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贾府的炕坐起来有什么讲究?

2023-11-18 13:21

4个回答
观点之一:因为贾琏有个叫贾琮的哥哥,所以贾琏被称作二爷。这个结论似乎是错误的,请看下面的例证。 证明: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提到贾赦“也有二子,长名贾琏”。点明贾琏为长,其中“也”字是针对贾政生了两个儿子说的。 第十三回,吊唁秦氏的名单中,荣国府中的贾琏,宝玉,贾环均不在其上,那么是否荣国府之人尚未前来吊唁呢?似乎不是,贾兰明明就在名单里(也有研究者认为此贾兰应为宁国府的贾蓝),宝玉是单独来吊唁的,而贾琏则去送黛玉回家探父不在京都,所以名单中出现的贾琮既可能是宁府的也可能是荣府的。 第五十三回祭祖,由“贾敬主祭,贾赦陪祭,贾珍献爵,贾琏贾琮献帛,宝玉捧香,贾菖,贾菱展拜垫,守焚池。”一句看出,琏琮应是亲兄弟,并且贾琮非庶出。祭宗祠是传统,也是民俗,我想庶出子弟至多是站在一旁观看,亲祭一事还应嫡系子孙来作。假设贾琮系庶出,他能与贾琏共献帛,贾环也应出现并作些事情才对,祭祖既然没提到庶出的贾环,那么我想贾琮也就并非庶出。贾琮庶出应该涉及到版本问题,不知道是作者拥有不同的修改稿,还是后人改动原稿的原因,有的书中贾琮是与贾琏同父同母,有的书中贾琮则与贾琏同父不同母。 第五十三回设晚宴,由“廊上几席,便是贾珍,贾琏,贾环,贾琮...”一句看出,琏长于琮,是琮的兄。这个无须太多解释,即使是在当代,众人就座次序也是很讲究的。 观点之二:贾琏上面有个叫贾瑚的哥哥,所以贾琏被称作是二爷。这是吴克岐在《犬窝谭红》一书中提到的,他的依据是曾经有个“午厂本”,“午厂本” 中写到在贾琏之上有“长子贾瑚,早夭”,在贾琏之下“还有庶出一子”,共计三子,但是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贾琮并非是庶出的结论。或许“午厂本”本身并不可信,这个本子是后人的改本,绝非雪芹原稿。 观点之三:周汝昌考证出贾琏确实有个哥哥,有兴趣的去请查阅周汝昌的著作。清人寿芝的《红楼梦谱》上也说贾琏有个哥哥,但是不知其名。 观点之四:有说贾赦是宁府过继给荣府的,所以贾琏从贾珍,称二爷。这个观点与观点三同样勉强,与其说是考证,不如说是猜测。 观点之五:贾琏从贾珠,称二爷。这个观点是比较能说得通的,很有可能是正确的。但是这样一来,宝玉似乎就要变成宝三爷了,虽然有人说,宝二爷的称呼是仅按贾政一房来算的,但是叫宝玉为宝二爷的可不止贾政一房中人。注:由凤姐叫李纨嫂子看出,贾珠大于贾琏,贾珠实际上是荣府的王字辈老大,贾琏是老二,宝玉是老三,贾环是老四,贾琮是老五,这是荣府的总排行。若仅按贾政一房来排,则宝玉是老二。值得注意的是,琏二爷称呼问题,古时就有争论,而没有人置疑宝二爷这个称呼不合适,看来宝玉是从贾珠称呼。 观点之六:作者的疏忽。似乎最有可能,《红楼梦》一书中前后矛盾之处甚多,迎春,惜春,贾琮等都有“身份之迷”,最近还有网友指出贾巧姐莫名其妙的多出了个姐妹(我怀疑二十九回出现的巧姐名字是丫鬟善姐之笔误)。这部长篇小说情节错综,人物纷杂,出现疏忽不足为奇。大家可参考金庸先生解答读者置疑金氏小说中人物前后出现不一致问题的文章。我猜想作者的原构思当中贾琏确有个哥哥,而后来作者取消了这个想法。作者创作《红楼梦》多半是断断续续的,有可能因为疏忽,而忘了修改前文。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明明白白地说:“若问那赦公,也有二子,长名贾琏,今已二十来岁了……”自甲戌本后,莫不明书如此,但书中后来的情况发展中,贾琏被人称为琏二爷,这是怎么回事呢? 一种解释,是贾氏宁荣二府实行大排行,从元、迎、探、惜四春的日常称谓上看,那确实是大排行,比如惜春虽出自长房,因岁数最小,被称为四姑娘。但贾氏的姑娘们如此,爷 们却未必,比如贾宝玉也被称为二爷,大排行哪能排出两位二爷来呢?他被称为二爷,那是他前面还有一位大爷,即贾珠,可惜死去了;倘若实行大排行,他该是四爷,因为前面有贾珍、贾珠、贾琏的存在;贾珠似比贾琏出生得早,这从李纨和贾兰分别大于凤姐和巧姐不难推想,如实行大排行,贾珍是大爷固然不成问题,二爷似乎也还轮不到贾琏去当,应是贾珠,如果说人死了,下面一位更可递升其位,这不合大家族规矩,而且,倘真可以,那宝玉也还不是二爷。 