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清自我边界,做情绪的主人

2023-11-19 00:33

1个回答

《论语》中的《为政》篇里有这么一句: “六十而耳顺”

意思说,人到了六十岁,阅尽人间一切,对别人的好话坏话都能听进去,自己的情绪不被外界的语言来控制。

难道我们只有到了一把年龄,才能不再冲动,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吗?

答案是:“No”。

今天,我将给大家推荐一本书《自我边界》,来学习一下,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


《自我边界》 是由 澳大利亚心理学家乔治·戴德 以边界心理学理论为主,结合治疗实践的经验所写,全书分两个主要部分:

书中说:人际关系中90%的烦恼,都和边界感模糊有关。 可见了解和认识自我边界,对我们每个人控制每日情绪,很重要,今天,我就从以下四个方面带大家了解一下自我边界。


2   一条看不见的边界影响着情绪

“边界”就是界限 ,这个概念不仅适用于实体的人和事物,也适用于个人“空间”的划分。

每个人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私人领域,在这个领域内,我们自己说了算。人际关系中的边界感,简单的说就是: 我是我,你是你。我和你是不一样的,我也不是你,你自然也不是我,

明白了这一点,“我”和“你”以及世界上的其他人都是不一样的,而这个不同之处就是“边界”。

因此,人际关系中要尊重彼此自己所拥有边界感,不相互侵犯。通俗点说就是: 我的事情负责,我的事情我说了算。你的事情你负责,你的事情你说了算。

可是: 有边界,就有威胁。

既然是人际关系,就肯定不是只有自己这一方, 多方存在,势必会存在别人对自己的潜在威胁 。威胁会对自己产生一种无形的压力,而这种 压力则是自我不可预见和没有控制权的。

因威胁而产生的压力,会让自己的内心紧张。 压力会在心中形成势能 ,当这股势能达到一个生理难以承受的程度,就会以情绪的形式爆发。因威胁而生的压力,让情绪不可控,以至会 不假思索地 做出一些过激行为,冲动就此产生。

在人际交往中,生理和情绪反应就是如此相关联的。所以,我们要 认识好自己的边界,免遭外界的威胁,减少压力,做好自己的情绪管理。


3   设立自己的边界

前些日子,过马路时,看到十几个男女老少凑成的“一小撮人”,在川流不息的汽车中左冲右突,浩浩荡荡地涌向了马路对面。

这时,身旁的一个小女孩拉着母亲的手准备随众往前冲,却被母亲拽了回来:“没看见红灯吗?”小女孩委屈:“可是别人都走了。” “别人是别人,你是你。” 母亲声色俱厉道:“别人不会为你的冲动埋单,但你必须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自我边界其实也同此理, 别人不会为你的冲动埋单,但你必须要对自己的情绪负责。

当我们意识到, 只有自己才能决定自己的行动时 ,会让我们更诚实地面对自己,分析所接收的信息、自己的观点,与自己的交流方式,有意识地引导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思路,确保自己的言行举止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说话之前弄清楚自己的想法。

既然每个人在自己的人际交往中,都存着一条隐形的自我边界,那我们该设立自己的自我边界,不让他人就会随意侵入、干涉或控制自己的生活,或者把原本属于他们的责任转嫁到自己的头上。

分清他人和自己的需求,明白他人眼中要求自己与现实世界的自己,二者之间是不同的。

管理好“自己”的边界内的事情是: 只为自己和自己的言行负责,而不为这些言行对他人造成的影响负责。首先,设立自己的边界,对自己负责。

4   尊重他人的边界

人际关系最常见的冲突,多是不经允强行闯入了别人的边界。

那处理和他人的关系,最好的方法则是: 亲密有间

意大利有部电影叫《完美陌生人》,电影讲了7个包括3对夫妇和一个单身男人。他们本以为彼此相互了解,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但是,影片故事中“念出手机里信息”的游戏,却道出了每个人深藏心底的秘密。

有人出轨,有人是同志,有人……,亲密无间的爱人和朋友关系,秘密被揭开,欢乐的聚会变成了闹剧。

其实,秘密不在手机里,而是在每个人的心里。电影里的手机只不过是自己和他人的边界而已。

亲人之间,朋友之间,同事之间,都有自己的边界,都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

可以说: 在人际交往中,你接触的不是人,而是他们的防御机制。

除此,不要以道德的名义,去侵犯他人的边界,有句老话说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就是要很好的尊重他人边界。在生活中,还有很多人,经常以“爱”的名义,对他人实施 “软暴力”和“道德绑架”

