是“大道之源,群经之首,设教之书”是中华元典之首,有幸听过国学院的张其成老师讲易经,他说一个易字就能揭示万物的规律,易就是日与月,是阴和阳,阴阳之道,即天地之道。我想大概辩证最初源于中国古代哲学家对于变化二字的思辨吧。

古人观察生活,发现了万事万物都是在变化发展的,无论在儒释道的任何一家,我体会到其中皆蕴含着思辨的真谛,《论语》里有《坛经》里有《老子》里更有,在道家思想中,我最熟悉的思辩是“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为学与为道所采用的方法恰好相反,为学是探求学问,探讨外在的知识经验采用的方法是一天天的积累,一天天的增加,因为浩如烟海的知识,学问都是积累而成的,而一个人要探求这些知识与学问也只有一天一天不知疲倦,不断努力地去学习才能慢慢积累丰富自己的知识。而为道却恰恰相反,正如庄子所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为道是探求宇宙人生的本质规律,求道,一是减少外在的知识经验,二是减少内在的欲望贪念。因为道不同于学,只有减少到无欲,无知,无名,无为的境界,才能返璞归真。再谈儒家,孔子说,“刚毅木纳,近于仁”,“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我觉得这里他是在思辨到底什么才算是真正的仁者。有人说呀,刚易折,柔恒存。但想来柔为恒,草木土块确实恒久,然而终究不过是草木土块罢了,那么仁者是什么样的呢,答案或许正是孔子说的:“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辩证”的思维是极具魅力的,虽然我如今的见解体会并不高深,但求知探索充实自我的路依然还很漫长。特别喜欢听朱翔非老师讲课,学友们都尊称他孔阳先生,往往听着听着就能悟到一些东西,还记得先生说过,宇宙精神就在人的内心,但它并不会因为你的表现而增加或者减少,它是超越的、永恒的、绝对的、无限的。人来自于宇宙,也是天地精神的体现,人因此和天地并立,但人一定是要主动和它发生联系,否则,这种精神与自己无关,你也不会觉得它存在。但振奋人心的是,“我欲仁,斯仁至矣”,因为天道恒常,我们想要去和它发生联系,立刻就能发生联系。先生讲,礼是接通形而上、形而下的梯子,当下循礼,当下就活了。所以先生也常讲,儒学是为己之学,自己的生命本来尊贵,自然可以凭借自身立起来;只有道和内在的仁是绝对的,外在的东西都是相对的,都靠不住。我想哲学的魅力大抵如此吧,越去看它越去想它,就越痴迷于它。当偶然从中获得直击人心的力量时,生活中趟过的所有苦都变得轻浮了。

我素爱看古代名家医家故事,在清代医家陆以湉的《冷庐医话》中记录了一则小故事,趣称“你扫叶,我踏雪”,故事是这样的,清朝乾隆年间,苏州一带疫病流行。有一打更的人,身面浮肿,浑身发黄,前来医局求医。当时的名医薛生白(薛雪)先生先诊其脉,断为不治之症,摆了摆手说:“你这水肿病已经很重了,不好治了。” 更夫出门,正巧碰上另一位名医叶天士(叶桂)来到。叶天士在轿中远远看见便问道 :“你不是那位打更的人吗? 你这病是燃烧柴薪熏蚊时受毒所致,服两剂药就会好的。”说罢立即给他开了药方。薛生白见此情景,大为失色。后来因嫉妒叶天士,把书房改为“扫叶庄”三字。叶天士听说后,就把自己的书房改名“踏雪斋”。当时没有深入的去了解叶天士,只当是一则杏林轶事笑笑就过了,不难看出叶桂的医术的确是很高的,而高明的叶天士在辩证上当之无愧是把好手,因为他的“证”不仅体现在医术上,更体现在医德上,当乞丐没钱给诊金时,他反问道,“你是做什么的”。乞丐于是讨得了钱财付诊费。叶天士曾经说过,他看病是必须收诊金的,因为这是他所信奉的医道,他的通变让他坚守了他的医道。看来名医大家必然是深谙“辩证”的真谛。在《医痴叶天士》这部电影里也是用很多行医的精彩镜头勾勒了一位医术高超,但不怎么通于人情事故的傻萌人物,深受观众的喜爱。

“证”的本质是变化,生活的本质也是变化,故而生活要求人也必须得变化,从我出生到18岁离开家门,从我胆小怯懦到勇敢开朗,再从我提笔写文到文到文章落成,一切都在毫不察觉的变化着。一细想,哲学果然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相关问答
有没有像《医痴叶天士》一样的电影,最好讲古代医生的
1个回答2022-06-05 09:41
我喜欢《神医喜来乐》
医痴叶天士
1个回答2022-10-29 23:37
要是症状较为严重的情况下,是需要到专科的医院进行检查就可以的,明确病因,及时的行药物的调节。
医痴叶天士的介绍
1个回答2023-08-21 10:52
医痴叶天士,是2008年由方军亮导演的电影,简述了一代神医的传奇故事。以戏说的表现手法,撷取了“医痴”叶天士出手治伤、治匪于(膏)肓、奇药救(皇)上、巧做红娘几个故事,再现了清代名医叶天士精湛的医术...
全文
医痴叶天士叶夫人扮演者是
1个回答2023-06-03 10:45
刘思伟,女,,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94级(大专)班,现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艺术硕士研究生班。
电影《医痴叶天士》皇后的扮演者是谁
1个回答2022-12-27 21:15
方城 饰演 皇后
叶天士学医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5-06 10:23
《叶粗碧丛天士学医》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要不惧艰辛岩樱,永不自满,才慧和能学到真知,成功与辛勤的付出是密不可分的。
临床医学的学生能报考护士证吗
1个回答2024-01-24 12:00
不可以的,国务院护士条例中明确规定,护理人员需具备教育部认可的护理及助产专业毕业,且8个月临床实习。方可报考护士执业资格考试。
无证行医的中医该何去何从?
1个回答2024-02-18 10:40
报考中医专长医师。考上后可获证,可以开诊所。
哲学的辩证性
1个回答2024-02-29 02:38
所谓哲学的辩证性,简单讲就是不要设定标准答案斗此,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比如,马克思哲空消迅学中的一个核心观点就是: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万事万物都在不断运动变化着,且有规律桥颤可循。
哲学原理的辩证法
1个回答2024-02-29 03:17
1.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从普遍联系的总体上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功能。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过程。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事物发...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