贾琏被称为二爷,确实古怪。 但书中也确实写到,贾赦另有一子,名叫贾琮,他的第一次出现,是在第十三回,秦可卿令合家无不纳罕地死去后,族中男子几乎是倾巢而出地跑到宁国府来奔丧,书中排出了一个名单,文字辈是贾敕、贾效、贾敦领衔,然后方是贾赦和贾政,可见应是按岁数往下排名,否则不好理解;玉字辈呢,除宝玉单叙外,共列出七人,顶头的便是贾琮,可见七人中他岁数最大,如果彼时贾琏也在,可注意排名是在他前面还是在他之后,如紧接他后,则可知他是大爷,贾琏难怪被称二爷,前面冷子兴的演说,想是口误罢了;但彼时偏贾琏护着林黛玉到南方奔林如海之丧去了,所以还难揣定;虽难揣定贾琮是否比贾琏年长,但其不会太小,则应无疑义。 从这样的蛛丝马迹,我们可以推测,起码在写第十三回时,曹公他心目中是有一位很不小的贾琮存在的,甚至就生活原型而言,那就是作为艺术形象的贾琏原型的胞兄。 小说不等于历史,必得依艺术需求而虚构,一部定稿的小说,必然会把从生活原型到艺术形象之间的过渡性“毛刺”剔尽,但《红楼梦》是一部未能终定的小说,而且,其敲定的顺序,从脂砚斋批语可知,亦非按现存的回序,所以,就时有“毛刺”显露,贾琏被艺术地设定为贾赦长子,但在撰写某些章节时,作者又未能完全抹去其生活原型还有一个哥哥的潜意识,因此留下了其他人物均称他为二爷的“大马脚”,我想事情就是这样。 但贾琮不仅在第十三回里出现,他后来还一再作为陪衬人物亮相,第二十四回里,写到宝玉受贾母之命,到贾赦家去问安: 见了贾赦,不过是偶感些风寒,先述了贾母问的话,然后自己请了安……宝玉退出,来至后面,进入上房,邢夫人……拉他上炕坐了……一钟茶未吃完,只见那贾琮来问宝玉好,邢夫人道:“那里找活猴儿去!你那奶妈子死绝了,也不收拾收拾你,弄得黑眉乌嘴的,那里像大家子念书的孩子!”正说着,只见贾环、贾兰小叔侄两个也来了…… 显然,这里的贾琮,与前面到宁国府奔秦可卿丧事的那个贾琮,两个人物,太不谐调,前者是所有玉字辈的领衔人物,后者却是一个黑眉乌嘴的“活猴儿”,后者当然构成了一种艺术形象,虽寥寥一笔,给人印象极深,把大家族内部各色人等的生存状态和微妙的人际关系,勾勒得更加立体化。 在这之后,贾琮常与贾环一起出现,这大概是因为他们不仅年龄相仿,而且同为庶出,同为大娘所厌弃,这样的描写,在艺术上是一种成功的设计,可能在真实的生活中,贾琏还有一个哥哥,所以排行第二,人称二爷,但为在小说集中写好贾琏,便在艺术构思中删去了这个哥哥,而写了一个比贾琏小许多的贾琮。 作者在写宁国府除夕祭宗祠时,颇注意贾琮的地位,说他在祭祀时与贾琏一起负责献帛,后来荣国府元宵开夜宴,他的座席与贾珍、贾琏、贾环紧挨,席散后,贾珍贾琏还特意“命人将贾琮、贾璜各自送回家去”,笔下照顾,十分周到,但奇怪的是第七十五回写到贾家中秋团聚,合家围着圆桌, “上面居中贾母坐下,左垂首贾赦、贾珍、贾琏、贾蓉,右垂首贾政、宝玉、贾环、贾兰,团团围坐,只坐了半壁,下面还有半壁余空”。贾母喟叹人少,恨不能多拉几个来,以凑热闹,可是,这一家子团圆,却绝无贾琮踪影,也不解释其缺席原因,总不能是因为“黑眉乌嘴”,就摒除于外吧,祭祖时可献帛,难道中秋就不能围桌共吃月饼?我们都知道第七十五回“缺中秋诗,俟雪芹(补)”(脂砚斋语),不是定稿,显然,在写这—回时,曹公很可能尚未把生活当中的那个贾琏的哥哥,化为贾琮这样一个与贾环地位差不多的弟弟,后来他才逐渐形成了关于黑眉乌嘴的的贾琮的艺术设想。 第六十回中,贾环与贾琮二人来问候宝玉,书中明说“宝玉并无与琮环可谈之语”,可见环、琮是同样地“人物委琐,举止荒疏”,品质低劣。 直到第八十回止,贾琮虽出现多次,却并无什么“戏”,我们只知道他黑眉乌嘴,堪称“活猴儿”,作者设计这样一个人物,难道仅仅是让他当个龙套吗?我以为未必,比如卫若兰这个人物,前八十回仅出现过两三次名字,可是根据考证,却可推测出,他竟很可能是史湘云初嫁的丈夫,我们不能因为前八十回中有的角色“没多少戏”,就遽定其为龙套而已,不仅卫若兰如是,二丫头、王短腿、傅秋芳,等等,很可能在后数十回中会成为“肯节儿”上的人物,在贾府败落的过程中,起 “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冤冤相报”、“分离聚合”等等作用。 我们剖析类似贾琮这样的角色在《红楼梦》文本中的状态,有利于深入了解这部天下奇书从生活到艺术的演进过程,我以为是有一定意义的。