尊重他人的边界,其实也是尊重自己的边界。只有自己和他人的边界之间有一个合理的“间”,大家都才有自己的空间,彼此才不会有压抑感。别人的感受,别人的行为,是别人的事情,而这一切又都是自己的行为所影响的。

5   排解边界“冲突”的方法

人际交往之间的 边界“冲突”其实有两种表现形式

面对这种人际之间的边界冲突,有几种方式

1、“体力活动”消耗多余能量

任何情绪的铺垫,其实都是一种让能量“集聚”的生理过程。面对能量累积起来,我们有两种选择:其一是释放出来,其二是自己消化。

多运动,不但可以增强体魄,还可以消耗能量是避免发生冲突的好办法,通过体力活动释放出压力,就能让你少发脾气。

多思考,大脑是人体中能耗最高的部位,大约占身体能耗的20%,多读书,勤思考,实现能耗的高效释放。除此,对思考还能提高自己应对压力的方法。

2、深呼吸自我放松

我们吸入的氧气越多,身体产生的能量也越多。缓慢的呼吸能帮身体系统重新确定氧气和二氧化碳之间的平衡,氧气越少就意味着供给的能量越少——改变呼吸频率,你就能放松下来了。

3、养成好的睡眠习惯

没有足够的睡眠,我们很难进行理性的思考,而且也很难实现自己良好的目标或意图。让你睡不着的不是想法,而是想法所引出的情绪。你可以将任何想法都当成“思维训练”,消耗自己的能量,给自己做情绪预判,但不要真的让情绪激动起来,而是重新去睡觉。推荐阅读: 斯坦福高效睡眠法


世界上只有3件事:自己的事,别人的事,老天的事情!

懂得人际交往之间的自我边界, 守住自己的界限,也不侵犯别人, 无论在家庭还是在职场中,将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矛盾和麻烦。

拥有清晰的边界感,这才是建立健康人际关系的基础,也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 。 明确自我边界,对自己情绪负责。

相关问答
认识情绪和处理孩子的情绪
1个回答2024-02-17 00:56
认识,情绪和处理。认识情绪和处理孩子的情绪是两个情绪。因为是不一样的,孩子是孩子,是认识,是认识。
情绪情感与认知的关系?
1个回答2024-03-04 02:59
情绪和情感是既有区别又相联系的。情绪一般比较不稳定,带存情境的性质。当某种情境消失时,情绪立即随之而减弱或消失,所以它是不断变化着的一时的状态,是比较现象的东西。情感与情绪相比,较为稳定,是比较...
全文
你认为情绪是什么
2个回答2023-01-24 05:37
情绪可分为2类,积极的和消极的,X轴以上的是积极的,以下的是消极的。情绪是有程度的和张力的,这个可以用Y轴表示,程度越高,在Y轴的位置也越高。任何一种情绪都有其对立面,并且程度也是相同的。X轴以上的情...
全文
情绪的认知过程?
1个回答2024-04-02 03:29
认知过程是决定情绪性质的关键因素。它包括: (1)阿诺德的“评定——兴奋”说;(2)沙赫特的两因素情绪理论;(3)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4)西米诺夫的情绪认知一信息理论;(5)扬和普里布拉...
全文
如何认识情绪
1个回答2024-02-14 20:55
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多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 最普遍、通俗的情绪有喜、怒、哀、惊、恐、爱等,也有一些细腻微妙的情绪如嫉妒、惭愧、羞耻、自豪等。情绪常和心情...
全文
如何全面认识情绪?
1个回答2022-09-15 23:05
老兄,做你想做的事
认清自己是什么意思!如何认清自己
4个回答2023-08-07 06:55
认清自己的优势和能力,明白自己内心的目标理想,然后向着它去努力。 作家杨大侠杨科表达,坚持自我目标才是认清自我。
如何让孩子正确认识各种情绪
1个回答2024-01-24 06:46
1、让孩子认同自己,有情绪空间 要让孩子喜欢自己,家庭要给孩子认同感。父母是孩子的模范,父母首先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不让不良情绪带给家庭、带给孩子,要塑造出一种安全、温馨、平和的心理情境,用欣...
全文
清晨发生的负面情绪故事
1个回答2024-01-23 02:40
已经发生了,就出去走走吧,也许会有更负面的故事,会掩盖它,如果没有,那么恭喜,你走上正面的故事了
不能认清自己的事例和认清自己的事例
1个回答2024-03-15 04:03
不能认清自己的事例有 《三国演义》中因自大而失守街亭的马谡, 还有战国时纸上谈兵导致赵军40万大军全军覆没,致使长平之战落败的赵括。 认清自己的 有战国时齐国的鲍...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