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误解南宁友粉来历的爱国故事

2023-11-19 02:00

1个回答


很多人误解了南宁友粉的来历。老朋友等于狱友。其实南宁老友粉的起源有一个感人的故事,是一个爱国的故事。今天给大家介绍一段

南宁的“朋友粉”是南宁的家庭小吃,甚至可以说是南宁的原始文化之一。在“老友粉”的基础上发展出了“老友文化”,体现了“老友粉”在南宁市民生活中的地位。


南宁老友粉


但是南宁老友粉的来历呢?南宁一直有一个故事:上世纪30年代,一位老人每天都去周记茶馆喝茶,但因为感冒,好几天都没去。周记的老板很关心,就做了蒜末、豆豉、花椒、酸笋、牛肉末、花椒等精制面条。放在一碗热腾腾的面条里,给了一个老朋友。酸辣面立刻打开了老人的胃口。他出了一身汗,感冒好了。活动结束后,老人十分感激,向周老板赠送了“故人常来”的牌匾。“老朋友面”得名于八桂,并逐渐出名。但因为南方人吃粉多,所以在此基础上发展了“老友粉”。


一直以来,很多南宁人都以为这就是南宁友粉的由来,但其实南宁友粉的由来是错误的,或者说有很大的错误。有两个明显的错误。首先,上个世纪,南宁老百姓的语言一直是白话,包括广西白话和粤语,但无论是传统的白话还是粤语,都没有“老朋友”这个词。即使在今天,广东也很少用“老朋友”这个词,而常用“阿友”;其次,南宁人长期以来一直在品尝粤菜,很少吃辣。他们只用少量的调味品去腥,基本没有往粉里放辣椒的习惯。即使在今天,除了老朋友,其他南宁美食也很少吃辣椒;最后,故事中提到,出了汗感冒就好了。这是典型的不言自明的说法。如果这是真的,估计很多人都不需要去药店和医院了。


所以,很明显,南宁散故人的起源传说是错误的。


根据老南宁提供的一些故事和资料,以及“朋友粉”的故事,可以知道南宁朋友粉的来历。


民国初年,民生广场有一家周记茶馆,据说是茶馆。其实和广东茶馆差不多,也买了小吃,有面,有馒头。老板,周德安,有一天,老板得罪了达官贵人。当时广西军阀征收重税。在监狱里,我和早些时候进来的人在一个房间里。这个人身份很奇怪,只懂一点白话文,口音是广西普通话。周老板不知道这个人是怎么进监狱的,但是因为没有精神寄托,又无聊又慌,就和这个犯人聊了聊。很快就熟悉了,把自己的情况告诉了他。不久后,家里花了一大笔钱才把周老板弄出来。周老板向犯人告别。出狱后,他继续经营茶馆,渐渐忘记了狱中的朋友。


南宁老友粉


一天,当周老板经营自己的茶馆时,一位顾客进来,告诉他的朋友去找老板。当周老板出来迎接他时,他认出了他在监狱里遇到的“朋友”。毕竟他是坐过牢的人。周本来不想和这些人有什么瓜葛,但碍于情面,勉强接待了这个“朋友”,于是让哥们煮了一碗肉粉给他吃,算是对这个朋友的辞退。但后来出现了麻烦。这个“朋友”三天两头要火药。虽然一碗面粉不值钱,但是时间久了还是很烦。于是有一天,周老板想出了一个办法,让他的朋友们在粉里加入大量的辣椒和烹饪调料酸笋。希望这个人吃了这个怪味以后能更好的认识,以后不会再吃不喝,但是麻烦还是发生了。这个人,吃了这碗“崇仁粉”,我大呼比贵州酸辣粉好吃。奇怪的是,老板从来没有出过这么好吃的粉,让周老板哭笑不得。那人问周老板这是什么火药。周老板还是想催人,但是不好说清楚。我觉得在监狱里认识的一个朋友叫它“狱友粉”自然是最合适的,但我怕说不清楚,就让朋友用广西普通话说。那人大声道谢,于是经常来吃这种“狱友粉”。周老板实在想不出什么办法得罪这个“狱友”,只好天天吃粉白。


几个月后,这个人突然失踪了。多年以后,到了30年代,周老板的茶馆有了一定的业绩,扩大了规模,继续做自己的生意。但是突然有一天,一个穿军装的军官走进茶馆,告诉他的朋友,他想见老板。周出来迎接,看了半天,那军官面熟,却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警官笑着说,他是十几年前每天来吃饭的“狱友”。告诉他老板十几年前在南宁流浪。是老板每天用一碗粉让他活着,然后他就走了。他告诉周老板,他当时知道周老板的“狱友”是什么意思,但为了生存,他别无选择,只能厚颜无耻地吃。警官拿出一笔钱,感谢周老板的好意,要了一碗‘狱友粉’。周老板今天想不到,于是感谢警官,特意让他做了一碗“狱友粉”,并告诉警官,这是真正的“老朋友”而不是“狱友”,警官每次回南宁都会去周老板的茶馆吃好吃的。许多人来到这里。虽然说这种“朋友粉”一开始并不适合南宁人的口味,但是越吃越有感觉,尤其是冬天。真的可以驱寒。