《红楼梦》的故事发生在清朝,地点设定是京城,就是现在的北京。在古代,北京市没有暖气的,冬天只能靠火盆和炕。

炕是北方特有的一种家具,里面带有管子,可以通过烧火排烟,保持温度,达到保暖的做用。炕不仅仅拿来睡觉,也是北方人待人接客的重要场合。

在《红楼梦》中,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炕的身影,如黛玉出入府的那一章,通过黛玉对炕的态度,反应出她寄人篱下,如履薄冰的处境。

《红楼梦》中各位主子的炕沿可不能随便坐。即使受宠如平儿,上凤姐的炕沿,也要半坐半立,小心伺候。

从这里可以看出,上炕就像请客吃饭的主位一样,需要根据尊卑地位来。在《红楼梦》中,如果老祖宗在的话,肯定是老祖宗坐炕沿,然后是贾政一辈。像黛玉、宝玉他们这样的小辈,在正式的场合,可能根本没有上炕沿的资格。

中国历来是礼仪之邦,讲究个长幼尊卑,就是在座次上也有着严格的礼数。比如我们在电影里常常看到的一张八仙桌一边一把太师椅,供家族的长者坐。在《红楼梦》中也有类似现象,只是把道具换成了炕和炕桌。在《红楼梦》中炕上一定是坐着辈份最高的人。从第三回《红楼梦》第一次出现炕的字样就把这一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林黛玉拜见王夫人:“老嬷嬷们让黛玉炕上坐,炕沿上却有两个锦褥对设,黛玉度其位次,便不上炕,只向东边椅子上坐了……(王夫人在炕上坐着,见黛玉来了)再四让他上炕坐,他方挨王夫人坐了。”
第十三回凤姐正与出远门归来的夫君炕上对饮,恰逢贾琏的乳母赵嬷嬷造访,深知礼数执意不上炕同席:
一时贾琏的乳母赵嬷嬷走来,贾琏凤姐忙让吃酒,令其上炕去。赵嬷嬷执意不肯。平儿等早于炕沿下设下一杌,又有一小脚踏,赵嬷嬷在脚踏上坐了。

