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马效应

2023-11-17 16:41

1个回答
两匹马各拉一车货,后边的马偷懒,少出力。主人见一马快,一马慢,就把后车的货全搬到前车,让一匹马拉两车货,“快马”拉重车,“懒马”拉空车,速度比先前快多了。

“快马”多干了一匹马的活,吃得还是那些草料;“懒马”自己的活由“快马”干,待遇也没降低,觉得很惬意:“切,越能干越加码!”这就是经济学中的“懒马效应”。

此类现象在机关里也有,“快马”负重,“懒马”清闲,不同的负荷,却是同样的收入,有时“懒马”比“快马”待遇还高。

比如,升职时,人多指标少,各不相让,“快马”常因老实本分听话,一贯服从领导,不善搞人际关系,票数比“懒马”少。主人“吃柿子拣软的捏”,让“快马”把指标让给“懒马”。“快马”辛辛苦苦一年,只得一顶“风格高帽”。

又如,评优选先,僧多粥少,为搞平衡,主人不分优劣,大家“轮流坐庄”,先让“快马”当先进,后给“懒马”评优秀。虽然“快马”一人干两人活,“懒马”整天闲着无事,奖励却难分伯仲。

再如,干得越多,毛病越多;干得越少,毛病越少;无所事事,可能一点毛病也没有。“快马”经常通宵写材料,没准那份材料触痛长官神经。某县人大有匹文字“快马”,按领导要求写了份简报,其中一段内容是“县政府甲、丙、丁正副县长经常向人大汇报工作。”神经过敏的乙副县长看了气不打一处来,拿着简报找到人大,说“这不是批评我吗!”人大办主任说:“没有批评你。”乙副县长说,“表扬他们不就是批评我吗?谁写的”?“集体写的”。“那也得有个起草人呐”?“是大家共同起草的”。“那是谁执的笔”?最后追查到“快马”头上。

次年,“快马”和“懒马”同时上报任命副科级秘书,县委常委会讨论时,“懒马”顺利通过了,讨论“快马”时,乙副县长突然表态:“我不同意!”用常委的权力否决了对“快马”的任职。而且以后人大一直不敢再报,直到乙副县长离任,“快马”的任职才通过,比“懒马”晚了两年多。

一“马”干俩“马”活,得到的仍然是一“马”待遇,还常受到不公正对待。时间长了,“快马”发现自己的付出与获得太不对等,不是热情消退,就是另谋高就。只剩下“懒马”,工作能正常运转吗?在前段辞职热潮中,或许就有这样的“快马”。到时,“快马”都愤然离去,再找可就难了。

机关“懒马”,一旦身居要职,占据高位,不知要有多少“快马”为它分担工作?“快”者多劳,鞭打快“马”,再有“老黄马”(应该是牛)精神,也抗不住常年工作重压,忍不了职务晋升和工资待遇等方面的不公对待。要么消磨了斗志,涣散了“马”心;要么日益变懒,也堕落成“懒马”。

本文开头的故事说,年底,主人家过年招待客人,发现肉不足了,看到那匹“闲逛”的“懒马”,就把它宰了,成了客人口中的美味。

据报道,贵州启动年度考核试点工作,未通过考核的“太平官”将被回炉、降职、辞退。“懒马”“庸懒散浮拖”的马脚都露出来了。如能推开,那将是“快马”的福音,更是机关效率的“助推器”。
相关问答
懒马效应读后感
1个回答2024-02-22 15:43
懒马效应来自简易经济学里的一则职场励志故事,“懒马”比喻职场中那些干活慢、偷懒的员工,并告诫职场“懒马”:如果不积极努力地工作,那么让老板就会觉得你可有可无,你被踢开的日子就不远了。 其实,“...
全文
懒马效应说明了什么
1个回答2024-02-07 05:42
懒马效应来自简易经济学里的一则职场励志故事,“懒马”比喻职场中那些干活慢、偷懒的员工,并告诫职 场“懒马”:如果不积极努力地工作,那么让老板就会觉得你可有可无,你被踢开的日子就不远了。
懒马效应
1个回答2023-11-28 22:49
懒马效应是简易经济学的一则职场励志故事。 两马各拉一个货车。前面一匹马走得很快,后面一匹马慢吞吞。于是主人把后面的货全搬到前面的马车上。后面的马笑了说:“越努力越遭折磨”。谁知道后来主人后来想:...
全文
懒马效应
1个回答2023-12-03 01:06
懒马效应 什么是懒马效应? 两马各拉一货车,一马走得快,一马慢吞吞。于是主人把后面的货全搬到前面。后面的马笑了:“切!越努力越遭折磨!”谁知主人后来想:既然一匹马就能拉车,干嘛养...
全文
有关小懒猫特效视频
1个回答2024-04-25 17:23
现在人家都转用 “9158”了。
懒蚂蚁效应,懒蚂蚁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16 16:06
懒人如何有效改变?
2个回答2023-04-04 07:00
要改变懒人,得先了解什么叫懒人:懒人一般是指不爱劳动的人。那么怎么克服懒惰呢? 一、方法 要学会微笑。当你不再用冷漠、生气的面孔与亲人交谈时,你会发现:他们其实都很喜欢你,重视你。 做一些难度很小的事...
全文
懒蚂蚁效应
1个回答2024-01-16 22:37
因懒惰而效率高的名人
1个回答2024-01-08 03:05
因懒惰而效率高的名人如伊利诺伊州迪卡尔布市人约瑟夫·格雷戈里顿发明铁丝网,经常读书时,当时的青年牛的农民,牛经常跑出去,而他读的栅栏,所以他多次指责讨巧和构思刺线,那么这个发明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军工等...
全文
懒蚂蚁效应
1个回答2024-01-16 07:37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