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即信息”与庄子的技术观|庄子的美学观是

2023-11-17 11:33

1个回答
  麦克卢汉的命题“媒介即信息”意味着一种为电子媒介所标志的整体性思维方式。它教导我们,其一,媒介的本质就是其后果;其二,此后果的发生方式是通过人的感觉;其三,如果说文学以感觉为务,那么媒介研究就应该成为文学研究。麦克卢汉读到了庄子“抱瓮出灌”的故事,但这则故事主要是支持他媒介研究的“后果范式”,而对于媒介后果的发生特点即整体性和感性的支持,虽不能说绝无,然毕竟十分稀薄,需要拐弯抹角的阐释。其实,庄子对于技术的整体性和感性有大量的直接的论述,惜麦克卢汉未能寓日。麦克卢汉后来遇到了老子,但仍然是飘忽的“神遇”,而未能彻底坐实于文本层面。麦克卢汉与道家,或扩大而言与中国文化的对话,需要我们的重新建构,在此建构中庶祈开拓出中国媒介生态学的未来。
  [关键词]麦克卢汉;庄子;老子;媒介;文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12)06-0014-05
  金惠敏(1961-),男,陕西师范大学“曲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文化理论、文学理论和美学。(陕西西安 7100****)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日常生活理论与当代审美意识形态研究”(项目编号:10BZW010)阶段性成果。
  初看本文命题,对麦克卢汉了解不多的人一定会感到穿越和搞笑:一个是电子媒介时代的西方理论家,一个是拒绝进入社会和交往的中国古代隐士,两人不仅时空上暌隔遥远,而且其理论似乎也南辕北辙。
  但是,麦克卢汉对庄子确实情有独钟,在其两部最重要的著作《古登堡星汉》和《理解媒介》中,他都引用和评论了庄子“抱瓮出灌”的寓言。细读之下,这绝非偶然为之,不足为训;情况恰恰相反,在麦克卢汉以其命题“媒介即信息”所总领的媒介理论与庄子的技术观——“抱瓮出灌”所透露的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之间存在着过去学界少有触及的深层的关联。此中有真意,只是需要耐心的发掘和磨洗。可以毫不虚妄地说,庄子文本所体现的道家哲学与文学精神构成了麦克卢汉思想的内核。麦克卢汉即使不承认这一点,他也会欣欣然引庄子以为同道的。本文意图揭开麦克卢汉与庄子的思想关联,期以丰富和更新对于麦克卢汉、庄子本身,更重要的是,对于当今媒介技术及其文化后果的研究。
  一、何谓“媒介即信息”?
  我们首先需要厘清麦克卢汉“媒介即信息”的真实意味,而后才能谈论它是否与庄子的技术观关联。但对于“何谓媒介即信息”的问题以及我们以为较简单的“何谓庄子的技术观”问题,既有研究都未能提供清晰、可信的论述和界说,我们仍需要自己的考察和探究。
  作为麦克卢汉思想遗产的主要承继人,尼尔·波兹曼对于“媒介即信息”的解读或许可视为能够引导我们自由出入麦克卢汉迷宫的线团。波兹曼是这样说的:
  每种工具都暗藏有意识形态偏向,就像是癖性,偏嗜于将世界建构成这样而非那样,将一物在价值上凌驾于另一物之上,放大某一感官、技能或态度而抑制其他。
  这就是马歇尔·麦克卢汉那一著名格言“媒介即信息”的意思。……在手握榔头的人看来,任什么都像是钉子。……在端着相机的人看来,任什么都像是图像。在拥有计算机的人看来,任什么都像是数据。
  不错,麦克卢汉不是将技术仅仅作为技术,而是认定作为技术的媒介就是一种认识论,一种“视角”(透视角度),即每一种技术或媒介都规定了我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和认识方式。媒介本身即代表了一种世界观。但是,波兹曼的阐释未能讲清楚:“媒介即信息”究竟代表了怎样的“认识论”?怎样的“世界观”?而且一旦将媒介作为一种认识方式,我们便进入一个更为复杂的麦克卢汉的理论世界,这最终将反过来修正甚至颠覆波兹曼的认识论阐释,即“媒介即信息”所属意和推荐的根本不是什么“视角主义”,恰恰相反,是“反视角主义”。
  在最一般的意义上,可以认为,麦克卢汉的“媒介即信息”是对媒介技术的“整体性”思维,准确地说,一种“反视角主义”整体思维。区分开来,应包含如下内容:
  第一,媒介即其后果。麦克卢汉的媒介研究可以用“后果范式”来概括。他并不忽视对各种媒介特征的研究,如他有“冷”媒介和“热”媒介之分,但其目的则是试图说明这种或那种媒介因其不同的特点而对社会构成不同的影响。他对媒介类型的最基本区分是口传媒介、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而具体到技术说,则有机械化与自动化或电子化的区分。如《古登堡星汉》研究了印刷媒介对于现代西方社会各个方面如民主进程、个性主义、民族主义、私人权利、行为方式、心理特征、时空意识、诗与音乐之分离的形成性作用,而电子媒介则是对印刷媒介及其后果的反拨,并在某种意义上恢复到口传媒介时代人的存在状态。
  第二,置对媒介后果的观察于“统一场”论。麦克卢汉主要借自于德国物理学家海森伯的“统一场”概念,进一步从性质和方式上规定了其后果研究范式。统一场论的核心意思是:其一,在一个统一场中,各种要素的作用不是呈线性的、先后序列的,而是“即时的”和“同时的”;其二,这种相互作用的方式是有机的、神经性的;因而,其三,这种有机性和神经性可以用“感性”来表示。麦克卢汉对媒介技术的整体性思维,因而不是理性主义如黑格尔的“概念”的对世界的抽象和概括,而是感性整体性。理性主义永远不会像太阳那样“遍照”无遗,它终归是一种限制“视角”,外于事物本身。
  麦克卢汉常以“听觉空间”来解释海森伯的“统一场”思想:“如果说视觉空间是一个有组织的连续体,属于统一和相互关联的那一类,那么耳朵的世界(正式的说法应为‘听觉空间’——引注)则是一个同时性关系的世界。”声音没有聚焦点,它能从四面八方向我们整个的身体涌来,耳朵的世界或日“听觉空间”于是就呈现为一个“球体的、断续的、非同质的、共鸣的和动态的”世界,即各种感觉在其中相互激荡的“统一场”。
  第三,引入统一场论并突出媒介影响的感性特征,这实际上就是将“文学研究范式”引入媒介研究,或可以说,麦克卢汉的媒介研究就是一种文学研究。这不仅仅是说他乃文学中人,对世界文学库藏如数家珍,信手拈来,而是说文学研究之奉感性为圭臬也成了他媒介研究的刻意追求。有学者指出:“文学是麦克卢汉的家园……他关于媒介的大部分观点都是从他所研究过的例如马拉美、兰波和其他法国象征主义者,以及詹姆斯·乔伊斯,当然还有艾略特、庞德等人的著作里自然而然地产生出来的。”而如果能够说,像麦克卢汉自己所断言的,这些作家,乔伊斯尤甚,“倾其毕生都在研究我们的感觉”,那么在这一意义上,人们也完全可以认为,“他将美学带给了传播研究”——“美学”(aesthetics),按其本意来说,就是“感性学”。麦克卢汉曾多次表示,其媒介研究基本上就是“实用乔伊斯”。
相关问答
庄子的生死观是怎样的?
1个回答2024-01-19 08:07
整本南华经里都散落着庄子的生死观,就像在古老漆园里随意分布的璞玉待人发掘,摘录喜欢的几句: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死生,无终始者为友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
全文
庄子的生死观是怎样的?
1个回答2024-01-23 03:11
整本南华经里都散落着庄子的生死观,就像在古老漆园里随意分布的璞玉待人发掘,摘录喜欢的几句: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死生,无终始者为友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
全文
西游记里大闹五庄观的故事,起因经过,结果如何?
1个回答2024-03-11 18:57
【起因】五庄观有棵人参果树,孙悟空偷听两童子的对话后,想吃人参果 【经过】孙悟空偷了三个人参果,和猪八戒、沙悟净分吃了。被童子发现后,不满于童子的态度,将整棵树推倒。后来,观音菩萨出面,复活了人...
全文
梦幻五庄观穷人怎么加点?
1个回答2023-03-15 02:15
3耐1血一敏
谁大闹五庄观
2个回答2022-09-28 15:06
孙悟空大闹五庄观
述评庄子的生死观。
1个回答2024-01-18 15:30
1.主张“重生”,反对“轻生” 2.“外生死” 3.超生死—游无何有之乡
五庄观从零级开始怎么加点最好
1个回答2023-01-06 02:11
4力1敏。嘎嘎猛。
从果子 五庄观 镇元大仙想到西游记中的什么故事
1个回答2024-01-20 06:12
五庄观偷吃人参果
庄子的秋水在客观上有何思想意义请回答有
1个回答2024-03-04 00:06
害怕时,把心思放在必须做的事情上 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书不过是书,要自己动脑筋才行 人生要成沉淀,要有定力
一个人和一个村庄的红色记忆观后感
1个回答2024-03-07 10:26
把自己的感受如实写出来,这样就是很好的观后感。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