1940年抗日战争和南宁沦陷后,周老板的茶馆关门了,他躲在家乡贵港。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他回到南宁,重新开了一家小茶馆,转卖“老朋友”。他一直在打听那个军官,但一无所获。后来,当他的部队返回南宁时,他从他的老部下那里得知,这位军官已经在昆仑关之战中牺牲了。周老板痛心疾首,来到昆仑关战役牺牲的五军将士墓园,做了一碗故人粉,放在军官面前,放声大哭。


南宁老油坊


这位军官原名方,贵州独山人,是广西派中为数不多的外省人。他在国军当上校死了。此外,也有人说这位“老朋友”不是死于昆仑关战役,而是死于桂南战役。


从此,友粉就在南宁传开了。解放后,周老板是个“剥削阶级”。茶馆被国家没收后,他一家人回到了家乡贵港,再也不提朋友离别的事。那时候贵港人很少吃酸辣,他就不做“朋友粉”了。20世纪60年代,周老板在家乡去世。解放后很长一段时间,由于种种原因,再也没有人做故友粉了。改革开放后,计划经济被打破,民营经济得到发展。一些吃过老朋友粉的老南宁人重拾了做老朋友粉的传统,开始按照以前的口味和用料做老朋友粉。出现了一些私人的老友粉店,老友粉饼又回到了南宁市民的生活中。目前南宁一些著名老朋友的创始人中,就有一些老南宁人。


由于历史的中断,很多人不知道南宁朋友粉的来历,所以流传了几十年,成了断章取义的故事,与事实大相径庭。谁也不会想到,“老友粉”最早会变成“狱友粉”,更别说是感人的爱国故事了。

















相关问答
关于粉底液误区有哪些
1个回答2022-12-12 06:31
涂抹粉底液主要的误区有:1、“跳过了基础的护理步骤就直接使用粉底涂抹全脸”,注意上妆前一定要先进行护肤的工作,即使有些底妆加入护肤的成分,也无法完全替代保养品。2、“只涂抹一层粉底就是裸妆”,这是不正...
全文
关于粉底液误区有哪些
1个回答2022-09-09 23:54
涂抹粉底液主要的误区有:1、“跳过了基础的护理步骤就直接使用粉底涂抹全脸”,注意上妆前一定要先进行护肤的工作,即使有些底妆加入护肤的成分,也无法完全替代保养品。2、“只涂抹一层粉底就是裸妆”,这是不正...
全文
吃三七粉的九大误区,你吃对了吗
1个回答2022-12-07 00:17
福万家三七粉食用误区 误区一:生吃用开水 误区二:有病才吃三七 误区三:急功近利,大量服用三七 误区四:只要是真三七,效果都一样 误区五:只要是三七根部打的粉就是三七粉 误区六:三七活血,因此会伤血 ...
全文
檀健次对自己多少有些误解,在粉丝眼中,他是什么样的?
5个回答2023-01-04 09:54
檀健次对自己多少有些误解,檀健次的粉丝表示檀健次其实真的挺帅的,有颜值有颜值,要气质有气质!檀健次在接受采访的时候直言自己挺丑的,但是感谢自己不是小鲜肉,起码这样在塑造角色的时候不会有局限性!檀健次...
全文
文件粉碎,误点了防止重生。
2个回答2023-03-25 04:56
说实话,对于你的这个问题,也只有是重新安装系统了,尽管你的补充里面说到了这点。。。。。。
汪涵怒怼王一博粉丝,是有什么误会吗?
4个回答2023-01-06 18:20
肯定是有误会的,汪涵和王一博私下关系还不错这件事情被粉丝夸大了所以汪涵才会怼他的粉丝。
粉粉粉粉
4个回答2022-04-19 18:48
你的意思是你想送分?
那个粉粉是什么粉
1个回答2022-06-07 17:17
蜜粉,散粉,定妆粉都是一个东西,都是定妆用的,化妆最后涂的那个粉只是叫法不同,但都是定妆粉矿物质粉是指粉里面含矿物质矿物质粉可以是粉底液,可以是粉饼,也可以是定妆粉矿物质粉比较天然,对皮肤好,如果你觉...
全文
误会的成语误会的成语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22 01:55
误会的成语有:笔误作牛,屏风误点,一念之误。 误会的成语有:误认颜标,屏风误点,笔误作牛。2:结构是、误(左右腊灶结构)会(上下结构)。3:注音是、ㄨ_ㄏㄨㄟ_。4:拼音是、wùhuì。5:词性是、动...
全文
误会与误解的意思与区别?
1个回答2024-02-04 22:44
误会与误解的区别为:性质不同、侧重点不同、出处不同 一、性质不同 1、误会:可作谓语。 2、误解:既可作谓语也可作表语。二、侧重点不同 1、误会:由于第三者原因导致的理解不正确。2、误解:由于对方...
全文
热门问答