说到炕,在我们现在,也就东北和西北有了。最早的炕是土炕,现在的要时尚一些了,加了瓷砖什么的,看上去特别漂亮。

在《红楼梦》中,贾府里也是有炕的。炕和床不一样,床只是用来睡觉,而炕不只用来睡觉,还可以用来会客,吃饭等。

在《红楼梦》中,炕的中间上一张小桌子,用来放茶杯和吃的。

因为炕是空心的,所以是可以加热的,那么在冬天,炕都是热腾腾的。

《红楼梦》中的炕也是这样,冬天的时候,主子们都会坐在温暖的炕上。在等级分明的封建社会,不同等级是不能平起平坐的。

最上首就是老大和住家坐的地方,两边就是其他主子坐的,如果是晚辈,坐的时候也要注意不要坐满。比如林黛玉一帮孩子坐贾母的炕,就要看贾母的心情了。

贾母高兴叫哪个孩子在身边,哪个孩子才可以脱了写上炕。只是一般说坐,便只能坐在炕沿上。

如果是有背景的下人到了那个小主子的屋里,也是可以坐的。比如贾母房里的大丫鬟,王夫人平儿,到了迎春探春等人的房里,都是被热情招待的,上炕都是有的。

就连丫鬟之间,坐炕也是分等级的,丫鬟分有三个等级,三等丫鬟别说坐炕了,和一等丫鬟都是有天壤之别的。

在《红楼梦》里,炕不只是一个休息的地方,还是区别亲疏和等级的地方。有没有资格坐炕,显示出地位的区别。

相关问答
红楼梦贾府主要人物关系表
1个回答2024-03-23 23:31
父子(女)关系: 宁国府: 宁国公贾演——贾代化——贾敷、贾敬 贾敬——贾珍、贾惜春(女) 贾珍——贾蓉 荣国府: 荣国公贾源——贾代善——贾赦、贾政、贾敏(女) 贾赦——贾琏、贾迎春(女)、贾琮 贾...
全文
红楼梦。 宁国府的贾敬为什么出家去了?
1个回答2022-10-11 20:45
修道。想长生不老。
红楼梦里贾府过中秋节时贾赦讲过一个笑话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24 12:13
出自《红楼梦》第七十五回 开夜宴异兆发悲音 赏中秋新词得佳谶 那一段的原文是: 这次在贾赦手内住了,只得不吃了酒,说笑话。因说道:“一家子一个儿子最孝顺。偏生母亲病了,各处求医不...
全文
红楼梦:查抄贾府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3-09 18:20
分类: 文化/艺术 >> 文学 >> 小说 问题描述: 有急用 解析: 查抄贾府 贾府被春旨查抄。在贾琏房中,抄出两箱房契、地契和高利贷借票。贾赦、贾珍、贾...
全文
为什么在越南,女性坐月子得坐在火炕上?
1个回答2024-02-24 02:09
女性生完孩子以后,在家里休息10天或者15天,甚至一个月被统称为坐月子。一般而言,女性坐月子期间是非常重要的恢复身体的时候,这段时间对于女性本人还有对孩子都是非常关键的时期,因此,各个国家的人对女...
全文
红楼梦贾珠在贾府的地位如何 有没有研究过的大神
4个回答2023-07-03 06:10
王夫人怀念贾珠,说有你活着,宝玉便死一百个我也不管了。
红楼梦中贾府为什么被抄?
1个回答2023-03-31 23:40
从根本上来看,他们家确实存在问题,所以衰落是必然的。
红楼梦中哪一集有老乌庄给贾府进贡
1个回答2023-10-05 16:35
87版红楼梦第二十集
《红楼梦》54回中贾府看的戏《八义观灯》的八义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12 01:25
《八义观灯》源自《八义记》,明人徐元撰,写赵氏孤儿的故事。屠岸贾杀害了赵盾全家,只一孤儿幸存。帮赵氏报仇的先后八人,故名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